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与阅读不分家。我们先来看看平时学生所做的各种文本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关于景物描写类的考题:①开头写景有什么作用?②请赏析颔联的写景手法。③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一般都是写景)的艺术特色。④小说开头(写景)有什么作用?
以上题目的答案,我们总能教会学生答出个一二三四点来。也就是景物描写几乎在诗词、散文、小说、人物传记等所有类别的文本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作家安排位置的不同,作用也各不相同。这些作家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写景”这一“成本低廉”却“功效甚多”的写作方法,那我们在写作时为何不能适度借鉴呢?
丰子恺的散文名篇《秋》,写出作者三十岁之后对于“人生之秋”的感慨。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早春的景色:
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以下这两段文字是我们很容易看到的阅读理解相关题型的答案,同时很直观地告诉了我们描写景物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从全文背景来看,描写景物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写景的技巧来看,作者运用拟人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联想、想象,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写早春景色,色彩鲜明,语言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从句段在全文的作用来看,这一段不仅描写了早春的景色,写出了自己对春天的珍爱之情,而且与下文三十岁以后对秋天的喜爱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原先对生命认识的肤浅。
我们不妨再来复习一下小说类文本中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除了交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外,还可以渲染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心理,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甚至可以暗示小说的主旨等。
高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要求较高,从谋篇布局、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语言锤炼等方面都要求体现一定的复杂性,想要面面俱到,显然力所不能及。但是鉴于以上对写景作用的分析,如果能在记叙类文体中,选择合适的“景”,情随景变,人随景变,让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成为记叙类文体中流动的风景,就可以使其上下文或形成对比、前后突转,或产生欲扬先抑的效果,让记叙文变得有波澜、有变化。
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一、尺水兴波,荡起涟漪层层
请看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节选):
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上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
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医院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
这篇优秀的记叙文最可贵之处就是动人,写出了真情感。父亲陪女儿检查眼压——一个非常简单的寻常事,在作者笔下渲染成了一曲“忧与爱”的动人篇章。作文写得好的人都是會讲故事的人,要会讲复杂的故事,更要会讲简单的故事。
该文所选择的景物不是特别显眼和丰富,景物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甚至是单一的。该文把以“冬雨”为主的环境(景物)描写用到了极致。文中“淅沥的冬雨”,通过多次描写,提升了文章的情感境界,就像故事的主旋律在不断萦回着,反复渲染,层层铺垫。反复通过“冬雨”渲染氛围,衬托心情,让故事显得凄美。同时,前后多次反复出现的“冬雨”,串联了文章的现实与联想,“我”与父亲的多个写作层块,客观上将原本单一的记叙要素“父亲带我检查眼压”变得丰富起来,使文章有了结构感和层次感。
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行,情亦行》跟《忧与爱》有异曲同工之妙。雨在一定的环境中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开篇以雨为人物出场提供场景和自然背景;中间以雨推动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的情感变化;结尾则以雨烘托“我”的心情,暗示小说的主题。正是“雨”对情节的有机串联,使得文章结构明晰,自然流畅。
