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 王学军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于重力势能的概念越来越重视,本文通过对于重力势能的教学设计刍议,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来更深刻的学习重力势能的概念。
【关键词】重力势能 设计刍议 了解和探究 概念。
在以往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公式能量变化的量度,物体能量发生变化是由于对物体做了多少功。我们对重力做功的特点考察,来理解能量的相对性、零势能面等抽象的概念,为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点奠定基础。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习重力势能的概念,理解重力势能的定义。
(2)学习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了解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
(3)学习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学会运用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
1.2过程与方法
(1)采用科学的研究方式,用实验的方式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演示出来。通过学生对于实验的了解让学生能发现问题,谈论提问,解决问题。
(2)在研究的过程中,多对于问题本身进行思考,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进过对重力势能知识的学习,对势能的概念抽象性能有所了解,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四、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认识自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多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激情。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对重力做功的特点和重力势能的定义、概念、计算公式进行理解及运用。
难点: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3)教学方法
以探究法、讲授法、问答法等基本教学方法为基础,以带动学生启发为指导思想。
(4)教学用具
器材:铁块、木块、报纸若干;课本
(5)主要教学过程
5.1新课引入
(1)小游戏:先让学生的手平方在桌子上,然后老师将一本课本放于学生的手上方,在距离20cm的地方将课本丢下,再将铁块在跟课本同样的高度丢下,学生在老师假装丢下的瞬间,将手收回。比较学生的两次不同的反应将学生待到重力势能的研究上。
(2)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知识。重力势能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关系。
(3)设问:为什么学生在老师两次丢下东西的时候反应是不同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高度大小有什么关系?
5.2新课教学
5.2.1讨论重力势能的特点
3、 提问:重力势能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出来的,是通过什么力做功来对能量进行释放?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研究重力势能的释放,对应不同的高度的不同的重力做功。
4、 引导学生对于实验的研究思考对比各种力做功的特点,发现重力做功与物体重力的关系。
5、 让学生推导重力做功的几种情况。计算出物体沿竖直方向和倾斜直线两种路径从A到B重力所做的功。讲解重力做功路径为曲线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把路径为曲线的做功看成有许多个直线形成,总功就是整个过程中每小段直线上重力做的功的累加的数量。
6、 对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重力做功与物体的高度的大小有关,于路径无关。则表达式为Wg=mgh1-mgh2 。
5.3小结
通过对于重力势能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得出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了解了重力做功与物体的高度的大小有关,与路径无关。
上述的教学设计案例中我们了解到,在新课表下要想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重力势能的意义和作用除了将重力势能的字面意思传输给学生外,还应当通过相应的案例分析与实物操作,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重力势能含义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重力势能的知识,并提高相应的教学效率。
二、重力势能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课堂开始,学生对于书掉落时,和当老师假装将铁块释放的时候,学生的反应不同,书掉落时,学生没有任何反应,铁块要掉落是,学生将手快速收回,前后反应的不同,引起学生对于只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生进行重力做功推导时,学生计算出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和倾斜直线两种路径的功。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计算,理解了方法与表达式,真正的认识到了重力做功的特点。
(1)重视科学的研究过程
在这堂课中学生经历了小实验再到猜想再到研究思考在得出结论的科学的研究过程,在经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清晰的展现了对于知识的概念的理解过程,避免了只对课本死板的理解,使得学生始终进行着思考,学习,探究和理解的科学学习方式。
(2)主线、辅线相互结合
课堂终点是对重力势能概念的构建及对其理解合应用,在这个主线的指导下,将课前的小游戏作为辅线来相互结合,若不进行小游戏,小实验,当提问重力势能与哪些有关的时候,学生再看完教科书后知道与重量和高度有关。学生对于重力势能的概念就不深刻。但有了课前的小游戏,学生就会对于物体的重力势能于物体的高度和重量有关的信息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用课前小游戏的穿针引线将教学的整个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的行程清楚顺利,更加有效合理的完成教学目标。
(3)运用科学的方法
再研究物体路径运动重力做功时,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发现了以直代曲的方法得出重力做功的特点。科学的方法需要多次运用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掌握。
(1)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这些新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渴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效率的提升,这对于教育在未来的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本次教学的内容不多但是其中的重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没有按照新式的教学按以前的方法一味的 给学生讲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知识,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重力势能的概念的构建过程,而新式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立其重力势能的重要概念。
对于教学的设计,让课堂的主线、辅线相互结合的更加清晰,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的任务,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更加的生动,活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更好的学习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表达的方式,以及本堂课知识的重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大昌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人教社2010年4月第3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社2003年4月第1版.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于重力势能的概念越来越重视,本文通过对于重力势能的教学设计刍议,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来更深刻的学习重力势能的概念。
