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去研读文本,力求发现并设计出一条能牵引整堂课的“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发散武的理解、品读、感悟,从而对文本表达产生独特而又丰富的体验。
【关键词】 一线串珍珠;主线;内涵
叶老有一句名言,他说:“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对教师来说,则主要是能够引导学生理清楚作者的思路。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牵引出文章的主线,让学生从中感悟内涵。使整个教学围绕课文中的某一个中心点展开,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这条“一线串珍珠”的教学设计中品出内涵,品出人生。
1 “一线串珍珠”的概述
“一线串珍珠”中的“一线”指的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提炼的一个点作为教学的主线。它是教学设计时对文本深层地整体把握,犹如穿糖葫芦时要抓住的那根竹签。这“珍珠”指的是优化的若干个教学板块,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接触,探究文本,进行学习研究,感悟体验,语言实践的过程,是比较集中而相对独立的具体的教学环节。但这“珍珠”只是这条“线”的零件,这零件总是在为这条主线服务。
2 “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前,我们的语文课重课文分析,从生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篇文章学完,学生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一篇生动丰满,文情并茂的课文最终被分析得七零八落、面目皆非。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可见,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能力,教师则要引领学生从高角度、大视野“高瞻远瞩”去进行综合探究。这样“一线串珍珠”的教学设计,学生就容易从整体上去把握这条主线,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受和理解,把握住课文的精要,学会实际的运用。
2.2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在教学设计时,若教师用主线把这些若干个教学板块串起来,这样表现极为清晰的呈板块层进式的教学思路,给人一种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的感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结构就十分紧凑,教师的教学思路则更加清晰。
2.3学生情感思想形成的催化剂。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缺少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采用“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这条主线中学习研究,感悟体验,让言语成为学生情感思想的一部分,并从中流淌出人文情怀,滋润学生的心灵。
3 “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3.1抓住情感点的一个句子。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与教学过程之中。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要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人生有所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时要抓住情感的主线,让学生在若干个教学板块中悟出情感。引领学生在“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中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例如:《搭石》这篇课文的语言质朴,文中摆放搭石的奉献美,走搭石时的和谐、谦让、尊老的美德使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心句,抓住了这条主线,学生对1—4段这“珍珠”的学习板块的内容就更容易概括,这美的画面也就更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在学习每一颗“珍珠”的板块后,我又把学生牵到这条主线上,教师引读:“怪不得作者会无限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样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学生就能更容易感受文章的“人性美”,课堂整体感也就更强了。在这“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中让情感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在这条线中促成了学生情感思想的形成。
3.2 抓住质疑点的一个段落。在教学设计时要用学生质疑的点作为整个阅读教学的主线,并在各个教学板块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例如:《三个儿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三个儿子面对各自的妈妈拎着水桶走来时的不同表现。文章通过老人目睹三个儿子的情景,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告诉我们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本文的内容浅显,难点是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因此,在教本课时,我出示课题“三个儿子”后就马上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让学生对“三个儿子”和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产生质疑,并在文本的若干个教学板块中围绕着这条主线去寻求答案。这样,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学生对父母的情感也有了质的升华。
3.3 抓住重难点的一个词语。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很深很广的。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把字词教学作为文本解读的突破口,牵一词而缀全课。抓住重难的一个词语来牵引整堂课的教学,即理解了这个词语,又悟出了文本的内涵。这样,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学思路。
例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上课的时候很容易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把“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这样的道理进行说教。为了把这样的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我觉得应该用“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在学生遇到较难懂的“奚落”一词时,教师不要马上死板地解释词语,不要采取生硬的说教,而是用这个词语来激发学生去阅读文本的欲望,激发学生去朗读去表演。帮助学生去理解文本,在对话中领悟了对奚落的理解,这就是将文本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然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用“奚落”一词带出课文对话。用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丰满“奚落”一词的内涵,牵“奚落”一词而缀全课。学生既理解了这个词语。又通过这个词语悟出了生活中的一个道理。既学到了“文”,又悟到了“道”。
牵引主线,感悟内涵。文学作品常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作品,其中包含着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抒发的情感、说明的道理。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于细微处体会作者的意图,抓住这条红线将它设计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纲而目全张的教学主线,一定会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 一线串珍珠;主线;内涵