一道闪电撕破长空,伴随着雷神的怒吼,我打着寒战,再一次蜷缩身体……
一道闪电再次划破长空,黑压压的乌云聚集,翻滚,雨越下越大……
雨丝毫没有变小的样子。路上,电动车如同一叶扁舟,于风雨中摇曳……
窗外雨还在下,电闪雷鸣,但我的心坚如磐石,因为我知道,纵使人生坎坷,那三轮车也一定会带着我翻越艰难险阻,让我体会到世间真情。
尺水兴澜,虽然是微波荡漾,但是层层涟漪也能营造美感。一层一层,一圈一圈,这样看似简单重复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或烘托人物情感,或丰富文章结构。
二、水到渠成,情感自然流淌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双腿残疾后的史铁生经历了从失落到彻悟的过程,作者选择了三处集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将这一过程展现出来。第一处,当失魂落魄的史铁生进入地坛时,他看到的是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一段段坍圮的高墙,散落了的玉砌雕栏,萋萋的野草荒藤。第二处,史铁生从破败的背后看到了蓬勃的生机,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第三处,地坛每一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的风景,不管是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雨燕,还是秋风中飘摇歌舞的落叶,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每一种色彩,每一种声音,每一种味道,都在为地坛增添着魅力。三次写景,作者所选择的景物发生着自然的变化,从“荒芜”到“活力”,再到“丰富多彩”,很自然地体现了史铁生内心情感的自然变化,从“颓废”到“顿悟”,再到“豁然开朗”。神奇的地坛,以其无声而睿智的语言,为史铁生撑起了生命的诺亚方舟,蕴藏其中的思想情感的变化真挚自然,随“景”而流,恰到好处。 我们再来看一篇题为《春天里》的学生习作片段,写了父女间的代际沟通:
那是初春的故事。薄薄的寒气被压抑在气息并不浓郁的春天里,似乎在哪里还能找到细碎而尖锐的冰碴。这样的天气,像极了我与他——我的父亲的关系……
窗外轰隆隆地下起雨,乍暖还寒的季节,凉气肆意地围绕在我的身边……
初春的天气,似乎慢慢变暖……
爸爸对我做的一切太细微了,隐忍而又含蓄,像极了初春田野里的野花,不仔细看,根本看不清花的样子。云破日出,春光灿烂。我抱住了父亲,在这一片温柔又含蓄的春天里。
作者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天气)的变化,将“我”和父亲的关系由僵持到转暖的过程展现了出来。描写景物并没有浓墨重彩,只是简单地辅以插叙及细节描写等方式,真实表现了“我”的内心那细微的变化,直至最后读懂父亲、理解父亲,情感传递显得水到渠成,触动人心。
总之,情景相应,情因景生,且情随景变,如此,情与景都能在文中流动起来,既能很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或心理。
三、交汇碰撞,定格最美浪花
水的流动从来就不只是原地旋转或者平稳流淌的。正是这些水流的交汇碰撞,曲折迂回,才激起了朵朵浪花,定格了诸多美丽的瞬间。记叙类文体也需要这样的碰撞,自然景物描写也可以写出这样的强烈的对比。例如上文所举的丰子恺的《秋》,文章开头这一段“飞来之笔”以早春入手,看似唐突,实则与下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丰子恺在秋的感悟和死的教育中,明白了甘苦悲欢是人生的具体内涵,意识到死的自然性,自然不会再茫然地沉湎于春天的梦幻了。如此,春与秋,早年与现在,形成了碰撞,写出了作者对春秋的取舍、对生死的看法,既有秋心老练、超脱凡俗的成熟,也有看破红尘又无法了却凡心的矛盾,它是作者对人生真谛深层的领悟和矛盾心理的真实反映。
将景物写出变化,形成交汇碰撞,这其中,有两个位置特别重要,也很容易出彩,那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特别是结尾,与开头或前文能形成巧妙的对照。
请看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独轮车》的开头与结尾:
初春,乍暖还寒,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从北边挤进山脚下小村子,又被迟迟离去的寒风从南边赶了出去,撞向天边,碎成几缕惨淡的云。
金秋时节,空气里满是丰收的喜悦,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穿过村子,把人们对未来的希冀送向远方,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此文成功塑造了一个在马戏团表演独轮车的小丑演员的形象。除了描写手法得当、善于刻画人物心理之外,文中开头与结尾的环境描写对这一人物的塑造,也起了不同的妙用:一则为人物的出场提供空间,营造出清冷尴尬的氛围;一则有力地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喜悦。一冷一热,如两股对撞的水流,激起浪花,为揭示小说的主题张本。
