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媒介——新媒介的诞生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对网络传播媒介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等所带来的变化,结合网络新闻写作教学和研究实际,介绍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阐述了网络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 阅读方式 传播方式 交流方式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它打破和撼动了整个新闻传播的传统格局,给传播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种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传播受众的喜爱和关注。据《通信世界网》报道:今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同时调查还显示,“目前互联网的八大热门服务依次是电子邮箱、浏览新闻……”其中从网民的构成来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仍占绝大多数,占到总体的83.7%,从网民的上网情况来看,在家里上网的用户比例有所增加,达到65.9%。人们手握小鼠标,点击网站,纵观多方信息,这种新闻具有多元化,双向性、各方汇集。扫描式阅读新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清茶一杯、报纸一张的阅报习惯、也改变传统媒介静态化(相对于新媒体)、重在单向传播、不易交流等传播方式。
一、网络新闻传播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 ,改变了阅读方式
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媒体网站、个人主页、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息。
消息是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目的是用简洁、客观的文字,向读者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即使想报道宣传什么,也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所报道事实来表达倾向,不能由记者在消息中发表议论。正如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所创造的主要技法之一“寓论断于序事”(“序事”同叙事)就是这种写法,即通过对事件的叙述过程,用活生生的事实表明观点。
网络媒介受众的阅读习惯在浏览网络新闻时表现为快速、短时、探寻、互动等等。据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森研究发现,人们在网上阅读新闻的时候通常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即力图在15秒钟时间内得到想要掌握的信息的要点。统计表明那些只阅读新闻简要内容的人是坚持阅读完全文的人的3倍。换句话说,在网上,人们很少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快速地一览而过。
作为新闻最主要的载体——消息,擅长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叙述不仅是一种写作方法,更是人类体验、理解、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说:“我不叙述,我不解释、我只展示,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曾获网络新闻奖《激情高昂206名江西大学生今日出征西部》一文中就大量引用新闻人物的语言“今视网8月24日讯(记者 黄熹):今天上午,江西师范大学休闲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危朝安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推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家踊跃报名参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做好干事的准备,做好沉下心来学习的准备,扎扎实实地跟西部人民一起奋斗,扎扎实实地为西部做一些事情,在推动西部辉煌的过程中实现青春的辉煌!……”全文大段是“危朝安说”的作者“让人物为我说话”。运用直接引语,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可以防止作者主观臆断,滥发议论。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尖锐地指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 刘其中先生对美国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调查发现,这三家美国大报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93%,其中使用了三条以上直接引语的高达76%;而《人民日报》(1996年)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8% ,他认为在叙事时要用直接引语,可以增强现场感,表明来源明确,增加可信度和真实感。
网络媒介大量使用了直接引语,使新闻传播变得更为贴近受众、受众可以边看边发议论,与“声音”交互对话。受众在网上挂贴子、发言论,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接受、互动式交流“有话要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提供这种便利、快速的双向互动交流,这也是网络新闻愈加为人们所接受的主要原因。网络新闻传播影响了传统媒介已养成的受众阅读习惯,改变了受众的阅读方式。
二、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媒介交流方式
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点在于: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公民享有思想自由权。思想自由是内隐的,任何形式也控制不了的,一个人怎样去想只有他自己能够知道,想好了可以自由表达,这是公民传播权利的内容,人们可以拥有言论自由权,但必须是在宪法许可的条件下,也就是说公民在宪法保护下发表言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在其它媒介传播中会受到压抑、阻碍,使人们感觉不舒服、不愉快。而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却可以即时发表言论,这一点也是人们因言论自由而带来快乐的一种满足。
网络新闻的量多、面广,具有互动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能接触网络新闻的主要媒介。
