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没有目标的状态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后,就业机会倒不少,可是究竟哪一份工作才是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呢?
  在频繁的换工作和职业困惑与迷茫中,我该怎么办?
  困惑关键词:无兴趣 无目标
  提问者:李涛
  河北理工大学
  孟非老师您好!
  我在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找工作时没有什么明确目标,朋友告诉我物流行业不错,正好看到一家知名物流公司在招聘,就去应聘,顺利入职做了办公室行政工作。 本想着在一个大平台上能做点事,可进来才发现,在一个有着数千名员工的大企业里,自己只能是做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每天都在做一些琐事:订午餐、收快递,甚至有时还要帮部门经理跑腿交水电费,真的感觉越来越没意思,也没什么发展,就开始留意招聘职位。
  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又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于是辞职了。之后,我应聘到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销售,销售自然比按部就班的行政更具挑战,但业绩指标、应付客户、加班加点等压力也随之而来。刚开始业绩不太好,收入不稳定,生活也因此一紧一松。3个月试用期到了,因为业绩没有达到预定指标,部门主管说我没通过试用期,后来就结束了劳动合同。
  销售做不了,行政又没兴趣,到底做什么呢?只能是再跳槽试试别的工作。之后又应聘了网编,薪水不高,现在每天工作压力也很大,可是,再找还有更好的吗?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呢?现在还是有点迷茫。
  李涛你好!
  已看到你的来信,了解到了你关于工作的困惑与无助。作为电视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操作工,我谈不上有什么学历和资历,但受《大学生》杂志之邀,我愿意就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来谈一下,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在你的信中,你谈到自己已经换了两份工作了,但始终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显然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当然,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跟你一样迷茫、困惑。但是如何走出迷茫呢?坚持,或许可以解决。
  20年前我没考上大学,后来去印刷厂当了工人,受工伤差点夹断手指。从印刷厂出来之后,闲得皮痒了,我就在没什么招聘也没什么指标的情况下,去了电视台干临时工。也没想到当时只想混一天算一天的我从此走上了“电视不归路”。
  我刚去台里的时候,干的是临时工当中最低级的杂活儿,通常都是接电话,给摄像机电池充电,扛背包机、三脚架之类,这跟你做的行政工作差不多。外出干活儿的时候,我就一路拎着摄像机,老摄像要拍的时候,我把机器递过去,人家拍完了,我再接过来继续拎着。在这期间,跟着老摄像拍片子,我也慢慢地学,没多久就学会摄像了,再后来,通过跟在编辑旁边看剪片,剪辑我也学会了。最后,摄像、剪辑、写稿、配音,这一套活儿不到一年时间,我也差不多都掌握了。这样,我就可以独立做片子了。
  1994年夏天,有一部纪录片叫《西域风情》,拍这部片子的摄制组到台里来找摄像,老摄像们有的因为台里有栏目走不开,有的嫌时间太长,又在新疆拍摄,嫌苦不愿意去,而我是又能拍片子又肯吃苦又自由的人,就进了那个摄制组干摄像。在新疆我们一共拍了三个月,要跋涉于高原、沙漠、冰川,拍摄条件非常艰苦,另外两个摄像都是分别参与了一半,我是惟一一个从头拍到尾的。
  回来后歇了大半年,1995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投拍一部中国奥运军团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大型纪录片《奔向亚特兰大》,因为我一直在体育组打工,所以我又进了这个组。这部片子一共拍了一百四十多盘素材,其中绝大部分是我拍的。后来,我还负责了这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奔向亚特兰大》完成之后,我进了江苏台二套《都市传真》栏目,在这个新闻专题栏目组,拍摄、编辑、写稿、配音,我都自己来,且我到了该栏目后不久,从临时工转正成了正式记者。
  在我的人生中,我没有想过我会当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等。我最开始在印刷厂上班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也总是发挥不出来。那怎么办呢?在印刷厂好好干呗!认真过好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没有目标也不一定就不会有所发展,不会有所成功了。再后来电视台干临时工的时候,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我都认真做好,比领导要求得好出那么一点点,没想过一定要如何如何。
  人当然应该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可是在你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感觉迷茫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让自己接受没有目标的状态,好好做好眼前的事。当然,有的人可能是目标性的人,没有了目标他们就没有动力。但就我个人而言,对我自己来说,目标并不那么重要。正确看待自己走过的路,坚持把能做的每一项工作做好,说不定二十年后回头一看,自己还挺成功的呢!
