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引经据典的维吾尔语翻译初探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习近平主席各类讲话中引用的汉语俗语及其维吾尔语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整理、分析和研究,尝试总结汉语俗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
  【关键词】 引经据典 俗语 维吾尔语 翻译方法 翻译技巧
  一、引言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在国内外媒体上引起很大反响,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之所以能够引人入胜,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讲话中引经据典,从古至今、从内到外,尤其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运用更是深入人心。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個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主席的引经据典大多出自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吸收丰富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维吾尔语的表达方式与词汇也得到不断扩充。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维吾尔族人民则可以通过对习近平主席引经据典的学习,了解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交流和文化认同。
  汉语和维吾尔语分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这两个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形态和语法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将汉语的俗语翻译成维吾尔语时既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运用,又要掌握俗语隐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既清晰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与文化内涵,同时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使维吾尔族群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要达到翻译的标准,就要灵活运用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是是翻译活动中,某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施和运用时所需的技术、技能或技艺。“翻译技巧”是局部的、微观层面的,是对文本在语言层面的操作和操控。[2]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等,常见的翻译技巧有加词法、减词法、词义引申法、反面着笔法、句子成分改变法等。本文主要以习近平主席讲话引经据典中俗语的维吾尔语翻译为研究对象,展开进一步探讨。
  二、翻译方法分析
  1.直译法。所谓直译 ,就是指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 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 , 同时要求语 言流畅易懂 。[3]
  例:(1)饮水不忘挖井人
  译文:
  饮水不忘挖井人:意为在喝水时不要忘了挖这口井的人。译文的翻译以原文的为标准直接译出。翻译后的维吾尔文完整的保持了原文内容,在表达形式上也与原文高度一致。
  (2)一年之计在于春
  译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译文直接将其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一年的开头从春天开始。由于维吾尔语中没有直接与原句寓意相对应的句子,所以采用了直接翻译,这样翻译虽然将原文字面的意思表现了出来,形式上也与原文一致,但比较遗憾的是无法体现原句的深刻寓意。
  (3)远亲不如近邻
  译文:
  远亲不如近邻:远亲不如近邻,指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维吾尔文译文按照原文内容形式直接翻译过来,很好的保留了原文的特点,译文表达符合原文规范。
  2. 意译法。从意义出发 ,只要求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 ,不注意细节 ,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意译不注意原作形式 ,包括句法结 构、用词、比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段。 但意译并不意味着将内容随意删改 ,或添枝加叶。[4]
  例:(1)人心就是力量
  译文:
  人心就是力量:意为有了百姓的支持,做事就会有力量,才能成功。译文将“人心”译为“”民意,在汉语中“人心”和“民意”为同义词,因此这里的“民意”与原文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译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意为有准备的人才能得到机会,意在说明做事要把握先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把握住。译文将“留给”译为“”属于,译文的意思为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表达意思符合原文规范。
  (3)众人拾柴火焰高
  译文: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如果直接逐词翻译就会显得僵硬,不能将蕴含的意义表达出来。而维吾尔译文没有拘泥于原文形式,而是直接将原文寓意翻译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翻译技巧分析
  1. 加词法。汉维两种语言中相应的词,除了有一部分意义完全相通者外,大部分在词义范围、语法功能、修辞特点、使用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为了确切表达原文的意思,更忠实的传达原作的精神,翻译时,往往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字面上没有而实际上潜存于原文字里行间的词、词组,甚至句子。
  例:打铁还需自身硬
  译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 意思是在炼铁是要用到的榔头是要自身硬的,如果它自身不硬,怎能打出坚硬的铁呢。引申为律人必先律己。这里的“榔头”潜在意义为“做事的人”,维吾尔译文中增加了“”锻工一词,将原文中需要读者意会的内容加以补充,很好的再现了“榔头”所代表的意义。如不用“”就会使读者不明所以然。
  2. 减词法。减词同加词的情况正好相反,翻译实践中有时需要在译文中省略原文的个别词,否则行文啰嗦,不符合译文表达习惯,有时甚至会影响原意的确切表达。维吾尔语的医德动词可以概括汉语几个动词的意义,或者意思重复的词语逐词译出译文显得啰嗦时,部分词语可以省译。
  例(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译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原文中的“知”、“见”两个动词。译文中用“”一词可概括,所以只译一个。   例(2):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译文: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译文并没有把“人人”翻译出来。虽然“人人”没有翻译出来但是这没有影响原句的意思,如果翻译出来就显得啰嗦了,也与原句短小凝练的形式不符。
  由上面两例可以看出之所以减词是为了使译文凝练,但在表达出原意的所蕴含的精神方面還是与原文一致,遵循了翻译的原则。
  3. 词义引申法。汉维中相应的词,有时其词义范围、搭配能力、修辞特点和使用习惯不尽相同。翻译时为了确切地表达原意并时译文符合维语的表达习惯,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适当地引申原词获词组的含义。词义引申是准确表达原文和时译文符合表达习惯的必要手段和常用的技巧。
  例(1):摸着石头过河。
  译文:
  摸着石头过河: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告诫大家做事不要盲无目的地做,要把路和事预先做好准备再做,不要不懂硬做,这样只会失败。如果直接按照原文“石头”进行翻译,就会给读者造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过河的方法的错觉,因为这里的“石头”潜在意义为事先的准备,维吾尔译文用实验,来代替石头,“在试验的基础上前进”就很好的表达了原文所要传达的意思。
  例(2):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译文: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话是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对当地农民说的,总书记希望以此勉励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成果。这里的“黄土”指的是不利的条件,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就会产生误解,因为事实上黄土并不能真的变成金子。而维吾尔译文将“黄土”和“金”用“”荒漠、“”绿洲来翻译就很形象生动了,因为维吾尔族群众大多生活在新疆,对“荒漠”和“绿洲”十分熟悉,这样用现实生活所熟悉的事物来指代,效果很好。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进行交际的手段。[5]通过对习近平主席系列讲话中引经据典的俗语的维吾尔语翻译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熟练掌握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以及加词法、减词法、词义引申法等翻译技巧,同时熟知汉族与维吾尔族的文化,才能将习近平引经据典中俗语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要传达给各族人民的精神准确无误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的报告。
  [2] 熊兵.翻译研究中概念混淆[J].中国翻译,2014,(03):82-88.
