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适当地融入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章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要融合网络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特色课程。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30-0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学信息技术的改革发展,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探讨。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学校应当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将人工智能教育合理地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同时获得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素养的发展。在中学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课程来实施,这就要求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都要根据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改变。
   人工智能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对现代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前沿技术的讲解,为学生以后的技术应用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其创造能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化了“互联网 ”的教育思想,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流程的更新。在教学机制方面,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出更具活力的教学模式。在师资力量上,学校需要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主题,加强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促进其专业素养的发展,以确保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进行。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人工智能素养不足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大多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对其并不了解,缺乏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了解的,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教育培训,相关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都有所不足。而具备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人士,往往是企业的技术人员或者研究机构的学者。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只有师资力量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然而,对于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的技术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也难以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技术要求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及时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还需要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并践行到教学活动中去,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革新。
   2.信息技术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虽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仍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语数外依然是最受关注的重点课程,大部分学生、家长将中考、高考作为标杆,重视文化课程,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这种学习理念下,即便学校在信息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做出了内容与形式上的改进,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并且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生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学习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
   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依托一定的硬件设施来开展,而人工智能教育对教学硬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在设备的购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近年来,我国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有着不平衡的问题。而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的内容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也需要更新换代,一些中学受资金方面的限制,难以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硬件环境。这是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融合网络人工智能教学资源
   从目前来说,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上机教学的方式,以教师的讲解作为主要的授课方式,课程中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比较少,只能使学生对人工智能形成一个浅显的认识。对此,教师应当充分运用网络中的教学资源,搜集关于人工智能的资料,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丰富人工智能教学的内涵。例如,在备课时,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关于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新闻动态等,整理成课件,并在课堂上运用一些人工智能软件引导学生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通过演示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直观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2.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
   学校要从自身的教育实际出发,打造专业的人工智能教育队伍。首先,可从其他高校或者专业的研究机构引进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工作。其次,为本校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训活动,加强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的了解,让他们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完成人工智能教育的任务。最后,要结合学校其他课程的特点,构建出跨学科培养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由于各所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会有所区别。比如在人才的引进上,有的学校可以引进相关企业或专业研究机构的人员,有的学校则可以引进这一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培训活动上,有的学校有能力组织教师出国考察,有的学校可能选择国内、校内培训等。虽然投入的力度和达成的效果不尽相同,但都会对师资力量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特色课程
   在中学教育中,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已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还因为人工智能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应当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人工智能特色课程,通过趣味化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钻研,以此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在人工智能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一些相关的著名人物或故事,为学生讲解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时向学生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设计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位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对于世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人工智能教育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发展。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当积极地进行改进,通过融合网络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特色课程等措施,引起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使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跟上時代的步伐,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积有.人工智能时代 数据挖掘技术助力教育教学管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07).
  [2]郭丽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人工智能运用为例[J].软件导刊,2019(09).
  [3]李想.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8(05).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分歧主要体现在自然与社会、一元论与二元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等诸多方面的对立,由此所引发的各种争论实质上可聚焦到还原论的适用性问题上.基于层次的视角,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还原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研究不断地推向深入,还原的目标转向为借助发现机制以解释现象,还原的功能转变为促进解释.机制解释可借助层次的概念对从社会到个体的结构进行连贯的阐述,实现与还原解释的互补和联动.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整合不同观点的合理要素,或许能够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一种可实现性策略.
以《案由通知》为依据,环境行政案件案由的规范适用存在一定的困境,环境行政案件无法遵照规范实现"类"与"别"的划分.《案由暂行规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行政案由适用不规范的现状,促进了环境行政案件案由的规范化.然而,该规定未能完全实现对环境行政案件的有效识别,环境行政案由类型化的规则供给仍旧存在不足.为实现环境行政案件案由的实质有序,完成对环境行政案件的外在划类与内在分类,应当尝试通过设立环境案由专门规定的方法,实现环境行政案件案由适用的实质规范化.
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引导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以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文化建设,要抓住几大关键性因素,即通过"双创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信任,始终坚守好文化阵地,在农民文化自觉培育中增强文化自信,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保障作用,最终通过对文化自信的培育壮大乡村文化的发展力量,不断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文章分析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原则,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法制的目标体系由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法制的内洽与协调、实现利益均衡和利益共享、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为有效解决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从体制协同、制度协同和实施协同三个层面展开制度设计.基于府际协调机制的体制协同,要求建立中央主导的协同治理模式,按照生态要素设立专项协同治理机构,构建顺畅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沟通机制.以利益衡平为主旨的制度协同,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划、事前评估、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税收分享等制度和机制.在法制实施方面,应
综合考察史籍与墓志资料,共有六位奚族"质子"入唐,分别为奴默俱、聓锁高、李日越、属鹘留、李如越、热瓌.他们是奚族统治集团的上层人物,在入唐后接受唐廷的封爵和赏赐,并担任宿卫之职.奚族"质子"有的长期留居唐朝,有的回到奚境担任首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民族之间文化和思想上的互动与交流.奚族派遣"质子"入唐既是民族友好交往的一种形式,也是唐代多民族交往交融的体现.
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表明,黄河上游区域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和塑造竞争优势,才能够不断深化向西开放;由特定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驱动向后发优势驱动,再向竞争优势驱动转变,创新模式从引进式模仿创新向整合式集成创新,再向自主性率先创新转变,则构成其向西开放动力机制形成和演化的全过程.对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动力因素和动力转换机制的实证分析发现,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软硬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经济集聚和要素集聚等是驱动黄河上游区域向西开放的动力因素.但是,动力转换现
课程改革公共伦理是内生于课程改革社会政治化过程中的追求"公共善"的伦理观念,以公共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体现了课程改革管理学和伦理学两种视角的交叉、交集与渗透.除具备完善的内容体系外,课程改革公共伦理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追求,以道德立法作为合法性追求,以自由秩序作为规约性追求.共同利益优先原则、特殊权利合道德原则和民主商谈原则是课程改革公共伦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唯有以明确的逻辑起点、核心理念以及应有原则诠释和推广课程改革公共伦理,才能为促进课程改革规范化、秩序化、伦理化发展起到价值指引作用.
在人口结构向少子高龄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通过梳理德国家庭政策与女性就业的变化可知:20世纪80年代,德国针对育儿女性出台的一系列家庭政策鼓励女性以母亲角色替代就业者角色,而非帮助育儿妇女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从而在提高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同时导致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通过一系列家庭政策支持育儿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女性劳动参与率和人口生育率的同步提升,可供我国借鉴.
作为"王纲解纽"以及地缘结构被边缘化、东方化的"想象的中国共同体",晚清"场域"为我们思考和诠释中国民族文学的另一种发生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依据与意义维度.多元民族性在文本中的杂糅共生、感愤羡恨民族情绪的显性溢出、贯穿于文本的现代民族国家"公民"形象建构、以现代民族国家理念为蓝本的民族国家形象再造、再地方化的"双重"现代性表达,这些迥异于前现代的文学民族性,在颠覆传统民族文学范畴与内涵的同时,对于并不易彰显民族主义特性的文学书写,却是晚清以来中国民族文学的另一种发生.作为某种形式的"开端",晚清民族文学也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