其他文献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弟弟即将参军的前夕。  一天上午,学校预备钟刚刚响过,我想,应该去教室检查一下,看学生们是否已准备好上第一节课的学习用品,刚出办公室门,便看见弟弟一路向我跑来。  “出了什么事?”我看着只穿一条单裤,内套一条破秋裤,在凛冽的寒风中却满头大汗的弟弟说。  “姐……接兵的要我给他借自行车,说是上公社去办事,你看……”  啊!刹那间,我的脑子里反应出:弟弟着实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左邻
理性还是非理性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受尽自然和社会磨难的人们因为伤痛而放弃了直觉,选择了理性。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从现象看到本质,其中,学会“理性”地做决定算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了。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人是理性动物,在做决定的时候会衡量收益和损失,从而做出用最少损失得到最大收益的选择。比如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同样品质的商品,一个理性人应该选择那个价钱最低的。从心理学角度
从大一到大三,我关注了她整整三年,一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我只是关注。    我叫钟雨晨,计算机系三年级学生。  我想跟我同名同姓的有上百个,但跟我一样傻的,有且只有一个。  我用雨晨为笔名,写小说,编故事。女主角不是漂亮娴淑就是大方可爱,男主角清一色是钟雨晨,他又帅又有才很受欢迎,像个情圣。不是我自恋,现实的不如意就是要在虚构的生活中呼风唤雨来满足。  兄弟D总不明白,为什么我正儿八经的恋爱没谈过
又一个暑假来了!捏在你手里最大的财富无疑就是那近两个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暑假我们干吗去?我们不作无目的的游山玩水,吃住行皆选择一种更有爱、更踏实的方式。像本专题中介绍的,中国的同学们走出去,游学国外做经济适用型美食之旅;外国的同学们走进来,找到中国的有机农场用劳动换食宿,亲近自然,亲近土地。  说到土地,不得不提乡村,要知道,随着这几年中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农场、CSA(城市支持农村)农场、
2011年11月,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公布了一百多张拍摄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老照片,拍摄者是当时的犹太摄影师萨泽提。老照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实的生活定格——当时的审美、流行衣着……但更令人深思的是老照片背后隐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做人的道理。    出现在发布会上的六位当年老照片的影中人,都已年逾古稀,历经岁月洗涤,外貌与影中人大都差异极大,但他们的优雅、低调和谦虚恰恰折现了海派最绚丽的光彩。他们不约而同
诱惑不仅仅来自于淘宝,一个恋物的人无时无刻不为各种欲望所累,漂亮衣服的诱惑、新款手机的吸引,各式各样的物品搞得财政赤字不断,还让人感觉“那一年我们好像很有钱”,其实静下心来,也许你会猛然发现,有一种生活更为简单,更容易让人感到快乐。    2010年暑假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不持有生活之道”小组,什么是不持有?日本作家金子由纪子写过一本书叫《不持有的生活》,提倡不持有的生活之道,“不持有”不是真的、完
毕业去种菜  北大毕业生邹子龙在珠海已种菜三年。2010年冬天,即将从北大毕业的邹子龙放弃了金融机构提供的高薪岗位,说服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读书,并已被一家电视台录取的女友陈羿好跑到这里承包了一座山头,创建了名为“绿手指份额”的农园,开始菜农生涯。种有机菜至今,他们将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理念引入珠海:顾客提前预付买菜费用,收成后,由农场定时配送到客户家,其间顾客与农场共担种植风险。(南方都市报
啊,评估真来了!     “呲呲,呲呲,呲呲”,寝室里四个姑娘的手机在桌子上此起彼伏地震动,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笑笑,然后眼神交汇到宿舍长大姐的身上,让她作代表把短信念完,因为经过屡试不爽的猜测,大家的手机一起响时只有两种情况,不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又群发考研讲座的信息,就是班长大人又飞信了,大姐看到短信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念出来,而是撂下一句“这么神圣的短信你们一定要自己看!”。于是
2012年3月12日,记者来到西城区婚姻登记处二处结婚登记室时,刘宇正在为一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会儿人还不算很多,我还能跟您说会儿话,要是碰上好日子,我连跟你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的。”刘宇对记者说:“平常日子里,我们一天基本上办理几十对。要是碰上好日子,那可就忙了!”  2008年8月8日,刘宇等登记员早晨5点半就到了单位,6点钟开门。当时楼道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当天一直忙到晚上11点
1 前言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全面、深入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需要比以往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企业档案资料是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沉淀”,蕴藏着海量的优质信息资源。但是,我国现在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人们只对出现在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如何加强资源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将企业档案信息从当前档案室的“堡垒”移送到大众的视野里,成为企业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