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例如:哪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食物蛋白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吗?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知道蛋白质有什么重要作用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教师及时评价,引入主题。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进而导出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二、学案导学、合作交流
经过集体备课研讨后,编制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的导学案。导学案包括知识记忆与理解和思维探究与创新两个层级:
第1层级为知识记忆与理解,这一层级要把本课时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完成。结合教材内容把例如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多肽、肽链等相关概念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主要功能等相关基础知识中的关键字词留空,让学生自助预习填写,并配上相关基础检测题,以增强印象。
1、第2层级为思维探究与创新,这一层级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主要讨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这些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逐一解决以下知识点:
知识点1:氨基酸的结构及特点; 知识点2: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知识点3: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知识点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知识点5: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
三、展示思维、点拨提升
1、在自主探究、互助交流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指定班级的某一学习小组来解决。让小组指派一人发言,展示以上问题的处理方法。说出本小组有没有仍然没解决的问题,如果有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忙解决,如果有错误或漏洞也可由其他小组纠正补充。这样各个小组基本上都有发言的机会,大面积的调动学习小组内部甚至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到通常所说的“兵教兵”、“兵帮兵”。根据不同知识点的要求,学习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口头表达、板述、肢体语言表达等。
2、教师结合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讨论后仍有的疑惑进行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解决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例如“脱水缩合的过程”,“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等难点的学习。
3、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认知而自己没有察觉,教师也要进行点拨、拓展和提升。例如“盐析和变性的问题”,“肽键、脱水数量计算问题”,“多肽链的命名”,以及“游离氨基和羧基数目”的问题。后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脱水缩合反应”和“氨基酸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点的拔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但不宜过深,因为蛋白质的相关计算对初学者来说较难,不宜在新授课时系统学习,故只引导学生进行以上三种问题的推导。
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巩固、提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本节课导学案中“思维探究与创新”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回扣。
2、教师通过提问或其它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五、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1、依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习题,进行课堂反馈练习。题目应注重考察本课时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难度适中,题量不宜大。例如导学案最后的“当堂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5题为宜。
2、让学生先自查,并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全场掌握学情,对课堂检测做出评价,共性问题最终由教师点拨解决。
3、就重点知识,布置适度的课下作业,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知识。题量不宜多,精选习题,10题左右,包括选择、填空。
总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运用创设情境式、合作交流式、非线性、“二三五”等教学模式将高中生物学知识通过多种方法渗透给学生,不再是教师单一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小组点评、反思总结等学习方法获取生物学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生物知识”、“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学生能力”四个方面的多元网格化。
1、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恰当的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例如:哪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食物蛋白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吗?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知道蛋白质有什么重要作用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教师及时评价,引入主题。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进而导出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二、学案导学、合作交流
经过集体备课研讨后,编制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的导学案。导学案包括知识记忆与理解和思维探究与创新两个层级:
第1层级为知识记忆与理解,这一层级要把本课时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完成。结合教材内容把例如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多肽、肽链等相关概念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主要功能等相关基础知识中的关键字词留空,让学生自助预习填写,并配上相关基础检测题,以增强印象。
1、第2层级为思维探究与创新,这一层级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主要讨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这些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逐一解决以下知识点:
知识点1:氨基酸的结构及特点; 知识点2: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知识点3: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知识点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知识点5: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
三、展示思维、点拨提升
1、在自主探究、互助交流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指定班级的某一学习小组来解决。让小组指派一人发言,展示以上问题的处理方法。说出本小组有没有仍然没解决的问题,如果有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忙解决,如果有错误或漏洞也可由其他小组纠正补充。这样各个小组基本上都有发言的机会,大面积的调动学习小组内部甚至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到通常所说的“兵教兵”、“兵帮兵”。根据不同知识点的要求,学习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口头表达、板述、肢体语言表达等。
2、教师结合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讨论后仍有的疑惑进行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解决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例如“脱水缩合的过程”,“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等难点的学习。
3、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认知而自己没有察觉,教师也要进行点拨、拓展和提升。例如“盐析和变性的问题”,“肽键、脱水数量计算问题”,“多肽链的命名”,以及“游离氨基和羧基数目”的问题。后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脱水缩合反应”和“氨基酸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点的拔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但不宜过深,因为蛋白质的相关计算对初学者来说较难,不宜在新授课时系统学习,故只引导学生进行以上三种问题的推导。
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巩固、提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本节课导学案中“思维探究与创新”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回扣。
2、教师通过提问或其它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五、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1、依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习题,进行课堂反馈练习。题目应注重考察本课时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难度适中,题量不宜大。例如导学案最后的“当堂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5题为宜。
2、让学生先自查,并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全场掌握学情,对课堂检测做出评价,共性问题最终由教师点拨解决。
3、就重点知识,布置适度的课下作业,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知识。题量不宜多,精选习题,10题左右,包括选择、填空。
总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运用创设情境式、合作交流式、非线性、“二三五”等教学模式将高中生物学知识通过多种方法渗透给学生,不再是教师单一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小组点评、反思总结等学习方法获取生物学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生物知识”、“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学生能力”四个方面的多元网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