一般来说,结尾是记叙文写作的高潮,也是体现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的最高峰,如同水流终将汇入大海前的最强音。结尾段写景,称之为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本来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写法,我们可以借鉴到记叙类文体的写作中,尤其是小小说中,更容易与塑造人物以及搭建结构,形成一种巧妙的“文学”反应。
李婉的《旧书》一文,关注书店在城市的生存,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原文的开头如下:
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
正文部分,作者回忆年少时对于旧书店的记忆及与其的缘分。原文的结尾:
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有人说,一座书店就是一盏温暖城市的灯光。从写作训练的角度来讲,这一段结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重新创作,以景结情,突出“灯光”这一景物,呼应开头,例如写出书店门口的灯光是变得温暖和明亮,其实客观的灯没有变化,只是人物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人的心境決定了眼中景物色彩的明暗和差别,不同的心境必然有不同的审美效果。景物描写的客观对象可以不变,但是写作主体的“情绪”可以变化。
此外,描写景物前后的变化,也可以表现情感的碰撞,以学生习作《竹影摇曳小轩窗》选段为例:
窗外,幼嫩的竹笋从一小节开始不断地突破、生长,两节,三节,越来越高,转眼竹节的毛衣退去,漏出嫩绿,转眼又是深绿。灰墙轩窗,竹影摇晃,而一直在窗内做了近三十年铁画的老汪,似乎却将自己“铁化”,做的依旧是老题材、老式样。
此外,以乐景衬哀情的描写景物方法给读者的感官冲击也很强烈,值得尝试。
还要特别提醒一下,虽然都是记叙类文体,但常态记叙文、写人记事散文、小小说、人物传记等不同的细分类别,描写景物的分量各有侧重,尤其是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不一定需要铺陈描摹。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寥寥几笔,却笔力深厚。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总之,怎么写景?以前我们在进行记叙类文体写作技巧知识点训练时,都把重点放在了具体段落的写景上,即如何选景、如何抓住特点、如何综合各种手法写出神韵等,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增加一些文章的“读味”而已。如果能够全盘考虑,把写景放到全文结构中去设计,开篇即景,正文中情随景变,结尾以景结情,让景物描写在记叙类文体中流动起来,就可以很有效地将描写景物与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串联结构、暗示主旨等要素结合起来。
以上题目的答案,我们总能教会学生答出个一二三四点来。也就是景物描写几乎在诗词、散文、小说、人物传记等所有类别的文本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作家安排位置的不同,作用也各不相同。这些作家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写景”这一“成本低廉”却“功效甚多”的写作方法,那我们在写作时为何不能适度借鉴呢?
丰子恺的散文名篇《秋》,写出作者三十岁之后对于“人生之秋”的感慨。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早春的景色:
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以下这两段文字是我们很容易看到的阅读理解相关题型的答案,同时很直观地告诉了我们描写景物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从全文背景来看,描写景物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写景的技巧来看,作者运用拟人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联想、想象,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写早春景色,色彩鲜明,语言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从句段在全文的作用来看,这一段不仅描写了早春的景色,写出了自己对春天的珍爱之情,而且与下文三十岁以后对秋天的喜爱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原先对生命认识的肤浅。
我们不妨再来复习一下小说类文本中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除了交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外,还可以渲染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心理,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甚至可以暗示小说的主旨等。
