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微课设计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题目】


  鲜明的意象,优美的意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思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内容纯净、意境优美的现代诗歌,这是一首对爱的颂歌,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集中体现了林徽因诗歌的语言艺术。这节微课,从理解诗歌的典型意象入手,分析意象的特点,感受诗人通过这些鲜明的意象营造出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富有特色的意象,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和美好的祝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林徽因诗歌中洋溢的浓郁的唯美倾向,体会女性特有的柔美和浪漫。
  感悟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祝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富有特色的意象,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和美好的祝福。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林徽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她在诸多领域成绩斐然。林徽因身上的标签有:中国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她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从容。林徽因的每篇作品都凝结着她灵动的思绪和满腹的才华,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清新淡雅,尤其在意象的运用上别具一格,今天,这节微课重点学习诗人巧妙运用典型意象,抒发内心浓厚真情。(幻灯片展示)
  二、教学过程
  (播放幻灯片一)
  意象:“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播放幻灯片二)
  思考问题一: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播放幻灯片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播放幻灯片四)
  诗作首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四月天”是一个总的春天的意象,是诗人歌咏的“你”的化身,代表着爱、温暖和希望;同时这“四月天”又不是虚指的,而是由四月的软风、烟云、艳光、细雨、百花、绿芽、白莲、圆月、燕子等一组具体的意象营造出来的。
  教师:林徽因善于巧妙地捕捉意象,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流露出轻柔灵秀、清丽雅致之美。她写爱,居然用“人间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人间的四月天,阳光明媚,清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啼鸣。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呈现无遗。因此,用四月天来写爱,最为妥帖,也最为真挚感人。
  (播放幻灯片五)
  思考问题二:这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播放幻灯片六)
  1.富有灵感、梦幻、温暖
  教师:这些意象带有鲜明的四月的特征,营造出春光风舞、云烟星语、雪后嫩绿、花开燕来的美好画面,读者好像置身在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的浓浓春意中,享受着春的“爱”和“暖”,这是在写自然。
  (播放幻灯片七)
  2.充满着新意: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其他文献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认为,诗歌代表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诗歌有着短小精悍的形式和形象含蓄的语言,能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展现出社会生活。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不少诗歌。笔者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回归诗性,找到能提升诗歌教学适切性的方法,這样就能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适切性是罗杰斯对于课程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他认为学习的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联系,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
<正>为了降低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招募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输血传播梅毒(TP)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现对青岛地区2011—20
少数民族地区人居环境的改造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居住及景观美化、促进其相关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露天矿生产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建议国家早日作出在露天矿山设计大纲中增添通风防尘技术设计专篇的立法决定。 Open-air mine product
效率最大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本追求,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基本的实践活动,必须考虑“投入”与“产出”这一基本的“效率”问题。早在1979年,吕叔湘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之所以具有石破天惊之效,就是因为切中了语文教学的症结,而且,这个问题至今依然是语文教学一个难以治疗的“症结”,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那么,如何能够提
学生: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雨花实验中学高三163班  时间:2019年7月15日  作课缘由:2019年长沙市雨花区暑期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一、课堂导入——经典之“常读常新”  师:班长在哪儿?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班吧,如果现在要你给你们班制作一个名片的话,你会用什么关键词来介绍你们班?  班长:团结。  师:团结。很好。然后名片底下还要告诉大家,你们是明德雨花实验中学的什么班?  班
从3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C),其余采用多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至力竭建造运动疲劳模型,选其中成功的10只为疲劳组(P).力竭后即刻在深麻醉下,从腹主动脉取血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