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8年来,笔者一直扎根于农村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对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知根知底;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村英语教学滞后,深有感触;对农村学子因为英语成绩而“拖后腿”,扼腕叹息!为此,笔者认真总结了自身在农村一线英语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农村英语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育;“五种修炼”;破解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123
从教8年来,笔者一直扎根于农村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对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知根知底;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村英语教学滞后,深有感触;对农村学子因为英语成绩而“拖后腿”,扼腕叹息!为此,笔者认真总结了自身在农村一线英语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农村英语教学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英语教学的问题
1. 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基础薄弱,缺少英语氛围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师资缺乏,软硬件条件都较城市学校落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前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英语,毫无基础。农村的生活环境更是缺少英语氛围,导致很多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教师任课科目杂多,工作量大,学校对英语科目重视不够
农村英语教师课时多,任教班级多。甚至很多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缺乏,教师需身兼数职,承担不同科目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精力分散。且由于长期的历史惯性,各学校还普遍存在语文、数学才是主课的老旧思想,英语教学被忽视。
3. 发展不均衡,部分农村薄弱学校缺乏专业英语教师
部分农村薄弱学校缺乏专业英语教师,甚至一些学校没有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这些非专业的教师空有热情但专业知识匮乏、教法不清,加之需兼顾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没有动力和能力创新教学,深挖英语教育。
4. 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高,家庭教育缺位
在农村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大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家里基本是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生活起居,他们识字不多,在生产生活的同时照顾好孙子或孙女的生活起居已属不易,对于孩子的学习,就实在爱莫能助了。
二、破解难题的“五种修炼”
我们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同时也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头脑,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提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给了笔者借鉴,结合自身实践,笔者尝试用“五种修炼”破解农村英语教学的困境:
1. 第一种修炼,加强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超越
深挖潜能,自我加压,加强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多学、多研究英语教学。通过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水平。新教育研究者朱永新教授说:“要给学生一瓶水,你就得有一桶水。”可见,自我提高对我们是多么重要。
2. 第二种修炼,重视英语,从“心”出发,改变对英语的态度
教师要从内心深处重视起英语。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虽然农村薄弱学校的英语教育现状是令人遗憾的,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还要打破现状,改变农村薄弱学校不重视英语的现状,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具体措施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办英语手抄报,读简短英语小故事,学习英语儿歌等活动加强全校师生对英语的认识和重视。
3. 第三种修炼,创设相应的文化氛围,完成共同愿望的建立
让学生在艰苦的农村薄弱学校中,利用文化氛围轻松的学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共同愿望。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利用小黑板或者大卡纸把本节学习的知识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从图画出发,讲解单词,句子,更有意义。也可添加适当的肢体语言,使单词、句子、图片与实物等结合起来,把课本知识串编一下,从现有情景出发,加深学生的理解及运用。还可把当地歌谣与单词串编起来,这样朗朗上口,还不容易遗忘。
4. 第四种修炼,通过班级 小组的模式,建立团体学习的机制
针对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识字不多无法辅导的实际情况,在班级之下,让家离的近的同学三五成群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放学后集中到一个同学家每天花40-60分钟集体学习英语。这样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促进,共同学习。英语学的好的还可以带动后进,甚至小组可以通过共享点读机之类的学习用具,实现贫困农村家庭的“共享经济”。
5. 第五种修炼,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实现全员参与的系统化英语教学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针对“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孩子缺少鼓励,父母也无法掌握孩子的学习信息的问题,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实时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发到群里,使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由教师引导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予以表扬,再由教师将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在班级予以宣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构建出了“教师 家长 学生”全员参与的系统化英语教学模式。
以上就是笔者对英语教学在农村薄弱学校中的一些见解。笔者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勇于创新,对症下药,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農村英语教育的明天会变得更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高新区麻启营学校 730000)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育;“五种修炼”;破解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123
从教8年来,笔者一直扎根于农村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对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知根知底;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农村英语教学滞后,深有感触;对农村学子因为英语成绩而“拖后腿”,扼腕叹息!为此,笔者认真总结了自身在农村一线英语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农村英语教学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英语教学的问题
1. 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基础薄弱,缺少英语氛围
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师资缺乏,软硬件条件都较城市学校落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前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英语,毫无基础。农村的生活环境更是缺少英语氛围,导致很多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 教师任课科目杂多,工作量大,学校对英语科目重视不够
农村英语教师课时多,任教班级多。甚至很多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缺乏,教师需身兼数职,承担不同科目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精力分散。且由于长期的历史惯性,各学校还普遍存在语文、数学才是主课的老旧思想,英语教学被忽视。
3. 发展不均衡,部分农村薄弱学校缺乏专业英语教师
部分农村薄弱学校缺乏专业英语教师,甚至一些学校没有一名专业的英语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这些非专业的教师空有热情但专业知识匮乏、教法不清,加之需兼顾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没有动力和能力创新教学,深挖英语教育。
4. 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高,家庭教育缺位
在农村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大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家里基本是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生活起居,他们识字不多,在生产生活的同时照顾好孙子或孙女的生活起居已属不易,对于孩子的学习,就实在爱莫能助了。
二、破解难题的“五种修炼”
我们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同时也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头脑,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提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给了笔者借鉴,结合自身实践,笔者尝试用“五种修炼”破解农村英语教学的困境:
1. 第一种修炼,加强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实现自我的提高和超越
深挖潜能,自我加压,加强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多学、多研究英语教学。通过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水平。新教育研究者朱永新教授说:“要给学生一瓶水,你就得有一桶水。”可见,自我提高对我们是多么重要。
2. 第二种修炼,重视英语,从“心”出发,改变对英语的态度
教师要从内心深处重视起英语。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的态度至关重要,虽然农村薄弱学校的英语教育现状是令人遗憾的,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还要打破现状,改变农村薄弱学校不重视英语的现状,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具体措施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办英语手抄报,读简短英语小故事,学习英语儿歌等活动加强全校师生对英语的认识和重视。
3. 第三种修炼,创设相应的文化氛围,完成共同愿望的建立
让学生在艰苦的农村薄弱学校中,利用文化氛围轻松的学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共同愿望。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利用小黑板或者大卡纸把本节学习的知识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从图画出发,讲解单词,句子,更有意义。也可添加适当的肢体语言,使单词、句子、图片与实物等结合起来,把课本知识串编一下,从现有情景出发,加深学生的理解及运用。还可把当地歌谣与单词串编起来,这样朗朗上口,还不容易遗忘。
4. 第四种修炼,通过班级 小组的模式,建立团体学习的机制
针对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识字不多无法辅导的实际情况,在班级之下,让家离的近的同学三五成群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放学后集中到一个同学家每天花40-60分钟集体学习英语。这样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促进,共同学习。英语学的好的还可以带动后进,甚至小组可以通过共享点读机之类的学习用具,实现贫困农村家庭的“共享经济”。
5. 第五种修炼,利用新技术、新工具,实现全员参与的系统化英语教学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针对“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孩子缺少鼓励,父母也无法掌握孩子的学习信息的问题,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实时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发到群里,使家长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由教师引导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予以表扬,再由教师将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在班级予以宣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构建出了“教师 家长 学生”全员参与的系统化英语教学模式。
以上就是笔者对英语教学在农村薄弱学校中的一些见解。笔者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勇于创新,对症下药,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農村英语教育的明天会变得更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高新区麻启营学校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