【关键词】重力势能 设计刍议 了解和探究 概念。
在以往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公式能量变化的量度,物体能量发生变化是由于对物体做了多少功。我们对重力做功的特点考察,来理解能量的相对性、零势能面等抽象的概念,为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点奠定基础。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习重力势能的概念,理解重力势能的定义。
(2)学习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了解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
(3)学习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学会运用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
1.2过程与方法
(1)采用科学的研究方式,用实验的方式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演示出来。通过学生对于实验的了解让学生能发现问题,谈论提问,解决问题。
(2)在研究的过程中,多对于问题本身进行思考,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进过对重力势能知识的学习,对势能的概念抽象性能有所了解,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四、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认识自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多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激情。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对重力做功的特点和重力势能的定义、概念、计算公式进行理解及运用。
难点: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3)教学方法
以探究法、讲授法、问答法等基本教学方法为基础,以带动学生启发为指导思想。
(4)教学用具
器材:铁块、木块、报纸若干;课本
(5)主要教学过程
5.1新课引入
(1)小游戏:先让学生的手平方在桌子上,然后老师将一本课本放于学生的手上方,在距离20cm的地方将课本丢下,再将铁块在跟课本同样的高度丢下,学生在老师假装丢下的瞬间,将手收回。比较学生的两次不同的反应将学生待到重力势能的研究上。
(2)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知识。重力势能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关系。
(3)设问:为什么学生在老师两次丢下东西的时候反应是不同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高度大小有什么关系?
5.2新课教学
5.2.1讨论重力势能的特点
3、 提问:重力势能是通过什么方式释放出来的,是通过什么力做功来对能量进行释放?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研究重力势能的释放,对应不同的高度的不同的重力做功。
4、 引导学生对于实验的研究思考对比各种力做功的特点,发现重力做功与物体重力的关系。
5、 让学生推导重力做功的几种情况。计算出物体沿竖直方向和倾斜直线两种路径从A到B重力所做的功。讲解重力做功路径为曲线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把路径为曲线的做功看成有许多个直线形成,总功就是整个过程中每小段直线上重力做的功的累加的数量。
6、 对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重力做功与物体的高度的大小有关,于路径无关。则表达式为Wg=mgh1-mgh2 。
5.3小结
通过对于重力势能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得出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了解了重力做功与物体的高度的大小有关,与路径无关。
上述的教学设计案例中我们了解到,在新课表下要想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重力势能的意义和作用除了将重力势能的字面意思传输给学生外,还应当通过相应的案例分析与实物操作,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重力势能含义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重力势能的知识,并提高相应的教学效率。
二、重力势能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课堂开始,学生对于书掉落时,和当老师假装将铁块释放的时候,学生的反应不同,书掉落时,学生没有任何反应,铁块要掉落是,学生将手快速收回,前后反应的不同,引起学生对于只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生进行重力做功推导时,学生计算出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和倾斜直线两种路径的功。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思考,计算,理解了方法与表达式,真正的认识到了重力做功的特点。
(1)重视科学的研究过程
在这堂课中学生经历了小实验再到猜想再到研究思考在得出结论的科学的研究过程,在经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清晰的展现了对于知识的概念的理解过程,避免了只对课本死板的理解,使得学生始终进行着思考,学习,探究和理解的科学学习方式。
(2)主线、辅线相互结合
课堂终点是对重力势能概念的构建及对其理解合应用,在这个主线的指导下,将课前的小游戏作为辅线来相互结合,若不进行小游戏,小实验,当提问重力势能与哪些有关的时候,学生再看完教科书后知道与重量和高度有关。学生对于重力势能的概念就不深刻。但有了课前的小游戏,学生就会对于物体的重力势能于物体的高度和重量有关的信息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用课前小游戏的穿针引线将教学的整个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的行程清楚顺利,更加有效合理的完成教学目标。
(3)运用科学的方法
再研究物体路径运动重力做功时,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发现了以直代曲的方法得出重力做功的特点。科学的方法需要多次运用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掌握。
(1)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这些新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渴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效率的提升,这对于教育在未来的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本次教学的内容不多但是其中的重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没有按照新式的教学按以前的方法一味的 给学生讲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知识,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重力势能的概念的构建过程,而新式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立其重力势能的重要概念。
对于教学的设计,让课堂的主线、辅线相互结合的更加清晰,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的任务,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更加的生动,活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更好的学习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表达的方式,以及本堂课知识的重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大昌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人教社2010年4月第3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社200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