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装饰作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轨迹与文化、艺术的取向。通过对现代设计中装饰性存在的分析,可以为我们利用传统文化来进行现代设计的创新带来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设计;装饰;传统文化
1. 引言
装饰作为一种符号,始终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最初只是起到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仅仅在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品使之变的美观,到现如今装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物,已经被各行各业所接受,而正如世间万物都在不停纷繁变化一样,设计作为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一部分,设计上不可或缺的装饰性,也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
2. 大装饰和小装饰的区别
装饰,如果仅仅作为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这样简单直白的注解,这样的解释更倾向于德国包豪斯时代之前的那段历史中纯在“小装饰”。正如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和起源于萨穆尔·宾的新艺术运动中一样,那时的艺术家所强调的装饰正是简单的在物体表面附加以复杂的纹理和奇特的构思,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在这里暂且不说他们所领导的运动是否别有用意,还是为了逃避工业时代的来临而孤注一掷的坚持,但是他们对于装饰的理解对于现代设计来说确是处于一种较为狭隘的小装饰阶段。
他们一味的追求并且陶醉于复古哥特风格的装饰艺术中,但是却无视现代工业革命对于社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运动并不是说对于现代设计毫无价值,但是忽略了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这也正如原本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最终被微软收购的悲剧一样,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装饰应该是一种更为整体和有序的存在,因此“大装饰”所倡导的应该是起源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观点。这种观点所追求的正是一种极少主义,也就是说他们推翻了原本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倡导的局部装饰,而是提倡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所建设出来的“现代建筑”,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趋势下,虽然他们也许并不认为是一种装饰,但是在现代设计的审美意味出发,没有装饰恰恰正是最好的装饰,这也与“大装饰”的概念不谋而合。这种概念把装饰从仅仅针对于一个局部的美化,提升到了一个物体的整体作为一种装饰性来对待的宏观角度。
建筑中比较有名的是密斯.凡德罗所设计并建造的范思.沃斯住宅(图1)。这座建筑建成后简陋到了极点,完全裸露的建筑钢架结构,透明无遮挡的玻璃幕墙,不管是通风、取暖、个人隐私,统统无法得以保障。这座建筑在当时被人称为是一座丑陋的建筑,但是以现代人的观点却认为其是一座精致的工艺品,作为“小装饰”而言,范思.沃斯住宅的确毫无装饰意味,但是对于“大装饰”来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它处于一片茂密的树林和清新的草地之中,它与四周的植被相映成辉,它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已经是一种装饰,任何过多的装饰对于它来说都是那么的多余,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这座“大装饰”建筑也是一种成功的装饰品。整体影响局部,还是局部决定整体,这种观点作为一种矛盾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争议,而正如一张白纸,人们可能无法意识到它的装饰性,但如果在白纸上出现一个黑点,这个黑点也可以说是一种装饰,但当白纸存在于一个独立的空间中,对于这个空间来说,这张白纸恰恰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也是这个独立存在空間的一种装饰。
3. 现代设计中的装饰
现代社会对于大装饰的传承最为突出的应该是智能手机了,从老式大哥大那种沉重的身躯、复杂的按钮,进化到只有一张简单的玻璃屏幕就可以完成操作的智能手机,这种变化不可谓不大,这也是最为直观的从“小装饰”到“大装饰”的变革。
但是正如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人们对于局部装饰的热衷一样,现代设计的智能手机对于人们来说应该是一种整体的、美好的装饰品,但是人们仍要在其的表面加以点缀,正如网络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智能手机的外壳一样,从硅胶制品到表面镶嵌水钻,无所不有。现代社会对于装饰的喜好又从整体转变为了局部,现代设计中愈加的趋向于人性化设计,无论出发点如何,设计的初衷始终是为了人而服务,不仅要给人带来便捷的功能,也要满足各色各样的人对于装饰的不同理解,局部过于繁复的装饰固然不好,但是为了简化装饰而全盘否定装饰,在现代社会之中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正如现代室内设计之中,一个简单的造型吊顶就可以设计出三至四种花样,这样的装饰不仅费时、费工、费钱,日后不管是业主的保洁和喜新厌旧情绪的高涨,这种过分的装饰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一所房屋不加以任何装饰就直接居住,现代设计一直推崇的为人而服务的设计初衷同样也无法实现。
与现代室内设计所提倡的轻装修重装饰的思路一样,虽然这种观点与密斯提倡的“少即是多”的观点相距甚远,但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一件设计品在满足了人的基本功能需求后,再追求适当的装饰,这才是一件成功的设计品。这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看法不断进行变化的最有力的证明。装饰的变化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适当装饰,这种变化也许是前人所意想不到的。
但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艺术,只有带着本民族的情调和特点,才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的现代设计只有深入挖掘我们本民族的装饰特点,并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中不断推陈出新,这样不仅对发展具有我们本民族特色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传承中国传统地方文化特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4. 结语
研究装饰在设计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总结设计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审美的指向,从早期设计的发展规律表明,当其发展到某个时期、某个程度,设计往往会突破本身的束缚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而这种装饰一般会带有及其强烈的设计师本人对于装饰的理解,这种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设计师被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周边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借鉴。在世界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中国设计师应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出新的装饰特征,从而寻找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规律。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76-78
[2]张道一.古代建筑雕刻纹饰[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8):9-12
