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 :河北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专业目录新增专业,其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标准的研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通过分析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行业产业背景与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专业建设中的具体做法,设计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为教育部2016年新增专业,其高职层次的专业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国内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国产发动机大部分为军机列装,高级别的保密性导致校企合作的壁垒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标准的建设难度大。笔者所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航空维修、航空制造等专业领域是全国最早、历史积淀最深厚、发展基础最坚实的学校之一,学院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作为全国首开专业,牵头筹备了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持续探索高职领域内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标准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专业建设的成效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研究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研发。
  一、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产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产业概况与特点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主要动力装置,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作为一种典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航空发动机高温、高压、高转速和高负载等苛刻复杂的工作环境,使得其设计、加工及制造能力都有极高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产品精密化、高性能、高可靠性要求[1]。航空发动机需在高空、高速、高温、高压、高转速和交变负荷的恶劣条件下长期、重复使用。因而对于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比较高,也就决定着着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过程的精密化程度高。传统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航空发动机制造在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五轴数字化加工、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是未来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产品材料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航空发动机的转动件在不同的温度、载荷、环境介质下工作,所用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和抗腐蚀能力强等特点。目前,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材料,主要采用钛合金、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等加工难度较高的材料,零部件复杂的曲面和高结构效率的整体轻量化结构,无疑增加了材料加工难度。
  (二)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居于百大工程之首;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将航空产业(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系统、航空材料、航空运营及支持、航空维修及技术服务)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中国制造2025》要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高档数控机床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要求重点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意味着发动机产业将迎来快速扩容期。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国家重视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将推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国策[2]。
  教育部将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列入2016年专业目录新增专业,体现出教育部紧跟国家长远规划服务航空发动机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愿景。通过对西航动力、成发、中国人民解放军5702、5701、5716、5719以及部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类私营企业的现场走访及座谈,后得知目前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人才来源主要是普通装备制造类专业,企业需耗费大量的成本对普通机械制造类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再培育,因此航空发动机制造类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目前行业对人才技术技能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基础理论扎实,能够熟练进行数控加工、激光加工、精密铸造、3D打印等精密加工设备操作;(2)能够运用三坐标、关节臂等先进测量设备操作及零件检测;(3)具备航空发动机结构和装配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航空发动机制造、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故障检测、故障排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维修过程中加工、检测、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主要就业岗位为:(1)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主要工作任务为从事叶片、盘轴、机匣、标准件、钣金件、热表处理的工艺编制及加工制造;对应于机加工种、特种加工、模具钳工等资格证书;(2)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主要任务是正确完成主体及附件的装配、检测、试验调试;对应于发动机装配、修理钳工、参数测试类职业资格证书;(3)外场排故及生产组织:主要从事外场发动机故障排除、航空制造企业生产组织等;对应于技术工种、管理类资格证书。
  二、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通过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才规律,以典型企业典型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3]。通过深入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空军维修等企业开展调研,召集行业专家多次研讨论证,确定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及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在此基础上分解岗位能力需求兼顾学科系统化知识框架,开发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分三个阶段进行:S1为岗位基础能力培养,S2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S3为岗位综合能力培养。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具备岗位综合素质与能力。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构造、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加工、数控加工及仿真、航空发动机拆装实训、航空发动机装试技术。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设计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框架,(见图1)。   (二)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极为关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专业办学与人才培养水平。围绕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遵循职业能力认知规律,构建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4],“先基础再专业后综合,层级循环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主要是机械制造中各种制造手段的训练,包括机械制图识图能力、普通机械加工机床操作、材料热处理等。专项技能训练主要是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拆装、附件修理与加工等工作岗位任务为载体,主要包括航空发动机拆装实训、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造型、特种加工实训、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制造实训等。综合实训项目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素质提高为基础的原则,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素养的养成,主要是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见图2。
  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的研发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5]中提出:职业学院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标准是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指导文件,是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标准与依据,是一门课程产生、设计、实施、评价的规范。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研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相关知识为落脚点,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构架。如航空發动机制造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课程教学标准。总体设计思路为: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以“够用、先进、实用”为原则,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加强实操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6]。严格按照常用航空发动机装配工艺规程要求,以现场教学为主,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工艺规程的习惯。
  四、结语
  新形势下,航空发动机关键制造技术不断地更新与突破,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紧跟行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更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标准,为区域经济以及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培养输出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7]。
  参考文献:
  [1] 杜莹莹.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航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4-24.
  [2] 严勇. 高职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国际化建设初探[J].科技视界,2020(04):127-130.
  [3] 严勇.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J].科技视界,2016(04):36-37.
  [4] 李艳芳.基于国际视野的高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4):33-36.
  [5] 胡良君. 航空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讨[J].学科探索,2018(31):44-45.
  [6] 朱英华.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的开发思路—以汽车机械基础为例[J].职业,2015(04):85-86.
  [7] 唐小艳.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与问题分析[J].国际教育,2019(06):57-58.
其他文献
礼仪素质养成训练基于高职管理服务类专业课程表达与沟通、商务礼仪等理论课程,结合高职管理服务类行业就业需要,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开发的一门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育人、专
依据物体运动普遍适用的守恒定律,建立了天然气流动基本控制方程.针对天然气管道正常工况,利用特征线法推导了基本控制方程对应的差分方程,给出正常工况瞬态下的天然气管道沿
摘要:目前高职建筑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主要存在造型能力薄弱、色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欠缺、建筑手绘表现技法的画法技巧的灵活运用能力偏低,建筑空间、透视结构的认知和表现力较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进,首先,系统学习建筑素描造型的各种技法和技巧;其次,强化手绘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练习;再次,加强手绘表现技法画法技巧灵活运用的训练,快速提升综合表现能力;最后,重视技法练习的同时开展建筑设计手绘效果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在线教学是应对突发疫情,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迫切手段,更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人才培养创新型教学方式。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尚未完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众多问题,急需深刻剖析其成因,不断改进线上教学的成果与质量。OBE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主流理念,倡导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指导在线教学改革与突破,为深化在线教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模块化课程和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能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文章研究了模块化课程和教学模式开发流程,并以电子专业的电
摘要:人工智能助力“制造”向“智造”转变,经济运行模式随之变化,对制造业人才提出了新需求。文章通过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全方位的对比分析,厘清“智造”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需求,依据智能制造生产流程的逻辑顺序,基于行动导向开发核心课程,重新构建“基础通用、模块组合、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满足制造企业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分层课程体系
摘要:为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满足企业对高质量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各大职业院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合作,共同构建校企双元育人的混合教学模式。校方以双师型教师为主,负责课堂维度教学,根据项目促使学生重构知识体系;企业方以企业导师为主,负责项目维度教学,促使学生技能水平逐步提升;两个维度相互交融,利用网络平台及大数据技术,达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质量,形成二维三循环螺旋混合教学模式,以期培养职校生综合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來发展,必然需求大量服务型、实用型、高端技能型专业职业人才,而国内职业院校开设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尚处在建设和完善阶段。为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 文章探讨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研究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课程开设领域,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新基建;人才培养定位;核心课程设置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分析  在
摘要: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任务。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与专业脱节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通过重构面向职业岗位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摘要:“翻转课堂”是教师提前将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讲解,发送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在课前提前观看,从而达到让学生提前预习的效果的教学模式。高职师范生的普通心理学教学一般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难以形成建构性的感悟学习,缺少实践性,也让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普通心理学这一学科更偏向于理论教学,翻转课堂是否适用于高职师范生课堂,文章经教学改革实践效果显示,和传统的“灌输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