高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要求较高,从谋篇布局、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语言锤炼等方面都要求体现一定的复杂性,想要面面俱到,显然力所不能及。但是鉴于以上对写景作用的分析,如果能在记叙类文体中,选择合适的“景”,情随景变,人随景变,让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成为记叙类文体中流动的风景,就可以使其上下文或形成对比、前后突转,或产生欲扬先抑的效果,让记叙文变得有波澜、有变化。
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一、尺水兴波,荡起涟漪层层
请看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节选):
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上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
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医院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
这篇优秀的记叙文最可贵之处就是动人,写出了真情感。父亲陪女儿检查眼压——一个非常简单的寻常事,在作者笔下渲染成了一曲“忧与爱”的动人篇章。作文写得好的人都是會讲故事的人,要会讲复杂的故事,更要会讲简单的故事。
该文所选择的景物不是特别显眼和丰富,景物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甚至是单一的。该文把以“冬雨”为主的环境(景物)描写用到了极致。文中“淅沥的冬雨”,通过多次描写,提升了文章的情感境界,就像故事的主旋律在不断萦回着,反复渲染,层层铺垫。反复通过“冬雨”渲染氛围,衬托心情,让故事显得凄美。同时,前后多次反复出现的“冬雨”,串联了文章的现实与联想,“我”与父亲的多个写作层块,客观上将原本单一的记叙要素“父亲带我检查眼压”变得丰富起来,使文章有了结构感和层次感。
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行,情亦行》跟《忧与爱》有异曲同工之妙。雨在一定的环境中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开篇以雨为人物出场提供场景和自然背景;中间以雨推动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的情感变化;结尾则以雨烘托“我”的心情,暗示小说的主题。正是“雨”对情节的有机串联,使得文章结构明晰,自然流畅。
一道闪电撕破长空,伴随着雷神的怒吼,我打着寒战,再一次蜷缩身体……
一道闪电再次划破长空,黑压压的乌云聚集,翻滚,雨越下越大……
雨丝毫没有变小的样子。路上,电动车如同一叶扁舟,于风雨中摇曳……
窗外雨还在下,电闪雷鸣,但我的心坚如磐石,因为我知道,纵使人生坎坷,那三轮车也一定会带着我翻越艰难险阻,让我体会到世间真情。
尺水兴澜,虽然是微波荡漾,但是层层涟漪也能营造美感。一层一层,一圈一圈,这样看似简单重复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或烘托人物情感,或丰富文章结构。
二、水到渠成,情感自然流淌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双腿残疾后的史铁生经历了从失落到彻悟的过程,作者选择了三处集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将这一过程展现出来。第一处,当失魂落魄的史铁生进入地坛时,他看到的是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一段段坍圮的高墙,散落了的玉砌雕栏,萋萋的野草荒藤。第二处,史铁生从破败的背后看到了蓬勃的生机,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第三处,地坛每一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的风景,不管是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雨燕,还是秋风中飘摇歌舞的落叶,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每一种色彩,每一种声音,每一种味道,都在为地坛增添着魅力。三次写景,作者所选择的景物发生着自然的变化,从“荒芜”到“活力”,再到“丰富多彩”,很自然地体现了史铁生内心情感的自然变化,从“颓废”到“顿悟”,再到“豁然开朗”。神奇的地坛,以其无声而睿智的语言,为史铁生撑起了生命的诺亚方舟,蕴藏其中的思想情感的变化真挚自然,随“景”而流,恰到好处。 我们再来看一篇题为《春天里》的学生习作片段,写了父女间的代际沟通:
那是初春的故事。薄薄的寒气被压抑在气息并不浓郁的春天里,似乎在哪里还能找到细碎而尖锐的冰碴。这样的天气,像极了我与他——我的父亲的关系……
窗外轰隆隆地下起雨,乍暖还寒的季节,凉气肆意地围绕在我的身边……
初春的天气,似乎慢慢变暖……
爸爸对我做的一切太细微了,隐忍而又含蓄,像极了初春田野里的野花,不仔细看,根本看不清花的样子。云破日出,春光灿烂。我抱住了父亲,在这一片温柔又含蓄的春天里。
作者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天气)的变化,将“我”和父亲的关系由僵持到转暖的过程展现了出来。描写景物并没有浓墨重彩,只是简单地辅以插叙及细节描写等方式,真实表现了“我”的内心那细微的变化,直至最后读懂父亲、理解父亲,情感传递显得水到渠成,触动人心。
