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第十二册第20---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圆柱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圆柱体形状易拉罐、长方体盒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硬纸、胶带、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柱体
1.课件操作:投影展示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图(其中包括四个圆柱体形状,三个长方体形状,混乱排列),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其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比较出两类物体形状的不同。
2.将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图隐去,留下四个圆柱体实物图。让学生比较这四个实物有什么共同点。(表面都有三个面,其中两个平面是圆形,还有另一个面)。
3.揭示“圆柱”的概念。
师:像这些形状的物体都是圆柱體,简称“圆柱”。并用课件展示“圆柱”示意图。
4.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种圆柱形的物体。
【评析:通过观察、分类、比较,初步建立“圆柱”的表象,符合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二、实物感知,理解圆柱体的特征
1.操作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圆柱形易拉罐,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将自己的发现说一说。
2.用课件动画演示两个圆面完全重合的情景。揭示出“底面”的概念。其特征是“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
3.操作二:让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与长方体盒子放在桌上滚一滚。相互讨论:为什么圆柱形物体容易滚动,而长方体物体不易滚动?
交流汇报后师小结:长方体上的面都是平面,而圆柱上的这个面不是平面,是“曲面”,所以圆柱容易滚动,我们把这个曲面称为圆柱的“侧面”。
4.师揭示“高”的概念。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5.操作三:同桌相互合作,用直尺量一量手中圆柱的高,从不同的位置量一量。
师再用课件在前面的圆柱示意图上动画演示出圆柱的高。得出下面的示意图:
【评析: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让学生用直尺量高,由于直尺是平面,因此量高时直尺摆放的位置只能是沿着圆柱“高”的方向,这样进一步感知圆柱侧面是一个曲面。】
6.投影出示下列物体的示意图。让学生辨析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不是圆柱。
学生汇报时,重点说清楚第2、3、5个物体为什么不是圆柱。
三、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操作一:谁能快速地把一张长方形纸变成一个圆柱形状?(将纸卷成纸筒)学生做后,互相展示比较。
2.操作二:将学生自己手中的圆柱,用纸把它的侧面围起来,剪去多余部分的纸。接头处用透明胶带粘贴。
提问讨论:你们刚才围在圆柱侧面的纸,是一个什么形状?
3.思考讨论:如果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剪一刀,然后把侧面展开成平面后,会得到什么图形?
讨论后,学生剪下刚才围在圆柱侧面上的纸,再展开观察。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卷”、“围”、“剪”、,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一特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发展中获取知识的新理念。】
4.指导学生利用展开图继续分析: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一部分长度有关?讨论后小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师用课件投影出小面示意图:
5.教师提问: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
学生讨论汇报后,师用投影出示计算方法: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四、动手做,探索表面积的求法(同桌两人一组,共同合作)
1.想办法量出手中易拉罐的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用课前准备好的硬纸,剪出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做成圆柱,接头处用透明胶带粘贴。
2.做好后相互展示、评比。
3.师提出问题:如果要算一算刚才做这个圆柱至少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纸,你打算怎样算?
同桌先讨论,然后指名在全班汇报。(先求一个侧面积,再求底面积,最后用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师小结: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4.指导学生计算刚才所做圆柱的表面积。
【评析:通过“做圆柱”,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征;通过“做圆柱”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圆柱表面积的算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巩固提高
1.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状的纸围圆柱。
围后讨论一下,各能围出几种不同现状的圆柱?(长方形有2种,正方形有1种,平行四边形有2种)
2.课后研讨:用一张长方形纸,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这个形体的哪部分长度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评析:两个题目紧紧围绕圆柱的特征而设计,立足点高,思维含量多,既起到巩固效果,又达到延伸目的。】
六、总结
这节课讨论了什么内容?每个人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第十二册第20---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圆柱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圆柱体形状易拉罐、长方体盒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硬纸、胶带、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柱体
1.课件操作:投影展示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图(其中包括四个圆柱体形状,三个长方体形状,混乱排列),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其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比较出两类物体形状的不同。
2.将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图隐去,留下四个圆柱体实物图。让学生比较这四个实物有什么共同点。(表面都有三个面,其中两个平面是圆形,还有另一个面)。
3.揭示“圆柱”的概念。
师:像这些形状的物体都是圆柱體,简称“圆柱”。并用课件展示“圆柱”示意图。
4.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种圆柱形的物体。
【评析:通过观察、分类、比较,初步建立“圆柱”的表象,符合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二、实物感知,理解圆柱体的特征
1.操作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圆柱形易拉罐,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将自己的发现说一说。
2.用课件动画演示两个圆面完全重合的情景。揭示出“底面”的概念。其特征是“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
3.操作二:让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与长方体盒子放在桌上滚一滚。相互讨论:为什么圆柱形物体容易滚动,而长方体物体不易滚动?
交流汇报后师小结:长方体上的面都是平面,而圆柱上的这个面不是平面,是“曲面”,所以圆柱容易滚动,我们把这个曲面称为圆柱的“侧面”。
4.师揭示“高”的概念。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5.操作三:同桌相互合作,用直尺量一量手中圆柱的高,从不同的位置量一量。
师再用课件在前面的圆柱示意图上动画演示出圆柱的高。得出下面的示意图:
【评析: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让学生用直尺量高,由于直尺是平面,因此量高时直尺摆放的位置只能是沿着圆柱“高”的方向,这样进一步感知圆柱侧面是一个曲面。】
6.投影出示下列物体的示意图。让学生辨析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不是圆柱。
学生汇报时,重点说清楚第2、3、5个物体为什么不是圆柱。
三、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操作一:谁能快速地把一张长方形纸变成一个圆柱形状?(将纸卷成纸筒)学生做后,互相展示比较。
2.操作二:将学生自己手中的圆柱,用纸把它的侧面围起来,剪去多余部分的纸。接头处用透明胶带粘贴。
提问讨论:你们刚才围在圆柱侧面的纸,是一个什么形状?
3.思考讨论:如果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剪一刀,然后把侧面展开成平面后,会得到什么图形?
讨论后,学生剪下刚才围在圆柱侧面上的纸,再展开观察。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卷”、“围”、“剪”、,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一特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发展中获取知识的新理念。】
4.指导学生利用展开图继续分析: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一部分长度有关?讨论后小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师用课件投影出小面示意图:
5.教师提问: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
学生讨论汇报后,师用投影出示计算方法: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四、动手做,探索表面积的求法(同桌两人一组,共同合作)
1.想办法量出手中易拉罐的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用课前准备好的硬纸,剪出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做成圆柱,接头处用透明胶带粘贴。
2.做好后相互展示、评比。
3.师提出问题:如果要算一算刚才做这个圆柱至少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纸,你打算怎样算?
同桌先讨论,然后指名在全班汇报。(先求一个侧面积,再求底面积,最后用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师小结: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4.指导学生计算刚才所做圆柱的表面积。
【评析:通过“做圆柱”,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征;通过“做圆柱”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圆柱表面积的算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巩固提高
1.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状的纸围圆柱。
围后讨论一下,各能围出几种不同现状的圆柱?(长方形有2种,正方形有1种,平行四边形有2种)
2.课后研讨:用一张长方形纸,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这个形体的哪部分长度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评析:两个题目紧紧围绕圆柱的特征而设计,立足点高,思维含量多,既起到巩固效果,又达到延伸目的。】
六、总结
这节课讨论了什么内容?每个人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