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了各个领域,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成为现代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改变低效学习、浅表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切实参与进来,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加强对他们学科素养的培育。本文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对项目式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奠定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究
近年来,项目式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通过思考、互助、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习项目,能够使学生体会知识探索的过程,是一种体验式、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把课程目标以一个个项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自主完成项目,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提升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一、创设项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是支撑学生探索操作的场景,信息技术课堂项目的设定需要依托于特定的情境,符合探究性、真实性的原则,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激发其创造力。在创设项目学习情境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本课的核心知识点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操作项目达成本课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班级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历,借助他们熟悉的场景来设计情境内容,以增强其完成项目的动力,使他们体会到信息技术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学表格工具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表格?表格由哪些元素组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然后为学生讲解关于表格的知识,包括插入表格、调整表格、填充数据等。在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组数据,如某次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姓名和用时,或某班级考试的成绩等,让学生利用表格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编辑,在操作过程中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引导学生探究项目,培养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需要围绕学生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可以设计项目的主题、提供相关资源以及适当地引导,但不能对学生探究项目的过程做出过多的约束和限制。如果教师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操作,会抑制学生自身创造性与能动性的发挥,也就失去了项目式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资源、方法、主题上做出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项目操作中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动画制作的时候,内容比较繁杂,涉及到背景、图画、文字等多方面的制作,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观看形成初步了解,产生自主创作动画的想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画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元素?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结成项目小组,组员通过讨论确定动画制作的主题,如“多彩童年”“欢乐校园”等,再具体设计动画的内容和制作步骤,通过插入图画、图形、文字、声音以及设置动画等步骤,合作完成动画作品。在项目式教学中,一些项目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升项目学习的效率,如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图画素材,有的学生负责設置动画效果等,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发挥自己的价值与特长,体验一个项目从提出到设计,再到最终完成的全过程,实现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组织分享交流活动,评价项目成果
在项目式教学中,分享交流活动是重要的部分,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让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与肯定,才能使其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对信息技术学科、对项目式学习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同时,小学生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问题,通过分享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作品的质量。
例如在上述小组动画制作的项目中,教师可以让小组轮流播放自己的动画作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向大家详细说明小组创作作品的具体历程,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角度,可以从动画效果、内容、创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也要用恰当的语言来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最后,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分发项目学习评价表,评价内容应有分工情况、合作情况、作品效果、改进意见等,让学生参与作品评价的过程,培养学生评价作品的能力,增强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良好意识,以认真端正的态度来制作和改进作品,完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项目。
四、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工具性、应用性的特点,学生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应用,方能掌握相关的技术。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地将项目式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去,改变以讲解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项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索分析、探究和操作完成项目,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分享和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作品,产生成就感与自信心,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更高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华. 利用项目教学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 科学咨询,2021(1):257-258.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探究
近年来,项目式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通过思考、互助、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习项目,能够使学生体会知识探索的过程,是一种体验式、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把课程目标以一个个项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自主完成项目,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提升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一、创设项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是支撑学生探索操作的场景,信息技术课堂项目的设定需要依托于特定的情境,符合探究性、真实性的原则,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激发其创造力。在创设项目学习情境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本课的核心知识点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操作项目达成本课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班级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历,借助他们熟悉的场景来设计情境内容,以增强其完成项目的动力,使他们体会到信息技术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学表格工具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表格?表格由哪些元素组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然后为学生讲解关于表格的知识,包括插入表格、调整表格、填充数据等。在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组数据,如某次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姓名和用时,或某班级考试的成绩等,让学生利用表格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编辑,在操作过程中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引导学生探究项目,培养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需要围绕学生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可以设计项目的主题、提供相关资源以及适当地引导,但不能对学生探究项目的过程做出过多的约束和限制。如果教师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操作,会抑制学生自身创造性与能动性的发挥,也就失去了项目式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资源、方法、主题上做出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项目操作中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动画制作的时候,内容比较繁杂,涉及到背景、图画、文字等多方面的制作,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观看形成初步了解,产生自主创作动画的想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画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元素?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结成项目小组,组员通过讨论确定动画制作的主题,如“多彩童年”“欢乐校园”等,再具体设计动画的内容和制作步骤,通过插入图画、图形、文字、声音以及设置动画等步骤,合作完成动画作品。在项目式教学中,一些项目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升项目学习的效率,如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图画素材,有的学生负责設置动画效果等,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发挥自己的价值与特长,体验一个项目从提出到设计,再到最终完成的全过程,实现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组织分享交流活动,评价项目成果
在项目式教学中,分享交流活动是重要的部分,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让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与肯定,才能使其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对信息技术学科、对项目式学习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同时,小学生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问题,通过分享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作品的质量。
例如在上述小组动画制作的项目中,教师可以让小组轮流播放自己的动画作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向大家详细说明小组创作作品的具体历程,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角度,可以从动画效果、内容、创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也要用恰当的语言来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最后,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分发项目学习评价表,评价内容应有分工情况、合作情况、作品效果、改进意见等,让学生参与作品评价的过程,培养学生评价作品的能力,增强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良好意识,以认真端正的态度来制作和改进作品,完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项目。
四、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工具性、应用性的特点,学生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应用,方能掌握相关的技术。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地将项目式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去,改变以讲解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项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索分析、探究和操作完成项目,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分享和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作品,产生成就感与自信心,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更高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华. 利用项目教学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 科学咨询,2021(1):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