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没有较大的帮助,反而会消磨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演示实验进行应用,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其观察,从而有效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围绕演示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帮助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前言: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的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这是因为初中物理中的很多实验原理都能够从生活中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一定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这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演示实验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物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的口头描述并没有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任务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是较为枯燥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摒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性实验对新课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实验内容进行观察,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辆四个轮子的小汽车模型,用以作为演示性实验的道具。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汽车模型放在讲台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推它。学生能够观察到小车开始运动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小车的运动速度会越来越慢呢?是什么让它最后停了下来?”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对这一问题给出回复:“是阻力的作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复进行肯定,同时可以告诉学生:“是的,是阻力的作用。这种阻力还有一个别的名字,它叫做摩擦力,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摩擦力的学习吧。”从而有效对课程进行一定的导入。当然,仅仅是听到摩擦力这一概念,学生仍然会觉得陌生,教师可以对上述的实验进行多次的实验,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摩擦力的存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快就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很多的有关摩擦力的实例,这将激发学生对于本课时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不禁思考:“我们要学习摩擦力的什么呢?”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二、以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仅凭着教师的口头讲述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并不能够对这些问题形成较好的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帮助并不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演示性实验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其观察,并且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相应的问题。如果仍然不能够解决问题,学生还能够参与到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从而更为有效地解答难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浮力”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往往不能够较为清楚地判断物体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如果教师对这一内容进行口头讲述,往往生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如果应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较快地对其进行理解。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个乒乓球和一盆水,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乒乓球放在水里,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明显地发现乒乓球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探究它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接着,教师可以向乒乓球里面加入一定量的水,让乒乓球能够悬浮在水中。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探究它为什么会悬浮在水中。最后,教师可以再往乒乓球里面加水,让乒乓球沉入水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探究它为什么会沉入水底上。通过对乒乓球的三种状态进行分析,学生能够较好地明白沉浮条件,进而能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对物体是沉还是浮有更为准确的判断。同时,这将帮助学生能夠灵活应对此类的题目,能够迅速地把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三、以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演示性实验进行充分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观看教师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观察现象,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通过多次的演示性实验的应用,学生能够自然地形成对生活进行观察、对现象进行分析的习惯,进而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对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当学生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他们能够对生活形成更好的认知,帮助他们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灵活应用,这将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初中物理的学习成绩有着较大的帮助。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演示实验对课程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激发自己对于后续内容的好奇心,从而能够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开展学习;教师可以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对演示实验进行应用,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的事物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应用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对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广虎.浅析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学周刊,2020,(26):91-92.
[2]曾训.谈论实验演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17(19):202.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中学 830002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前言: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的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这是因为初中物理中的很多实验原理都能够从生活中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一定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这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演示实验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物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的口头描述并没有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任务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是较为枯燥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摒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性实验对新课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实验内容进行观察,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辆四个轮子的小汽车模型,用以作为演示性实验的道具。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汽车模型放在讲台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推它。学生能够观察到小车开始运动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小车的运动速度会越来越慢呢?是什么让它最后停了下来?”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对这一问题给出回复:“是阻力的作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复进行肯定,同时可以告诉学生:“是的,是阻力的作用。这种阻力还有一个别的名字,它叫做摩擦力,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摩擦力的学习吧。”从而有效对课程进行一定的导入。当然,仅仅是听到摩擦力这一概念,学生仍然会觉得陌生,教师可以对上述的实验进行多次的实验,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摩擦力的存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快就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很多的有关摩擦力的实例,这将激发学生对于本课时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不禁思考:“我们要学习摩擦力的什么呢?”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二、以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仅凭着教师的口头讲述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并不能够对这些问题形成较好的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帮助并不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演示性实验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其观察,并且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相应的问题。如果仍然不能够解决问题,学生还能够参与到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从而更为有效地解答难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浮力”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往往不能够较为清楚地判断物体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如果教师对这一内容进行口头讲述,往往生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如果应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较快地对其进行理解。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个乒乓球和一盆水,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乒乓球放在水里,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明显地发现乒乓球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探究它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接着,教师可以向乒乓球里面加入一定量的水,让乒乓球能够悬浮在水中。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探究它为什么会悬浮在水中。最后,教师可以再往乒乓球里面加水,让乒乓球沉入水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探究它为什么会沉入水底上。通过对乒乓球的三种状态进行分析,学生能够较好地明白沉浮条件,进而能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对物体是沉还是浮有更为准确的判断。同时,这将帮助学生能夠灵活应对此类的题目,能够迅速地把握所需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三、以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演示性实验进行充分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观看教师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观察现象,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通过多次的演示性实验的应用,学生能够自然地形成对生活进行观察、对现象进行分析的习惯,进而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对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当学生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他们能够对生活形成更好的认知,帮助他们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灵活应用,这将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初中物理的学习成绩有着较大的帮助。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演示实验对课程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激发自己对于后续内容的好奇心,从而能够集中精力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开展学习;教师可以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对演示实验进行应用,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的事物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应用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对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广虎.浅析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学周刊,2020,(26):91-92.
[2]曾训.谈论实验演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17(19):202.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中学 8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