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椅子,一件看似简单普通、却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把两位拥有不同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艺术家联系起来。作为一个观念设计展,“椅子情”“椅子戏”分别展示了朱小杰与刘小康以椅子为载体去析述两位的设计与思考的系列作品。朱氏以历史为线索去探讨人的生活方式,其作品渗透了作者对改善现代人生活的追求与情愫;而香港设计师刘氏则以戏谑和批判的手法去诠释他对现实的体会。展览定格于两位的对话作品,寄望给观众更多设计与人生的思考。
——这是“椅子情”“椅子戏”的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对展览的概括。
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该展览由杭间教授策划,展出了设计师刘小康、朱小杰的椅子设计作品70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香港设计师和策展人刘小康以往的家具作品大多以符号为题,以戏谑和批判的手法诠释他对现实的体验。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批是他在香港回归前后做的,他用象征和戏虐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环境中很多人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进行反讽和戏谑。这批展品中还有一些椅子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人和物之间的哲学思考。他的“对话作品”系列,用联结的方式,隐喻人和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还考虑了很多椅子与人、椅子与有机环境关系的细节。杭间教授评价道:他在香港长大,作品折射的气质没有大陆文化的沉重感、历史感,反而使他的作品更加从容。
记者亲身感受了现场的参展气氛,近距离欣赏了刘氏、朱氏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记者以自己对作品的赏后感悟编写本栏目。
绕脚椅,设计沟通心灵
绕脚椅在材料上选取了传统家具喜爱的乌金木、鸡翅木等名贵木材,其色泽和纹理均给人以温情脉脉的视觉效果,但作为观念的设计,他的要义更在于表达一种对现实的思考,这种思考在与对传统家具用材的自然天成与技艺的巧夺天工的审美中构成了深具韵味的张力,在此意义下,当代设计也如当代艺术一般,成为艺术家表达、探索、关照、诠释世界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在记者眼里,绕脚椅更像是一对“手挽手”或者是“缠绵”的情侣,两把椅子巧妙的通过“绕脚”设计,让本来独立的个体家具连结为一个亲密的整体,这也表达了一种使用者的心理感情。试想,在一间茶楼摆放这件作品,相亲的男女通过所坐的椅子,似乎在暗示已经彼此心灵相通了,美哉美哉!
刘小康
刘小康 1958年生于香港。肄业于香港理工学院,并于1982年在新思域设计制作任设计师,1985年出任主任设计师。1988年,刘氏应靳埭强先生之邀请,合力成立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于1996年易名为靳与刘设计顾问。
作品如人,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思想。多年来,刘小康一直在探索与椅子有关的构思,这与他希望在繁忙设计工作中寻求艺术上的解脱有关。刘小康是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是香港设计中心董事会主席,还有人把他称为设计界的“全能冠军”,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走进他。
对无入座,拼合的椅子游戏
这款作品的设计是刘小康参照了清代人“益智图”的概念,将董阳孜的书法创作拆解、复制、刻镂在形状各异、散置展间的大小椅面。它的变奏原理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七巧板,以及从八卦中衍生出来的一些类似游戏,拼出无限可能的图案,形款更是无尽。当参观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思考去拼合,寻找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个人心灵图案,据说设计初衷是为了讽刺某时期香港政客纠缠不清的状况,不管怎样,还是给记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椅子游戏,戏谑的味道在其中
