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的专业,从发展进程上看,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本土化、专业化、实务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明显。中国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从业者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困境是:在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等都还滞后于专业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督导
一、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从业者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学界始终保持着批判性态度,积极地思考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应对之策。高等院校兴办社会工作专业初期大多都存在简单移植的现象,许多高校也不例外。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该如何办”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有的只是对欧美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和服务体系的教科书式的生搬硬套。尽管从事一线教学专业课教师很早就发现将西式社会工作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做简单复制存在诸多弊端。但是专业已经开办,学生已经入校,实务课程需要本地机构提供实践基地,这些现实问题又迫使反思性教学探索不得不暂时让位于进入社区和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实习”的现实需求。不过,由于当时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都没有前期的工作积累,就只能按照西式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要求去摸索,难免会出现“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事实也证明,以西方价值导向和工作方法介入中国地方事务的时候,刻板化的单纯模仿无法实现最初设定的专业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基层社会的反弹,让专业介入变得困难重重。
二、社会工作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讨论中,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工作现有的课程教育体系存在缺乏专业的学科特性、课程偏离实际需要、理论与实务相脱节、课程内容广而不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传统以三大工作方法为主线的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阶段以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核心导向的专业学习。
第一,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育,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然而,在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突出,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课程体系对理论的重视有余,但针对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训练不足,使得学生在实务领域只会“纸上谈兵”;二是课程设置中的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需求。学生从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論不足以应对实务工作。硕士阶段实习的比重很大,但课程内容却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缺乏实务方面的训练,实习与课程脱节,课堂学习对实习帮助甚微。很多同学在本科没有学习到足以应对专业实务需要的知识,到了研究生阶段,在这一短板依然没有补上的情况下,就匆忙投入实习,难以应对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学习中实践和应用比较多,但是理论深入依然不够,而且西方的辅导模式难以应对实务过程中来自本土化的挑战,针对理论和实务辅导模式适应性和本土化的思考在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
第二,课程设置泛而不精。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涉及面很广,这既构成了社会工作的基础与优势,也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在广度和深度的平衡上面临着更大挑战。学生在讨论课程体系设置时,反复提及社会工作专业广而不精的特点,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庞杂,缺乏对社会工作具体领域的聚焦。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在课程深度上的需求会大幅提高。而且一个现实困境是,一些学校社会工作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并非社会工作,即使同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也参差不齐,课程安排众口难调。
第三,实习任务过重和时间安排不合理。几乎所有社会工作学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生都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周期过长,实习压力大,任务量较多,时间过多且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学校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一年级就开始实习,学生认为这挤占了专业课程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四,专业性不强。学生普遍认为,实习的行政色彩较强,实习内容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联系较少,专业性不强。不少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举例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实习内容都是根据实习机构的工作内容来定,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实务的情况较少。但也有少数学生反映自己所在区域的实习机构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能力。
第五,机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学生反映,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机构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不同,甚至冲突,这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也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
第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讨论非常热烈,他们尤其关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包括就业面窄、薪酬低、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低以及实务经验和技巧不足等。整体上社会工作的就业面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社会组织和某些政府职位,而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非常有限。一些高校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以外领域的就业机会很少,并且就业单位需要的能力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而且专业实习的时间太长,而其他领域的实习时间太少,导致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时没有优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文书能力不一定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强,且思维方式较多局限于社会工作领域。
三、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策略改革
(一)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将社会工作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学科——社会工作学。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切入点。
第二,课程,优化教学体系,开发高质量的实用性课程。
第三,锚定专业研究方向,提高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在研究生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应当培养出精通某一方面的专才。
第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链接资源搭建自主学习和科研平台。偏好实务的与会者反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提出课程设置应以读书笔记结合实验教学的方式,同时提高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能力;偏好研究学术的参与者更重视研究方法,希望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
(二)专业实习策略改革
第一,合理安排实习任务。应该注重实习任务的合理性,应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合理安排任务,不能刻板地以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等境外高校的标准来制订内地的实习时间和内容,而应综合考虑学校、实习机构、学生的情况来酌情安排;要高度重视实习报告,但实习报告不是一种形式化的任务,而应该是梳理收获和问题,总结成果,积累经验。实习报告的安排应该更有弹性,给学生一个真正总结自己收获的空间。
第二,明确实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应该对实习做出准确定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涉猎、兴趣等,在实习过程中找到能够支持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实习定位,提前做出规划和安排。
第四,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应该注重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机构领导、同事及督导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与各相关方的协调能力。
第五,提高实习的专业性。应该牢记专业坚守,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服务理念和专业技巧主动融入工作环境,使服务机构感受和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一是在实习生个人层面,应抱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主动在实习机构寻找开展社会工作的机会;二是与环境的互动层面,要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以服务他人,在与其他个人、组织工作过程中学会协调合作,调整自己的角色,共同完成工作;三是在社会文化层面,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
第六,价值观的融合。针对一些机构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差异性问题,与会学生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理解这些机构的价值观,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其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深入理解与专业价值观不同或冲突的表征、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影响;二是积极与机构督导及其他实习机构人员沟通,让机构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促使双方通过沟通实现相互的理解;三是提高实习工作的弹性,充分考虑不同方式选择的可能性,并在实习过程中奉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使机构工作人员和督导体验到在新的价值理念下机构工作效果的不同之处。
