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担负的职责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
1?郾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主要通过学生教材逐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2?郾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尤其应在学科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功效。
3?郾关心学生的健康。这一职责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职责首先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目的要求培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德、智、美的发展都要大受影响。其次,这一职责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要求。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体质的状况,往往决定一个人能否正常发育、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关心学生的健康,使其健康成长。
二、新的教师职业观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靠教师。因此,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更加艰巨,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工作人员,而是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8年教育部将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为以下6条:一是爱国守法;二是爱岗敬业;三是关爱学生;四是教书育人;五是为人师表;六是终身学习。从以上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我们受到许多启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和理解新时期的教师职业观:
1?郾强化教师敬业精神。从教育外部看,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市场机制也日趋完善,市场规律在教师资源配置中已发挥主导作用。从教育内部看,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已全面实施。聘任制的实施意味着教师职业“铁饭碗”的终结,也意味着一次选择、终身从事教师职业历史的彻底改变。教师的聘任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双方平等自愿、双向选择是聘任制的重要特征。学校与应聘者在聘前或聘期满后,都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在教师聘任制度下,《聘任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将成为学校管理及教师自律的根本依据。与此相适应,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强化责任与敬业精神。
2?郾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及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是教师判断教育现象、问题的标准,反映教师的教育价值趋向。教育观念包括教育功能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等。教育观念形成于教师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直接反映,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及行为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有着深层联系,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等是社会道德形成的根本依据,同样,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追根溯源则取决于科学的教育观念。如,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强迫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转班转学,有些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一些教师对这些问题则认识模糊,致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教师职业道德的这些问题根源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3?郾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法律赋予了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神圣权利。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是教育的宗旨和要义,热爱每个学生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为实现教育的根本宗旨,热爱全体学生,就不能因教师个人的好恶,因学生的性别、民族、优点、缺点等,对学生有远近、亲疏之分。这就是师爱的博大、无私和高尚之处。
4?郾培养创新精神。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手段。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的,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人才是关键。而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对创新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懂得创新在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成就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和条件,自尊、自信、自强、完美而独特的个性、健全而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5?郾坚持终身学习。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我们在享受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文明成就时,知识经济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一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与数量大大增加,引导、培养学生的判断、鉴别能力更加重要。二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加重要。三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面对新挑战,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完成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必须与时俱进,率先投入终身学习,而且应在全社会发挥示范作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作者系文山州广南县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李配亮◇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
1?郾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主要通过学生教材逐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2?郾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尤其应在学科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功效。
3?郾关心学生的健康。这一职责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职责首先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目的要求培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德、智、美的发展都要大受影响。其次,这一职责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要求。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体质的状况,往往决定一个人能否正常发育、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关心学生的健康,使其健康成长。
二、新的教师职业观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靠教师。因此,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更加艰巨,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工作人员,而是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8年教育部将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为以下6条:一是爱国守法;二是爱岗敬业;三是关爱学生;四是教书育人;五是为人师表;六是终身学习。从以上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我们受到许多启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和理解新时期的教师职业观:
1?郾强化教师敬业精神。从教育外部看,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市场机制也日趋完善,市场规律在教师资源配置中已发挥主导作用。从教育内部看,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已全面实施。聘任制的实施意味着教师职业“铁饭碗”的终结,也意味着一次选择、终身从事教师职业历史的彻底改变。教师的聘任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双方平等自愿、双向选择是聘任制的重要特征。学校与应聘者在聘前或聘期满后,都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在教师聘任制度下,《聘任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将成为学校管理及教师自律的根本依据。与此相适应,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强化责任与敬业精神。
2?郾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及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是教师判断教育现象、问题的标准,反映教师的教育价值趋向。教育观念包括教育功能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教学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等。教育观念形成于教师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直接反映,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及行为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有着深层联系,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等是社会道德形成的根本依据,同样,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追根溯源则取决于科学的教育观念。如,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强迫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转班转学,有些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一些教师对这些问题则认识模糊,致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教师职业道德的这些问题根源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3?郾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法律赋予了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神圣权利。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是教育的宗旨和要义,热爱每个学生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为实现教育的根本宗旨,热爱全体学生,就不能因教师个人的好恶,因学生的性别、民族、优点、缺点等,对学生有远近、亲疏之分。这就是师爱的博大、无私和高尚之处。
4?郾培养创新精神。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手段。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的,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人才是关键。而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对创新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懂得创新在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成就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础和条件,自尊、自信、自强、完美而独特的个性、健全而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5?郾坚持终身学习。当今世界已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我们在享受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文明成就时,知识经济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一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与数量大大增加,引导、培养学生的判断、鉴别能力更加重要。二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加重要。三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面对新挑战,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完成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必须与时俱进,率先投入终身学习,而且应在全社会发挥示范作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作者系文山州广南县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李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