这把由钢管连结的金属椅子,颇有跷跷板的味道,两端的椅子平衡本由两人各自的体重决定,谁重便偏向谁,既能维持力量对比悬殊的双方的平衡,也能加剧这种不平衡的程度。俗话说,椅子坐着舒不舒服,屁股知道。而这个椅子游戏的设计则说明“平不平衡,椅子知道”,的确有一些戏谑的味道在里面。
位置的转移,表达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刘小康的眼里椅子就是人,它们之间的组合变化恰恰直指人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款作品也许是刘小康对此所做的表达吧。
朱小杰
朱小杰 1955年出生于中国温州。由于许多客观上的原因,读书不多,真正的课堂教育只有小学六年、高中一年半,在澳大利亚上了半年的课,总共加起来八年的正规教育,而且都跟设计没关系。但是为了生活,其学会了很多手艺:石匠、泥匠、木匠、油漆工,高中毕业后又做过车工、钳工,这些手艺让其奠定了扎实的设计基础。1986年从机关下海,组建室内设计公司。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1994年回国组建澳珀家具公司。在几十年的家具设计历程中,作有清风椅、蝶椅、森林桌、博古柜等三百多件作品,并以这些作品为例著有《中国当代设计师学术丛书》中的《朱小杰家具设计》、《自然与灵性丛书》中的《乌金木》2本专著。
兔椅,骨感美和柔性美的结合
兔椅,是小杰于2010年1月设计的作品。小杰的这款作品是为女性设计——毛茸茸的大耳朵可是貂皮材质的哦,它的骨架是乌金木材质的。这一刚一柔的结合,将骨感美和柔性美结合的完美无瑕。错落摆在清华美术馆4号馆的数把兔椅,就像几只玩耍的兔子,把它摆放在居室一定会增添许多生机勃勃的气息,想必价格一定不菲。
文椅,受中国文人青睐
这把文椅是采用由钢、斯瓦卡拉皮、海豹皮等材质设计而成,低调的色彩,方正的骨架,浓郁的古典传统中透射出极和谐的现代感。这是中国几百年前的明朝很流行的椅子式样,即便在现代的中国文人也十分青睐它,由于其常常与书案搭配所以称为文椅。
藏椅,凸显男性的阳刚与冷峻
这是小杰从西藏考察归来,很想做一把椅子来表达藏民那种粗犷天然的特性,以及对着女人的柔情。这把椅子就是以男人的身躯作为设计的灵感,再配上拉丝不锈钢的材质,凸显男性的阳刚与冷峻。
服饰椅,那是一件艺术品
这款作品的诞生有一个故事——小杰在丹麦哥本哈根皮草设计中心,参观了罗娜领导的工作室,让他眼前一亮。同时让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将中国四百多年前的明式官帽椅抽象拉长,像一幅立轴的中国画,再和参与专案作为原型,将人的个性与体征通过靠背的形状色彩与工艺进行描述,加上哥本哈根皮草精湛的技艺,那将不仅仅是一件件家具,那是一件件艺术品。
这个设计随即在2010年6月份诞生,小杰曾说过“想法不是设计,做出来才是设计”的话,从这里我们读到了小杰对艺术的执着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钱椅,展现做人处世的艺术
钱椅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家具设计最具代表性的圈椅,但它不是明式圈椅的生搬硬套,钱椅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表达了庄子“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的意境。小杰把做人处世的艺术,以这样一种“新式圈椅”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人们内心秉正诚直而外表婉曲、处处会借鉴古代贤人的长处。
羊角椅,展露野性之美
这件作品太形象了,椅子的设计是以羊的躯体骨架作为整体造型,而放大羊角作为靠背,并辅以柔软的皮草作为靠垫和坐垫,渗透出野性之美。我把他看成是具有力量的野性美,坐上去的感受有一种动感,像在驾驭一只健美的公羊。呵呵,这样的论断和感受可能有违大师的初始灵感,但是作为参观者的确被这个设计所吸引。
鞋凳,可爱的仿生设计
这个鞋凳,是蟑螂给了小杰灵感。一天他在厨房看蟑螂轻轻地溜过,于是就有了这种想法。