总之,情景相应,情因景生,且情随景变,如此,情与景都能在文中流动起来,既能很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或心理。
三、交汇碰撞,定格最美浪花
水的流动从来就不只是原地旋转或者平稳流淌的。正是这些水流的交汇碰撞,曲折迂回,才激起了朵朵浪花,定格了诸多美丽的瞬间。记叙类文体也需要这样的碰撞,自然景物描写也可以写出这样的强烈的对比。例如上文所举的丰子恺的《秋》,文章开头这一段“飞来之笔”以早春入手,看似唐突,实则与下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丰子恺在秋的感悟和死的教育中,明白了甘苦悲欢是人生的具体内涵,意识到死的自然性,自然不会再茫然地沉湎于春天的梦幻了。如此,春与秋,早年与现在,形成了碰撞,写出了作者对春秋的取舍、对生死的看法,既有秋心老练、超脱凡俗的成熟,也有看破红尘又无法了却凡心的矛盾,它是作者对人生真谛深层的领悟和矛盾心理的真实反映。
将景物写出变化,形成交汇碰撞,这其中,有两个位置特别重要,也很容易出彩,那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特别是结尾,与开头或前文能形成巧妙的对照。
请看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独轮车》的开头与结尾:
初春,乍暖还寒,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从北边挤进山脚下小村子,又被迟迟离去的寒风从南边赶了出去,撞向天边,碎成几缕惨淡的云。
金秋时节,空气里满是丰收的喜悦,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穿过村子,把人们对未来的希冀送向远方,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此文成功塑造了一个在马戏团表演独轮车的小丑演员的形象。除了描写手法得当、善于刻画人物心理之外,文中开头与结尾的环境描写对这一人物的塑造,也起了不同的妙用:一则为人物的出场提供空间,营造出清冷尴尬的氛围;一则有力地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喜悦。一冷一热,如两股对撞的水流,激起浪花,为揭示小说的主题张本。
一般来说,结尾是记叙文写作的高潮,也是体现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的最高峰,如同水流终将汇入大海前的最强音。结尾段写景,称之为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本来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写法,我们可以借鉴到记叙类文体的写作中,尤其是小小说中,更容易与塑造人物以及搭建结构,形成一种巧妙的“文学”反应。
李婉的《旧书》一文,关注书店在城市的生存,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原文的开头如下:
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
正文部分,作者回忆年少时对于旧书店的记忆及与其的缘分。原文的结尾:
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有人说,一座书店就是一盏温暖城市的灯光。从写作训练的角度来讲,这一段结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重新创作,以景结情,突出“灯光”这一景物,呼应开头,例如写出书店门口的灯光是变得温暖和明亮,其实客观的灯没有变化,只是人物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人的心境決定了眼中景物色彩的明暗和差别,不同的心境必然有不同的审美效果。景物描写的客观对象可以不变,但是写作主体的“情绪”可以变化。
此外,描写景物前后的变化,也可以表现情感的碰撞,以学生习作《竹影摇曳小轩窗》选段为例:
窗外,幼嫩的竹笋从一小节开始不断地突破、生长,两节,三节,越来越高,转眼竹节的毛衣退去,漏出嫩绿,转眼又是深绿。灰墙轩窗,竹影摇晃,而一直在窗内做了近三十年铁画的老汪,似乎却将自己“铁化”,做的依旧是老题材、老式样。
此外,以乐景衬哀情的描写景物方法给读者的感官冲击也很强烈,值得尝试。
还要特别提醒一下,虽然都是记叙类文体,但常态记叙文、写人记事散文、小小说、人物传记等不同的细分类别,描写景物的分量各有侧重,尤其是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不一定需要铺陈描摹。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寥寥几笔,却笔力深厚。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总之,怎么写景?以前我们在进行记叙类文体写作技巧知识点训练时,都把重点放在了具体段落的写景上,即如何选景、如何抓住特点、如何综合各种手法写出神韵等,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增加一些文章的“读味”而已。如果能够全盘考虑,把写景放到全文结构中去设计,开篇即景,正文中情随景变,结尾以景结情,让景物描写在记叙类文体中流动起来,就可以很有效地将描写景物与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串联结构、暗示主旨等要素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