叶老有一句名言,他说:“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对教师来说,则主要是能够引导学生理清楚作者的思路。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牵引出文章的主线,让学生从中感悟内涵。使整个教学围绕课文中的某一个中心点展开,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这条“一线串珍珠”的教学设计中品出内涵,品出人生。
1 “一线串珍珠”的概述
“一线串珍珠”中的“一线”指的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提炼的一个点作为教学的主线。它是教学设计时对文本深层地整体把握,犹如穿糖葫芦时要抓住的那根竹签。这“珍珠”指的是优化的若干个教学板块,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接触,探究文本,进行学习研究,感悟体验,语言实践的过程,是比较集中而相对独立的具体的教学环节。但这“珍珠”只是这条“线”的零件,这零件总是在为这条主线服务。
2 “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前,我们的语文课重课文分析,从生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篇文章学完,学生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一篇生动丰满,文情并茂的课文最终被分析得七零八落、面目皆非。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可见,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能力,教师则要引领学生从高角度、大视野“高瞻远瞩”去进行综合探究。这样“一线串珍珠”的教学设计,学生就容易从整体上去把握这条主线,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受和理解,把握住课文的精要,学会实际的运用。
2.2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在教学设计时,若教师用主线把这些若干个教学板块串起来,这样表现极为清晰的呈板块层进式的教学思路,给人一种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的感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结构就十分紧凑,教师的教学思路则更加清晰。
2.3学生情感思想形成的催化剂。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缺少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采用“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这条主线中学习研究,感悟体验,让言语成为学生情感思想的一部分,并从中流淌出人文情怀,滋润学生的心灵。
3 “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3.1抓住情感点的一个句子。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与教学过程之中。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要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人生有所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时要抓住情感的主线,让学生在若干个教学板块中悟出情感。引领学生在“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中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例如:《搭石》这篇课文的语言质朴,文中摆放搭石的奉献美,走搭石时的和谐、谦让、尊老的美德使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心句,抓住了这条主线,学生对1—4段这“珍珠”的学习板块的内容就更容易概括,这美的画面也就更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在学习每一颗“珍珠”的板块后,我又把学生牵到这条主线上,教师引读:“怪不得作者会无限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样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学生就能更容易感受文章的“人性美”,课堂整体感也就更强了。在这“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中让情感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在这条线中促成了学生情感思想的形成。
3.2 抓住质疑点的一个段落。在教学设计时要用学生质疑的点作为整个阅读教学的主线,并在各个教学板块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例如:《三个儿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三个儿子面对各自的妈妈拎着水桶走来时的不同表现。文章通过老人目睹三个儿子的情景,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告诉我们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本文的内容浅显,难点是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因此,在教本课时,我出示课题“三个儿子”后就马上让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让学生对“三个儿子”和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产生质疑,并在文本的若干个教学板块中围绕着这条主线去寻求答案。这样,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学生对父母的情感也有了质的升华。
3.3 抓住重难点的一个词语。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很深很广的。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把字词教学作为文本解读的突破口,牵一词而缀全课。抓住重难的一个词语来牵引整堂课的教学,即理解了这个词语,又悟出了文本的内涵。这样,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学思路。
例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上课的时候很容易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把“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这样的道理进行说教。为了把这样的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我觉得应该用“一线串珍珠”式的教学设计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在学生遇到较难懂的“奚落”一词时,教师不要马上死板地解释词语,不要采取生硬的说教,而是用这个词语来激发学生去阅读文本的欲望,激发学生去朗读去表演。帮助学生去理解文本,在对话中领悟了对奚落的理解,这就是将文本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然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用“奚落”一词带出课文对话。用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丰满“奚落”一词的内涵,牵“奚落”一词而缀全课。学生既理解了这个词语。又通过这个词语悟出了生活中的一个道理。既学到了“文”,又悟到了“道”。
牵引主线,感悟内涵。文学作品常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作品,其中包含着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抒发的情感、说明的道理。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于细微处体会作者的意图,抓住这条红线将它设计成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纲而目全张的教学主线,一定会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