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措施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这门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都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们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好地理。高中的地理不同,初中高中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深也更加全面,教师要根据他的学科特点来设定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下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趣味性教学;策略和措施
  
  一、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意义
  在高中这一阶段,地理学科虽然被划分为在文科区域里,可是它的很多东西都是比较偏理科的,对于学生们来说过于抽象,所以他们很难去理解这些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地理这门学科枯燥乏味,且对地理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就会出现讲小话或者打盹的现象。如果教师只是单一的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通过一味地灌输让学生们接受这些知识,学生们肯定会对地理课程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的感觉。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创新,通过有效的方法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就会对地理这门学科有更加想要学习的欲望,进而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
  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也是学好这些知识的基础,兴趣能够大大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们对一门学科有兴趣,那么他们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这些知识。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兴趣的重要性。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才能借此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也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索这些事物,那么对于地理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培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最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
  二、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措施
  (一)通过多样的形式来讲述地理知识
  就目前的教学来看,教师通常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来给学生们讲述地理知识。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理教学趣味性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给学生们讲解不同的知识点,要有针对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更能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和教材内容相关的谜语、诗词,或者其他各种趣味性的事例来给学生们讲述地理知识,这些有趣的故事和事例也能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也能更加全面透彻的去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述“时区与日界线”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在讲课之前,先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预产期快要到达的孕妇,她生孩子的那天是在一艘海轮上,她顺利的诞生了一对双胞胎,可是就年龄来说,弟弟却比哥哥大了一岁,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教师再说出概念后,教师再一步一步深入讲解。
  (二)将理论的知识和我们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地理这门课程来说,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学生们看来是单调的,而且许多语言过于专业化,这就导致他们对地理学科丧失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和乏味,那么学习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阻碍。可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够把地理的理论知识,通过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去和我们的生活进行链接,学生们也能更加容易地去接受这些知识,降低这些知识的难度,有效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南北方所吃的主食有所差异,可是却没有学生主动去分析过这是什么因为什么原因。所以教师就需要借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来给他们讲解这一差异。由于地域差异和降水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我们南北方就形成了不一样的饮食差距,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等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空气受热膨胀会升高,遇冷收缩会下降。如此学生才有可能想通热力环流形成的整个过程,在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等案例,引导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此既遵循知识点自身的逻辑性,又符合学生认知逻辑。再利用问题教学法讲解“城市内涝”等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造成城市内涝的人为因素有哪些?在这些人为因素中分别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从人为因素着手,分析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著手缓解城市内涝?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学生所学内容而设置,方向性明确,而且用词严谨,充满了浓郁的地理特性。
  (三)对于实践课程的内容加以补充
  我们都知道高中地理被归属于文科课程这一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出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实验。可是地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和我们实际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将它与实际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如果教师能够补充一定的实践,那么地理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有趣,学生们也能更加容易地去理解教学内容,进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宇宙天体”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利用晚自习的时候,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让学生们在操场去直接的观察月亮以及星星的分布,并且结合教材,找出教材中所涉及的行星。通过这样直观的学习,学生们会更加直接地去了解这一知识,也能够对地理这一学科的认知进行转变,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就被大大地增强了。
  三、 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兴趣在一门学科中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改变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们的全民发展,也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其州,陈佩仪,陆链辉,李华勇.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几点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6):268-269.
  [2]唐玉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177-178.
  [3]陈少红.提高教学趣味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4(6):77-78.
其他文献
天才观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国维的天才观既有对康德、叔本华天才观的继承和发展,又在中国“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西方先验的天才观的超越。《人间词话》是
文章阐述了城市轨道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构成,并分析了每个部分的结构与操作原理。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利用分级管理的模式,要通过设置权限来完成。文章对权限管理设计做了具体的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综合阅读思维能力,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但大部分学生不能静下心来感受阅读的魅力,同时受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局限,阅读致力于单篇课文,无法有效引导学生从单元主题入手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构建入手,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文本构建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以教材为依据设计
“高粱叶子青又青,9月18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Sorghum leaves young and green, on September 18 to the East s
摘 要:初中化学是初中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因此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总是感到乏力,这就需要化学老师注意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本文即是从生活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三个角度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注重教学效果和
本报讯(记者 牧人)6月4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
报纸
介绍了乙炔法氯乙烯用高汞催化剂的缺点及对环境的危害,指出低汞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迫在眉睫.总结了复合低汞催化剂的载体种类、载体预处理工艺和国内外对复合低汞催化剂的应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35例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经鼻腔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将营养管头端位于十二指肠空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