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投身时代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举行以“不忘初心 投身时代”为主题的侯波同志追思会。来自摄影界和社会各界的5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追忆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女摄影家侯波同志的艺术人生。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新华社离退休干部局局长骆国骏,侯波同志的儿子徐建林、儿媳朱清宇,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顾问于健、朱宪民、张桐胜,副主席陈小波、居杨、柳军,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金、彭文玲以及在京的全国性摄影组织代表、中国摄协在京团体会员代表,新华社离退休干部局同志,部分在京摄影家,中国摄协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追思会。
  李前光在发言中指出,我们追忆侯波同志,就是要学习她与时代同呼吸,留时代之光影的使命担当;我们追思侯波同志,就是要学习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摄影事业矢志不渝的崇高品质;我们追思侯波同志,就是要学习她立身先于立言,人品艺品统一的不懈追求。无论是重大历史时刻的领袖人物,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蓬勃发展,她镜头下的画面无不体现出把握时代风向的襟怀,记录时代风貌的担当,引领时代风气的魄力。
  郑更生主持追思会,并通报了中央领导同志对侯波同志逝世表示悼念慰问、中国文联领导对侯波同志逝世表示悼念慰问及中国文联党组向侯波亲属转达中央领导同志关怀的情况报告。
  李舸表示,难忘老前辈的经典,她历尽磨难的经历和素朴的经验是后辈践德的典范,瘦弱而坚定的侯老以虔诚的本真初心与温和的浪漫情怀,深入被摄者内心,一如她的简约、干练。
  朱宪民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结识侯波、徐肖冰两位老前辈的经历,感慨万千:“侯老与我母亲同岁,在我心目中如同母亲一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她始终没有抱怨过,她那低调、谦虚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吕静波回忆起侯波为中国女摄协多年奔波的过往时,几度哽咽。
  侯波儿子徐建林首先感谢中央领导同志对母亲离世的悼念和对家人的慰问,他说,“母亲是新闻摄影队伍的一名老战士。中央领导的悼念,既是对她参加革命79年来忠诚勤奋为人民服务的肯定,也是对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勉励和鞭策。”徐建林还感谢中国文联、中国摄协对母亲一直以来的厚爱,感谢社会各界对母亲的深切关爱。此次带着子女一同参加追思会,徐建林说,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亲耳听听奶奶的故事,继承奶奶的遗志。
  与会摄影界人士从不同方面追思、追忆了侯波的一生,表达了对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发言情真意切,令人潸然泪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与会者回忆了侯波老人对摄影艺术的不倦追求,对摄影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后辈的提携关爱。最令大家难忘的是侯波高尚的人品和艺品,正如柳军在发言中所说,“她的人品使我们一生受用,她的艺品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树峰,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欣,北京市三里屯小学摄影教师刘建昌,新华社高级记者郝远征,北京摄影文化科技苑董事长朱秀英,及于健、陈小波、居杨等分别发言,表达怀念之情。
  中国摄协名誉主席王瑶,山西省摄协主席武普敖,侯波摄影作品中的主人公蒋含宇和彭淑清夫妇,中国青年报社暗房师张左,中央电视台记者裴斐和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编审李建惠等提交了书面发言。
  郑更生最后說,侯波同志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品格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侯波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广大摄影工作者一定会认真学习侯波同志的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建筑是很多摄影人喜爱的拍摄题材,在为一件件伫立于城市或乡间的  建筑艺术作品留存了宝贵影像的同时,  还因摄影人对于角度、构图、光影的选择,而将建筑自身的艺术特性更加精练地表现出来。因此,建筑摄影并不只是  简单地拍下来,而更应该拍出比建筑本身更为精彩的画面,如何在这个老题材  中拍出新意?希望本期的三位作者能  给您带来启发。