在中国,脱鞋入室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小杰一直想做一把椅子放在门厅里,供穿鞋用。这个时候舒适度不重要了,突出的是功能性。垫垫屁股,随手还能找到鞋拔与鞋刷,刚好蟑螂的扁圆身材符合了这个功能,而细长的脚,则是尝试了许多次得出的一个比较符合穿鞋时人的高度。其脚虽然极细,但能承受200公斤的重量。蟑螂招人讨厌,但这个鞋凳的样品出来却很可爱。扁圆的材料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原木,亦可以是塑料,这就由人们来决定。
——这是“椅子情”“椅子戏”的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先生对展览的概括。
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该展览由杭间教授策划,展出了设计师刘小康、朱小杰的椅子设计作品70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香港设计师和策展人刘小康以往的家具作品大多以符号为题,以戏谑和批判的手法诠释他对现实的体验。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批是他在香港回归前后做的,他用象征和戏虐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环境中很多人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进行反讽和戏谑。这批展品中还有一些椅子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人和物之间的哲学思考。他的“对话作品”系列,用联结的方式,隐喻人和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还考虑了很多椅子与人、椅子与有机环境关系的细节。杭间教授评价道:他在香港长大,作品折射的气质没有大陆文化的沉重感、历史感,反而使他的作品更加从容。
记者亲身感受了现场的参展气氛,近距离欣赏了刘氏、朱氏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记者以自己对作品的赏后感悟编写本栏目。
绕脚椅,设计沟通心灵
绕脚椅在材料上选取了传统家具喜爱的乌金木、鸡翅木等名贵木材,其色泽和纹理均给人以温情脉脉的视觉效果,但作为观念的设计,他的要义更在于表达一种对现实的思考,这种思考在与对传统家具用材的自然天成与技艺的巧夺天工的审美中构成了深具韵味的张力,在此意义下,当代设计也如当代艺术一般,成为艺术家表达、探索、关照、诠释世界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在记者眼里,绕脚椅更像是一对“手挽手”或者是“缠绵”的情侣,两把椅子巧妙的通过“绕脚”设计,让本来独立的个体家具连结为一个亲密的整体,这也表达了一种使用者的心理感情。试想,在一间茶楼摆放这件作品,相亲的男女通过所坐的椅子,似乎在暗示已经彼此心灵相通了,美哉美哉!
刘小康
刘小康 1958年生于香港。肄业于香港理工学院,并于1982年在新思域设计制作任设计师,1985年出任主任设计师。1988年,刘氏应靳埭强先生之邀请,合力成立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于1996年易名为靳与刘设计顾问。
作品如人,充满了浓厚的哲学思想。多年来,刘小康一直在探索与椅子有关的构思,这与他希望在繁忙设计工作中寻求艺术上的解脱有关。刘小康是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是香港设计中心董事会主席,还有人把他称为设计界的“全能冠军”,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走进他。
对无入座,拼合的椅子游戏
这款作品的设计是刘小康参照了清代人“益智图”的概念,将董阳孜的书法创作拆解、复制、刻镂在形状各异、散置展间的大小椅面。它的变奏原理可以上溯到中国古代的七巧板,以及从八卦中衍生出来的一些类似游戏,拼出无限可能的图案,形款更是无尽。当参观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思考去拼合,寻找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个人心灵图案,据说设计初衷是为了讽刺某时期香港政客纠缠不清的状况,不管怎样,还是给记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椅子游戏,戏谑的味道在其中
这把由钢管连结的金属椅子,颇有跷跷板的味道,两端的椅子平衡本由两人各自的体重决定,谁重便偏向谁,既能维持力量对比悬殊的双方的平衡,也能加剧这种不平衡的程度。俗话说,椅子坐着舒不舒服,屁股知道。而这个椅子游戏的设计则说明“平不平衡,椅子知道”,的确有一些戏谑的味道在里面。
