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80-01
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数十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是所有神经科医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卒中单元(stroke unit SU)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使脑血管病临床实践涣然一新,我们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成立了由临床医生物理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责任护士组成的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由物理治疗师负责运动及作业训练!语言治疗师负责合并失语或构音障碍的卒中病人语言训练!由责任护士负责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近一年来共收治急性脑卒中病人43例,与既往经传统卒中病房治疗的50例病人比较,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5.3岁;脑梗死 33例,脑出血17例;其中重型 11例,中型29例,轻型10例,病程最长10d,最短2h,平均5.6d,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6--81岁,平均56.2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 14 例,其中重型 10 例,中型26 例,轻型7例,病程最长10d,最短者1.5h,平均6.1d。
2 卒中单元的组成
我院卒中单元床位44张,重症监护室配有急救与支持设备。如正压呼吸机、床旁心电监护低温设备及报警设备等。康复治疗室配有运动疗法所需站立床、平衡杠、T形梯Bobath球、医疗球类、方枕及各种肌肉和关节训练器等,作业疗法所需砂纸磨板、谜盒、拼画、弹子跳棋、橡皮泥、挂线架、辅助ADL器具等。并配有物理疗法所需超短波及电脑中频等设备。语言治疗室配有隔音设备、失语矫正卡片、口腔模型等。健康教育室配有电视VCD相关医学光盘等。 卒中单元有神经内科医师6名,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物理治疗师3名,语言治疗师1名,责任护士1名。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病人除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外!在卒中单元接受以下治疗。
3.1 卒中单元治疗小组至少每周开会一次。由高年神经内科医师主持,
患者或看护者不常规参加,会议由主治医师把患者情况介绍给治疗小组,通过讨论病情!根据患者的主要问题制订长短期康复目标。
3.2 治疗小组成员应当在患者住院1周内就积极与患者家属、看护者接触,看护者应参与治疗。受到技能培训!协助观察病情变化。
3.3 病人一旦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进行性病情加重表现时即开始康复训练。由物理治疗师指导患者卧姿肢体摆放、翻身动作及坐位平衡等训练,应用Bobath、Brunnstorm、Rood等技术对患肢進行运动功能训练,并及时运用作业训练,配合中频电、超短波等理疗方法,对失语症患者由语言训练师应用刺激法、阻断去除法,程序学习法治疗构音障碍者应用运动性构音障碍训练法训练。
3.4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向患者、家属反复讲解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及长期锻炼的重要性,给患者更多的感情支持,使其保持情绪乐观、稳定。
4 评定及统计方法
神经功能缺损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但由于其中五、六、七3项采用手法肌力检查评定,不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故将此3部分用相应的Brunnstorm分级取代。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组间率的比较应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5 结果
两组治疗1个月后病情变化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1--2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褥疮、关节挛缩及关节半脱位观察组分别为0例,4例(9.3%)8例(18.6%),对照组分别为3例(6.0%)14例(28.0%)13例(26.0%)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病情变化比较
表2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x±s)
6 讨论
卒中单元是指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言语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因此,卒中单元的核心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社会工作者。 它是治疗卒中的有效措施。我们相信通过对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现有条件的逐步完善,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再形成一些社区医疗网络,一定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和治疗急性脑卒中及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丽华. 脑卒中单元中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12)
[2] 高丹,刘晓娟,何婷. 对建立中国特色卒中单元的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 2006(04)
[3] 何婷,王桂波. 跨学科卒中单元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 中国伤残医学. 2011(05)
[4] 张萍,江晋渝,尤海燕.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10)
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数十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是所有神经科医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卒中单元(stroke unit SU)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模式。使脑血管病临床实践涣然一新,我们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成立了由临床医生物理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责任护士组成的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由物理治疗师负责运动及作业训练!语言治疗师负责合并失语或构音障碍的卒中病人语言训练!由责任护士负责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近一年来共收治急性脑卒中病人43例,与既往经传统卒中病房治疗的50例病人比较,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55.3岁;脑梗死 33例,脑出血17例;其中重型 11例,中型29例,轻型10例,病程最长10d,最短2h,平均5.6d,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6--81岁,平均56.2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 14 例,其中重型 10 例,中型26 例,轻型7例,病程最长10d,最短者1.5h,平均6.1d。
2 卒中单元的组成
我院卒中单元床位44张,重症监护室配有急救与支持设备。如正压呼吸机、床旁心电监护低温设备及报警设备等。康复治疗室配有运动疗法所需站立床、平衡杠、T形梯Bobath球、医疗球类、方枕及各种肌肉和关节训练器等,作业疗法所需砂纸磨板、谜盒、拼画、弹子跳棋、橡皮泥、挂线架、辅助ADL器具等。并配有物理疗法所需超短波及电脑中频等设备。语言治疗室配有隔音设备、失语矫正卡片、口腔模型等。健康教育室配有电视VCD相关医学光盘等。 卒中单元有神经内科医师6名,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物理治疗师3名,语言治疗师1名,责任护士1名。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病人除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外!在卒中单元接受以下治疗。
3.1 卒中单元治疗小组至少每周开会一次。由高年神经内科医师主持,
患者或看护者不常规参加,会议由主治医师把患者情况介绍给治疗小组,通过讨论病情!根据患者的主要问题制订长短期康复目标。
3.2 治疗小组成员应当在患者住院1周内就积极与患者家属、看护者接触,看护者应参与治疗。受到技能培训!协助观察病情变化。
3.3 病人一旦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进行性病情加重表现时即开始康复训练。由物理治疗师指导患者卧姿肢体摆放、翻身动作及坐位平衡等训练,应用Bobath、Brunnstorm、Rood等技术对患肢進行运动功能训练,并及时运用作业训练,配合中频电、超短波等理疗方法,对失语症患者由语言训练师应用刺激法、阻断去除法,程序学习法治疗构音障碍者应用运动性构音障碍训练法训练。
3.4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向患者、家属反复讲解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及长期锻炼的重要性,给患者更多的感情支持,使其保持情绪乐观、稳定。
4 评定及统计方法
神经功能缺损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但由于其中五、六、七3项采用手法肌力检查评定,不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故将此3部分用相应的Brunnstorm分级取代。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组间率的比较应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5 结果
两组治疗1个月后病情变化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1--2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褥疮、关节挛缩及关节半脱位观察组分别为0例,4例(9.3%)8例(18.6%),对照组分别为3例(6.0%)14例(28.0%)13例(26.0%)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病情变化比较
表2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x±s)
6 讨论
卒中单元是指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言语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因此,卒中单元的核心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社会工作者。 它是治疗卒中的有效措施。我们相信通过对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现有条件的逐步完善,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再形成一些社区医疗网络,一定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和治疗急性脑卒中及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丽华. 脑卒中单元中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12)
[2] 高丹,刘晓娟,何婷. 对建立中国特色卒中单元的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 2006(04)
[3] 何婷,王桂波. 跨学科卒中单元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 中国伤残医学. 2011(05)
[4] 张萍,江晋渝,尤海燕.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