新闻要注重真实,也就是说真实性是其生命所在。网络新闻在网络媒体之间竞争中出现一些失真、偏激,造成网络新闻可信度低于45%。人们勤于上网看新闻,又疲于辨别。这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率。加之广告渐多、重复新闻多且相互抄袭等。又使得网络新闻成为人们不重视或不敢看重,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 新疆一小学护栏坍塌造成一人死亡十二人受伤》,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10月17日消息 位于新疆阿克苏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二中附属小学今天上午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件,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十二人受伤。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宣传部介绍,“今天上午九时三十分左右,当时正值早操时间,学生由教室前往操场时,教学楼一楼至二楼左侧拐角一楼梯扶手因学生拥挤坍塌,有十三名小学生因此摔落造成跌伤或踩伤,其中一名学生在送进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在新闻网站上看到这一消息的同时又看到了这样的言论:某网民对该网站近期发出的新闻评论说:“这条消息它谁是谁啊?请报姓名,我在现场怎么没见记者来访,你下岗吧,内容失真了……”“最近发的新闻怎么这样短,让不让人看明白啊”。“怎么有这样多的灾难,我们到了世界末日吗?……”诸如此类的言论,在网络新闻传播事件新闻的同时,受众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电子留言板上随处可见。网络媒介既传播消息,同时又在与受众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人机交流。人们关注网络新闻,是因为它速度快,便捷,容量大,可为什么又看不明白呢?是失真、写作不好、内容偏的原因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彭兰指出:网络新闻传播方式是层次化的。早期网络新闻在处理上是,一条新闻作品往往只有简单的两个层次,即标题与正文。但是,随着人们对网络特性认识的深入,网络新闻作品的层次越来越复杂。目前,一个完整的网络新闻作品通常可以分解为下列五个层次:标题、内容提要、新闻正文、关键词或背景链接、相关文章或延伸性阅读。记者无论获取信息还是传播信息,都面对浩瀚无际的新闻资源,记者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实地采访新闻、掌握新闻线索,一方面可以利用全新的线索,这样就拓宽了记者获取新闻的渠道,使记者的调研从封闭走向开放。
网络媒体的新闻虽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但传统新闻的体例和网络新闻的体例却不完全一致。报纸登载的新闻可以有引题、主题、副题,可以有虚有实,网络媒体登载的新闻以实题为主,报纸平面展示新闻比较直观,正文可长可短,电脑屏幕浏览以阅读短文为主,要会运用 “拉”方式与“推”方式进行网络传播。拉方式目前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发布方式,即将新闻发布于网站,由受众登录网站后自主进行选择性新闻阅读;推方式指的是,利用相应手段直接将新闻传送给网络受众,无需受众登录网站进行新闻的选择。加之,全数字化的采访工具、内容展示的多媒体性、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网络新闻真的到了“让我喜欢让我忧”的地步。网络新闻传播的实践,带来了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移,对传播内容、受众心理和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②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③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④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⑤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⑥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艾维依,新疆职业大学;李纯,新疆昌吉学院)
责编:叶水茂
【关键词】网络传播 阅读方式 传播方式 交流方式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它打破和撼动了整个新闻传播的传统格局,给传播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种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传播受众的喜爱和关注。据《通信世界网》报道:今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同时调查还显示,“目前互联网的八大热门服务依次是电子邮箱、浏览新闻……”其中从网民的构成来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仍占绝大多数,占到总体的83.7%,从网民的上网情况来看,在家里上网的用户比例有所增加,达到65.9%。人们手握小鼠标,点击网站,纵观多方信息,这种新闻具有多元化,双向性、各方汇集。扫描式阅读新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清茶一杯、报纸一张的阅报习惯、也改变传统媒介静态化(相对于新媒体)、重在单向传播、不易交流等传播方式。
一、网络新闻传播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 ,改变了阅读方式
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媒体网站、个人主页、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息。
消息是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目的是用简洁、客观的文字,向读者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即使想报道宣传什么,也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所报道事实来表达倾向,不能由记者在消息中发表议论。正如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所创造的主要技法之一“寓论断于序事”(“序事”同叙事)就是这种写法,即通过对事件的叙述过程,用活生生的事实表明观点。
网络媒介受众的阅读习惯在浏览网络新闻时表现为快速、短时、探寻、互动等等。据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森研究发现,人们在网上阅读新闻的时候通常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即力图在15秒钟时间内得到想要掌握的信息的要点。统计表明那些只阅读新闻简要内容的人是坚持阅读完全文的人的3倍。换句话说,在网上,人们很少逐字逐句地阅读,而是快速地一览而过。