[3]张道一.中国审美的意蕴[J].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76-77
【关键词】:现代设计;装饰;传统文化
1. 引言
装饰作为一种符号,始终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最初只是起到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仅仅在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品使之变的美观,到现如今装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物,已经被各行各业所接受,而正如世间万物都在不停纷繁变化一样,设计作为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一部分,设计上不可或缺的装饰性,也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
2. 大装饰和小装饰的区别
装饰,如果仅仅作为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这样简单直白的注解,这样的解释更倾向于德国包豪斯时代之前的那段历史中纯在“小装饰”。正如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和起源于萨穆尔·宾的新艺术运动中一样,那时的艺术家所强调的装饰正是简单的在物体表面附加以复杂的纹理和奇特的构思,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在这里暂且不说他们所领导的运动是否别有用意,还是为了逃避工业时代的来临而孤注一掷的坚持,但是他们对于装饰的理解对于现代设计来说确是处于一种较为狭隘的小装饰阶段。
他们一味的追求并且陶醉于复古哥特风格的装饰艺术中,但是却无视现代工业革命对于社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运动并不是说对于现代设计毫无价值,但是忽略了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这也正如原本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最终被微软收购的悲剧一样,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装饰应该是一种更为整体和有序的存在,因此“大装饰”所倡导的应该是起源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观点。这种观点所追求的正是一种极少主义,也就是说他们推翻了原本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倡导的局部装饰,而是提倡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所建设出来的“现代建筑”,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趋势下,虽然他们也许并不认为是一种装饰,但是在现代设计的审美意味出发,没有装饰恰恰正是最好的装饰,这也与“大装饰”的概念不谋而合。这种概念把装饰从仅仅针对于一个局部的美化,提升到了一个物体的整体作为一种装饰性来对待的宏观角度。
建筑中比较有名的是密斯.凡德罗所设计并建造的范思.沃斯住宅(图1)。这座建筑建成后简陋到了极点,完全裸露的建筑钢架结构,透明无遮挡的玻璃幕墙,不管是通风、取暖、个人隐私,统统无法得以保障。这座建筑在当时被人称为是一座丑陋的建筑,但是以现代人的观点却认为其是一座精致的工艺品,作为“小装饰”而言,范思.沃斯住宅的确毫无装饰意味,但是对于“大装饰”来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它处于一片茂密的树林和清新的草地之中,它与四周的植被相映成辉,它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已经是一种装饰,任何过多的装饰对于它来说都是那么的多余,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这座“大装饰”建筑也是一种成功的装饰品。整体影响局部,还是局部决定整体,这种观点作为一种矛盾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争议,而正如一张白纸,人们可能无法意识到它的装饰性,但如果在白纸上出现一个黑点,这个黑点也可以说是一种装饰,但当白纸存在于一个独立的空间中,对于这个空间来说,这张白纸恰恰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也是这个独立存在空間的一种装饰。
3. 现代设计中的装饰
现代社会对于大装饰的传承最为突出的应该是智能手机了,从老式大哥大那种沉重的身躯、复杂的按钮,进化到只有一张简单的玻璃屏幕就可以完成操作的智能手机,这种变化不可谓不大,这也是最为直观的从“小装饰”到“大装饰”的变革。
但是正如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人们对于局部装饰的热衷一样,现代设计的智能手机对于人们来说应该是一种整体的、美好的装饰品,但是人们仍要在其的表面加以点缀,正如网络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智能手机的外壳一样,从硅胶制品到表面镶嵌水钻,无所不有。现代社会对于装饰的喜好又从整体转变为了局部,现代设计中愈加的趋向于人性化设计,无论出发点如何,设计的初衷始终是为了人而服务,不仅要给人带来便捷的功能,也要满足各色各样的人对于装饰的不同理解,局部过于繁复的装饰固然不好,但是为了简化装饰而全盘否定装饰,在现代社会之中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正如现代室内设计之中,一个简单的造型吊顶就可以设计出三至四种花样,这样的装饰不仅费时、费工、费钱,日后不管是业主的保洁和喜新厌旧情绪的高涨,这种过分的装饰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一所房屋不加以任何装饰就直接居住,现代设计一直推崇的为人而服务的设计初衷同样也无法实现。
与现代室内设计所提倡的轻装修重装饰的思路一样,虽然这种观点与密斯提倡的“少即是多”的观点相距甚远,但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一件设计品在满足了人的基本功能需求后,再追求适当的装饰,这才是一件成功的设计品。这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看法不断进行变化的最有力的证明。装饰的变化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适当装饰,这种变化也许是前人所意想不到的。
但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艺术,只有带着本民族的情调和特点,才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的现代设计只有深入挖掘我们本民族的装饰特点,并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中不断推陈出新,这样不仅对发展具有我们本民族特色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传承中国传统地方文化特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4. 结语
研究装饰在设计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总结设计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审美的指向,从早期设计的发展规律表明,当其发展到某个时期、某个程度,设计往往会突破本身的束缚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而这种装饰一般会带有及其强烈的设计师本人对于装饰的理解,这种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设计师被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周边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借鉴。在世界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中国设计师应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出新的装饰特征,从而寻找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规律。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76-78
[2]张道一.古代建筑雕刻纹饰[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8):9-12
[3]张道一.中国审美的意蕴[J].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