位置的转移,表达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刘小康的眼里椅子就是人,它们之间的组合变化恰恰直指人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款作品也许是刘小康对此所做的表达吧。
朱小杰
朱小杰 1955年出生于中国温州。由于许多客观上的原因,读书不多,真正的课堂教育只有小学六年、高中一年半,在澳大利亚上了半年的课,总共加起来八年的正规教育,而且都跟设计没关系。但是为了生活,其学会了很多手艺:石匠、泥匠、木匠、油漆工,高中毕业后又做过车工、钳工,这些手艺让其奠定了扎实的设计基础。1986年从机关下海,组建室内设计公司。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1994年回国组建澳珀家具公司。在几十年的家具设计历程中,作有清风椅、蝶椅、森林桌、博古柜等三百多件作品,并以这些作品为例著有《中国当代设计师学术丛书》中的《朱小杰家具设计》、《自然与灵性丛书》中的《乌金木》2本专著。
兔椅,骨感美和柔性美的结合
兔椅,是小杰于2010年1月设计的作品。小杰的这款作品是为女性设计——毛茸茸的大耳朵可是貂皮材质的哦,它的骨架是乌金木材质的。这一刚一柔的结合,将骨感美和柔性美结合的完美无瑕。错落摆在清华美术馆4号馆的数把兔椅,就像几只玩耍的兔子,把它摆放在居室一定会增添许多生机勃勃的气息,想必价格一定不菲。
文椅,受中国文人青睐
这把文椅是采用由钢、斯瓦卡拉皮、海豹皮等材质设计而成,低调的色彩,方正的骨架,浓郁的古典传统中透射出极和谐的现代感。这是中国几百年前的明朝很流行的椅子式样,即便在现代的中国文人也十分青睐它,由于其常常与书案搭配所以称为文椅。
藏椅,凸显男性的阳刚与冷峻
这是小杰从西藏考察归来,很想做一把椅子来表达藏民那种粗犷天然的特性,以及对着女人的柔情。这把椅子就是以男人的身躯作为设计的灵感,再配上拉丝不锈钢的材质,凸显男性的阳刚与冷峻。
服饰椅,那是一件艺术品
这款作品的诞生有一个故事——小杰在丹麦哥本哈根皮草设计中心,参观了罗娜领导的工作室,让他眼前一亮。同时让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将中国四百多年前的明式官帽椅抽象拉长,像一幅立轴的中国画,再和参与专案作为原型,将人的个性与体征通过靠背的形状色彩与工艺进行描述,加上哥本哈根皮草精湛的技艺,那将不仅仅是一件件家具,那是一件件艺术品。
这个设计随即在2010年6月份诞生,小杰曾说过“想法不是设计,做出来才是设计”的话,从这里我们读到了小杰对艺术的执着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钱椅,展现做人处世的艺术
钱椅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家具设计最具代表性的圈椅,但它不是明式圈椅的生搬硬套,钱椅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表达了庄子“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的意境。小杰把做人处世的艺术,以这样一种“新式圈椅”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人们内心秉正诚直而外表婉曲、处处会借鉴古代贤人的长处。
羊角椅,展露野性之美
这件作品太形象了,椅子的设计是以羊的躯体骨架作为整体造型,而放大羊角作为靠背,并辅以柔软的皮草作为靠垫和坐垫,渗透出野性之美。我把他看成是具有力量的野性美,坐上去的感受有一种动感,像在驾驭一只健美的公羊。呵呵,这样的论断和感受可能有违大师的初始灵感,但是作为参观者的确被这个设计所吸引。
鞋凳,可爱的仿生设计
这个鞋凳,是蟑螂给了小杰灵感。一天他在厨房看蟑螂轻轻地溜过,于是就有了这种想法。
在中国,脱鞋入室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小杰一直想做一把椅子放在门厅里,供穿鞋用。这个时候舒适度不重要了,突出的是功能性。垫垫屁股,随手还能找到鞋拔与鞋刷,刚好蟑螂的扁圆身材符合了这个功能,而细长的脚,则是尝试了许多次得出的一个比较符合穿鞋时人的高度。其脚虽然极细,但能承受200公斤的重量。蟑螂招人讨厌,但这个鞋凳的样品出来却很可爱。扁圆的材料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原木,亦可以是塑料,这就由人们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