  [3] 范仲英 . 实用翻译教程 [M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4: 90.
  [4] 范仲英 . 实用翻译教程 [M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4: 90.
  [5] 史震天,马维汉,张玮,陈世明.汉维翻译教程[M].乌鲁木齐市: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马国智(1997,男);代 芮(1998,女)、张怡雪(1997,女),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系2016级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班,本科生;艾力牙生·买买提托合提,(1998,男),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学院2017级汉语言(维汉翻译)专业,本科生。
  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名称 “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引经据典的维吾尔语翻译初探” (项目编号 201910742025)研究成果,指导教师:阿达来提,女,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的专业,从发展进程上看,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本土化、专业化、实务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明显。中国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从业者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困境是:在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等都还滞后于专业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督导  一、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脱贫攻坚持续深入,我国贫困人口骤减,在脱贫攻坚上取得决定性进展,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新疆属于深度贫困地区生计资本的存量薄弱,使得脱贫难度相对其他地方更大。以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五个生计资本作为切入点,分析农村贫困户生计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疆贫困县、贫困村的总体情况  十八大以来,新疆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一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一直是如火如荼,但贫困一直困扰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以国家为主导设计的“精准扶贫”战略正式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社会工作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介入农村扶贫,辅助政府部门解决贫困问题,为农民提供专业的社会帮助,提高
期刊
【摘 要】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一个漫长的复苏期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着重对新第三板中的教育企业进行价值评价。通过分析新第三板教育企业的特点和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的比较,采用EVA法对新第三板教育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价,构建了价值评估模型。以华夏代表性教育为例,计算华图教育的企业价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佐证评估模型是否有效。  一 新三板简况  1新三板教育企业发展状况。200
期刊
【摘 要】 目前三四线城市高新产业园区中大量的公租房面临着供过于求的状况,园区内大量公租房空置,导致资源浪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研究三四线城市产业园区公租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在布局、选址等方面的优化,减少公租房空置的状况。  【关键词】 公租房 高新产业园区 供求状况 三四线城市  一、引言  2018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为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
期刊
【摘 要】 地缘政治学关注与地理空间相关的政治权力,它在诸如地理位置、领土、人口等方面考察国家的政治行为。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印度已成为阿富汗战后重建中最大的地区援助国。从地缘政治视角看,印度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的战略考量在于凸显全球大国地位、削弱巴基斯坦影响力、获得中亚国家能源、打击恐怖主义确保国家安全考虑。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印度 阿富汗 重建  阿富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汇
期刊
【摘 要】 无论是琉球王国时期创设的闻得大君还是在清朝时期的宫廷司祝,作为王权共同体中的世袭萨满,其权威都在以王权为中心的共同体中为最高权力者所利用,但是因为本身宗教信仰的区域性和王权集团的差异性,共同体中世袭萨满的创设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其异同也反映了萨满教信仰的历史适应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 世袭萨满 宫廷司祝 闻得大君 中日比较  萨满教是中国北方和日本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形态,在中日两
期刊
【摘 要】 气节是儒家士大夫极为推崇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明人张岱在其著作《古今义烈传》与《石匮书后集》中歌颂那些为明朝殉国的有气节之人。无独有偶,清人王棻在其著作《台学统》中将“气节之学”置于首位,同样极为推崇气节。本文试介绍两者的气节观,并辨析其异同。  【关键词】 张岱 王棻 气节  一、张岱的气节观  张岱,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来,洛阳本地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品----洛阳牡丹瓷。虽然只有几年的发展时间,但是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制造工艺和形态。以洛阳牡丹为原料,以陶瓷技术为载体。它生动地再现了牡丹的色彩、形态、魅力和独特的道德品质。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鉴赏收藏价值,为洛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名片。  【关键词】  牡丹瓷 发展 现世意义  一、洛阳牡丹瓷设计要素  近几年来,洛阳本地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
期刊
【摘 要】 山东于欢案以及校园贷的悲剧,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便在于高利贷。《吐鲁番出土文书》和《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收录了唐代高利贷者左憧憙的几份高利契约,下文将对这些契约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唐代民间的高利现象。  【关键词】 契约文书 唐代 高利现象  一、出土文书中所见左憧憙的高利契约  我国在西周时期便已出现了契约,西周的借贷契约为“傅别”。发展至唐代,契约盛行。在一座阿斯塔纳墓葬出土了一些高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