作者简介:杨贝莉(199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甘肃,学历:硕士,单位:西北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督导
一、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从业者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学界始终保持着批判性态度,积极地思考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应对之策。高等院校兴办社会工作专业初期大多都存在简单移植的现象,许多高校也不例外。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该如何办”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有的只是对欧美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和服务体系的教科书式的生搬硬套。尽管从事一线教学专业课教师很早就发现将西式社会工作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做简单复制存在诸多弊端。但是专业已经开办,学生已经入校,实务课程需要本地机构提供实践基地,这些现实问题又迫使反思性教学探索不得不暂时让位于进入社区和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实习”的现实需求。不过,由于当时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都没有前期的工作积累,就只能按照西式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要求去摸索,难免会出现“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事实也证明,以西方价值导向和工作方法介入中国地方事务的时候,刻板化的单纯模仿无法实现最初设定的专业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基层社会的反弹,让专业介入变得困难重重。
二、社会工作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讨论中,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工作现有的课程教育体系存在缺乏专业的学科特性、课程偏离实际需要、理论与实务相脱节、课程内容广而不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传统以三大工作方法为主线的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阶段以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核心导向的专业学习。
第一,理论与实务相脱节。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育,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然而,在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突出,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课程体系对理论的重视有余,但针对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训练不足,使得学生在实务领域只会“纸上谈兵”;二是课程设置中的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需求。学生从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論不足以应对实务工作。硕士阶段实习的比重很大,但课程内容却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缺乏实务方面的训练,实习与课程脱节,课堂学习对实习帮助甚微。很多同学在本科没有学习到足以应对专业实务需要的知识,到了研究生阶段,在这一短板依然没有补上的情况下,就匆忙投入实习,难以应对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学习中实践和应用比较多,但是理论深入依然不够,而且西方的辅导模式难以应对实务过程中来自本土化的挑战,针对理论和实务辅导模式适应性和本土化的思考在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
第二,课程设置泛而不精。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涉及面很广,这既构成了社会工作的基础与优势,也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在广度和深度的平衡上面临着更大挑战。学生在讨论课程体系设置时,反复提及社会工作专业广而不精的特点,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庞杂,缺乏对社会工作具体领域的聚焦。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在课程深度上的需求会大幅提高。而且一个现实困境是,一些学校社会工作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并非社会工作,即使同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也参差不齐,课程安排众口难调。
第三,实习任务过重和时间安排不合理。几乎所有社会工作学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生都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周期过长,实习压力大,任务量较多,时间过多且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学校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一年级就开始实习,学生认为这挤占了专业课程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四,专业性不强。学生普遍认为,实习的行政色彩较强,实习内容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联系较少,专业性不强。不少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举例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实习内容都是根据实习机构的工作内容来定,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实务的情况较少。但也有少数学生反映自己所在区域的实习机构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能力。
第五,机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学生反映,在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机构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不同,甚至冲突,这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也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
第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讨论非常热烈,他们尤其关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包括就业面窄、薪酬低、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低以及实务经验和技巧不足等。整体上社会工作的就业面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社会组织和某些政府职位,而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非常有限。一些高校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以外领域的就业机会很少,并且就业单位需要的能力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而且专业实习的时间太长,而其他领域的实习时间太少,导致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时没有优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文书能力不一定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强,且思维方式较多局限于社会工作领域。
三、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策略改革
(一)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将社会工作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学科——社会工作学。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切入点。
第二,课程,优化教学体系,开发高质量的实用性课程。
第三,锚定专业研究方向,提高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在研究生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应当培养出精通某一方面的专才。
第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链接资源搭建自主学习和科研平台。偏好实务的与会者反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提出课程设置应以读书笔记结合实验教学的方式,同时提高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能力;偏好研究学术的参与者更重视研究方法,希望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
(二)专业实习策略改革
第一,合理安排实习任务。应该注重实习任务的合理性,应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合理安排任务,不能刻板地以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等境外高校的标准来制订内地的实习时间和内容,而应综合考虑学校、实习机构、学生的情况来酌情安排;要高度重视实习报告,但实习报告不是一种形式化的任务,而应该是梳理收获和问题,总结成果,积累经验。实习报告的安排应该更有弹性,给学生一个真正总结自己收获的空间。
第二,明确实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应该对实习做出准确定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涉猎、兴趣等,在实习过程中找到能够支持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实习定位,提前做出规划和安排。
第四,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应该注重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机构领导、同事及督导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与各相关方的协调能力。
第五,提高实习的专业性。应该牢记专业坚守,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服务理念和专业技巧主动融入工作环境,使服务机构感受和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一是在实习生个人层面,应抱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主动在实习机构寻找开展社会工作的机会;二是与环境的互动层面,要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以服务他人,在与其他个人、组织工作过程中学会协调合作,调整自己的角色,共同完成工作;三是在社会文化层面,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
第六,价值观的融合。针对一些机构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差异性问题,与会学生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理解这些机构的价值观,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其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深入理解与专业价值观不同或冲突的表征、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影响;二是积极与机构督导及其他实习机构人员沟通,让机构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促使双方通过沟通实现相互的理解;三是提高实习工作的弹性,充分考虑不同方式选择的可能性,并在实习过程中奉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使机构工作人员和督导体验到在新的价值理念下机构工作效果的不同之处。
作者简介:杨贝莉(199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甘肃,学历:硕士,单位:西北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