作为新闻最主要的载体——消息,擅长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叙述不仅是一种写作方法,更是人类体验、理解、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说:“我不叙述,我不解释、我只展示,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曾获网络新闻奖《激情高昂206名江西大学生今日出征西部》一文中就大量引用新闻人物的语言“今视网8月24日讯(记者 黄熹):今天上午,江西师范大学休闲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危朝安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推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家踊跃报名参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做好干事的准备,做好沉下心来学习的准备,扎扎实实地跟西部人民一起奋斗,扎扎实实地为西部做一些事情,在推动西部辉煌的过程中实现青春的辉煌!……”全文大段是“危朝安说”的作者“让人物为我说话”。运用直接引语,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可以防止作者主观臆断,滥发议论。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尖锐地指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 刘其中先生对美国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调查发现,这三家美国大报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93%,其中使用了三条以上直接引语的高达76%;而《人民日报》(1996年)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8% ,他认为在叙事时要用直接引语,可以增强现场感,表明来源明确,增加可信度和真实感。
网络媒介大量使用了直接引语,使新闻传播变得更为贴近受众、受众可以边看边发议论,与“声音”交互对话。受众在网上挂贴子、发言论,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接受、互动式交流“有话要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提供这种便利、快速的双向互动交流,这也是网络新闻愈加为人们所接受的主要原因。网络新闻传播影响了传统媒介已养成的受众阅读习惯,改变了受众的阅读方式。
二、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媒介交流方式
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点在于: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公民享有思想自由权。思想自由是内隐的,任何形式也控制不了的,一个人怎样去想只有他自己能够知道,想好了可以自由表达,这是公民传播权利的内容,人们可以拥有言论自由权,但必须是在宪法许可的条件下,也就是说公民在宪法保护下发表言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在其它媒介传播中会受到压抑、阻碍,使人们感觉不舒服、不愉快。而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却可以即时发表言论,这一点也是人们因言论自由而带来快乐的一种满足。
网络新闻的量多、面广,具有互动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能接触网络新闻的主要媒介。
新闻要注重真实,也就是说真实性是其生命所在。网络新闻在网络媒体之间竞争中出现一些失真、偏激,造成网络新闻可信度低于45%。人们勤于上网看新闻,又疲于辨别。这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率。加之广告渐多、重复新闻多且相互抄袭等。又使得网络新闻成为人们不重视或不敢看重,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 新疆一小学护栏坍塌造成一人死亡十二人受伤》,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10月17日消息 位于新疆阿克苏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二中附属小学今天上午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件,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十二人受伤。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宣传部介绍,“今天上午九时三十分左右,当时正值早操时间,学生由教室前往操场时,教学楼一楼至二楼左侧拐角一楼梯扶手因学生拥挤坍塌,有十三名小学生因此摔落造成跌伤或踩伤,其中一名学生在送进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在新闻网站上看到这一消息的同时又看到了这样的言论:某网民对该网站近期发出的新闻评论说:“这条消息它谁是谁啊?请报姓名,我在现场怎么没见记者来访,你下岗吧,内容失真了……”“最近发的新闻怎么这样短,让不让人看明白啊”。“怎么有这样多的灾难,我们到了世界末日吗?……”诸如此类的言论,在网络新闻传播事件新闻的同时,受众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电子留言板上随处可见。网络媒介既传播消息,同时又在与受众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人机交流。人们关注网络新闻,是因为它速度快,便捷,容量大,可为什么又看不明白呢?是失真、写作不好、内容偏的原因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彭兰指出:网络新闻传播方式是层次化的。早期网络新闻在处理上是,一条新闻作品往往只有简单的两个层次,即标题与正文。但是,随着人们对网络特性认识的深入,网络新闻作品的层次越来越复杂。目前,一个完整的网络新闻作品通常可以分解为下列五个层次:标题、内容提要、新闻正文、关键词或背景链接、相关文章或延伸性阅读。记者无论获取信息还是传播信息,都面对浩瀚无际的新闻资源,记者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实地采访新闻、掌握新闻线索,一方面可以利用全新的线索,这样就拓宽了记者获取新闻的渠道,使记者的调研从封闭走向开放。
网络媒体的新闻虽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但传统新闻的体例和网络新闻的体例却不完全一致。报纸登载的新闻可以有引题、主题、副题,可以有虚有实,网络媒体登载的新闻以实题为主,报纸平面展示新闻比较直观,正文可长可短,电脑屏幕浏览以阅读短文为主,要会运用 “拉”方式与“推”方式进行网络传播。拉方式目前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发布方式,即将新闻发布于网站,由受众登录网站后自主进行选择性新闻阅读;推方式指的是,利用相应手段直接将新闻传送给网络受众,无需受众登录网站进行新闻的选择。加之,全数字化的采访工具、内容展示的多媒体性、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网络新闻真的到了“让我喜欢让我忧”的地步。网络新闻传播的实践,带来了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移,对传播内容、受众心理和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②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③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④杜骏飞:《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⑤赵志立:《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⑥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艾维依,新疆职业大学;李纯,新疆昌吉学院)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