在数码摄影时代,摇黑卡其实变得更加轻易,只需掌握以下三个步骤,人人都可以拍摄出满意的黑卡照片。  1 掌握全景深  拍摄技巧  风光摄影如何控制景深,保证画面里的每个细节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个是第一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当相机的对焦点对准画面里的主体时,它就有一个前后景深和后景深,主体之前的我们叫前景深,主体后的我们叫后景深,如何保证前后景深都在一个景深范围里,这个就是通常所说的全景深
绚丽的河流 毕彩萍 摄  风光摄影在中国乃至世界应该是拥有最庞大创作群体的摄影门类。有人追溯缘由,认为是从山林荒野走出、逐步演化至文明的人类潜意识里普遍残留的返古现象,也有人认为这是现代城市化社会下久居钢筋混凝土丛林而对自然难以言状的向往与崇尚。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山水画,更是将风光上升到返观内照表哲理、铭志向的高度。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进而定国安邦,退而纵情山水,是历代多少士大夫的人生追求。这一深
本期专题,我们采访了几位从事户外极限运动拍摄的摄影师,山地车速降、攀岩、抱石、攀冰、自由潜水……他们专注于拍摄某一项运动,或在几种运动之间自由切换。与赛场报道类摄影师不同,他们首先是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其后才是摄影师,他们也并不供职于媒体,而是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与媒体、户外品牌甚至科研机构合作。  户外极限类运动和传统竞技类体育最显著的不同,首先是走出竞技场,进入自然环境。与普及性更高的马拉松、自
植物 孔耐人像 成涵落水时空 陈吉楠时光飞逝中,时间留下了它的痕迹,却已改变了它的模样。物是人非由此而出。此组作品通过蓝晒法及其相关工艺,将博物馆中的动物标本重现。时空中,生命的轮回不可逆转,而那些标本也将成为永恒。落水時空 陈吉楠  古典摄影工艺是达盖尔银版摄影法之后、摄影进入工业化之前主要的影像呈现技术,包括多达几十种手工印相工艺,这些手工工艺丰富了摄影语言,为摄影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经典蓝晒
源自于明清时期的古老建筑,  承载了胶东几代人的家庭生活和记忆。  由于时间的风化和保护的不善,  这些世间绝无仅有的“海草房”  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刘雅菁选择了最传统的黑白胶片来试图找寻、还原和记录往昔的记忆,而手工上色的手法,则是在彩色胶片发明之前的古老工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特别的海草房拥有怎样的故事和历史。  / 缘起 /  对于海草房的关注,源
小优美、小哲理、小清新、小辛酸、小幽默……摆脱了摄影专业金科玉律的桎梏,没有了摄影“创作”拈断数茎须的痛苦,在“快拍快拍网”上看到的照片总是很有意思、很轻松。  从2010年9月开始,杭州《都市快报》创办的快拍快拍网以“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不断征服着包括专业摄影人在内的受众,进而在全国都市类媒体里引发了快拍潮,随之,摄影领域里,“拍客”也迅速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群体。  士、农、工、商、学……“
雨季来临,雷雨之夜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的炫耀,而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神秘之夜如何在户外安全抓住这灵动的闪电是许多摄影人期盼的,本期将与大家分享实用的拍摄攻略。    『安全当头』  绝对不能在雷雨区内暴露的场所中拍摄,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低洼的地点,避免在高大的建筑物或树下选点;  一定要关闭手机、对讲机等易招致雷击的通讯工具;  无论是金属或碳纤维的三脚架都是电流的传导体,所以在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随
2011年10月18日,佳能(中国)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新一代EOS数码单反相机的旗舰机型EOS-1D X。作为面向专业用户的高端机型,EOS-1D X打破常规,将高像素与高速反应融合于一身,终结了EOS-1D和1Ds系列划界而治的局面。  有趣的是,早在2011年的2月份,当本刊记者应邀前往佳能大分工厂参观时,曾就“小马四”的下一代何时发布询问过佳能方面。对此,佳能的回答是会在合适的机会推出。现在,
1984年傅杰明在长城上的自拍像。  Q:那次中国之旅你一共走了几个城市?持续了多久?当时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到中国?  A:那时我刚结束了“和平队”的任务,在返回美国前,我和朋友们到东南亚旅行。在香港旅行时,朋友们说为什么不顺便去中国的其它城市看看呢?就这样,我们开始了6个星期的旅行。  那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外国人到中国都必须跟着旅行团走,但我们当时是在香港拿到的签证,是以“个人旅游”的方式进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