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会展旅游》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展开分析,强调学生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的实时完善,将更多的教学管理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体系建构与社会发展现实的契合方面。与此同时,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组织并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高校《会展旅游》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提出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会展旅游;能力培养;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现代旅游业也得到了异常繁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一段时期内第三服务产业,超大比例的产业发展均是围绕着旅游产业来展开。与此同时,作为新型产业与新发展领域,旅游人才的紧缺成为了当下问题所在。当然,旅游人才的紧缺并非是指专业内从业者数量方面,也是真正与新时代新经济形势相契合的专业性人才。以会展旅游专业人才,该领域的人才就比较奇缺。对此,包括本校在内,近几年不少高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从结果上来看,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已经呈现为多元发展趋势。
1 《会展旅游》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本部分,笔者简单结合本院教学实际,就先前几年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管理不足之处,以及需要遵从改进的地方,归纳如下:
首先,《会展旅游》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通俗点来理解,虽然该课程比较侧重于局部方面,但作为今后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理应朝着综合方向上去培养。因为未来的社会、未来的时代的变幻莫测的。对此,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会展旅游课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适当优化调整。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多还是要加强学生们的旅游基础知识的配置。如此以来,可培养出能够全局适合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奖励旅游等会展旅游产业领域的人才。
其次,《会展旅游》在教学内容编排上缺乏一定的实用性。正如上述所言,市场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社会持续发展,新科技更新加快。换言之,无论是教育、文化、政治、产业创新、科技等各个领域,它们正如同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会越来越快。故此,对于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会展旅游属于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专业内人才要具有尽可能多的技能。相对而言,尽管近些年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一再强调这些,可是实际实践中依然很难落实下去。因而,我们也看到了,会展旅游教育仍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们相关实用技能显得很薄弱。用界内的评价来形容,即专业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
综上,加快改进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笔者以为,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尽量多的时间去投入到实际操作中。
2 会展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关于近几年会展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前文中也简要阐述分析过了。不仅是本校,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会展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其应用性比较强,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也比较高。
如上,会展旅游人才是能够服务且胜任各种类型国际展开会、运动会、博览会、招商会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来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向加快,无论是东部沿海省市地区,还是内部中西部地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贸易往来将会变得更加频繁。与此同时,随着商贸活动的增多,相应的观光旅游规模也会持续扩大。基于此,无论是在产业技术合作方面,还是在旅游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方面,均急需一大批会展旅游人才来参与进来。
详见下表1,结合当前实际,就今后会展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类型,简要概况如下:
结合前文表述以及表1分析来看,基本可以得知,现阶段我国国内会展旅游人才匮乏。不过,预计在未来几年间,市场从业者将会呈现出多元发展。故此,相应的各院校对于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塑造,也势必会转变策略。与此同时,与社会上诸多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相比,高校在培养会展旅游人才层面,具有资源和生源双重优势。
3 立足市场需求 优化教学组织
通过多番探讨分析,再次加深了认识。总体来讲,会展旅游专业肩负着培养会展旅游合格人才的重任。对于各高校,尤其是本校在先前几年存留的弊端,也比较显现。有教育观念层面、有教学方式转变滞后方面,也有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以及教材本身的落后性等。基于此,笔者以为,应当遵从一个核心切入点,即拓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首先,开发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训教材。众所周知,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更加直接一点来概况,即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工具。纵观近十年间,中小学课程改革、高校课程改革等,均是围绕此来展开,因为对于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都需要通过课程教材来实现、来保证。
然而,该层面的问题和建设不足,前文中也已经提及到了。由于现有的会展旅游教材大部分停留在专业知识传授,所以在实训教材领域尚是一片空白。对此,笔者以为。找寻定位,明确课程教材的“职责和任务”,突出教材应服务于会展旅游的职业岗位。通俗点来理解,就是切近社会发展现实,与时俱进;遵从市场发展规律,理论结合实践。在设计上,理论知识需要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来编写,细化+简化知识体系,最大限度体现出教材本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到教学实际中的可操作性。
其次,优化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具体来讲,通过加强交流渠道,来优化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指内部课堂与外部市场、学校与企业、虚拟理论世界与外部社会实践等。当然,中心点在于与市场接轨,与社会发展协同。因为我们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而关于人才的要求,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故此,加快多元交流互通,可有效促进本专业教学走向正轨,最大限度减少盲目性,并增加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再次保证课程设置与内容编排的科学合理性。
參考文献:
[1]胡平.会展旅游概论[M].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2]刘敏,刘爱利.应用型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会展旅游》课程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6(3):66-72.
[3]杨铭德,刘松萍.基于需求导向的会展实践教学设计[J].学理论, 2012(9):156-157.
[4]郝庆智.会展管理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 2013(23):56-57.
关键词: 会展旅游;能力培养;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现代旅游业也得到了异常繁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一段时期内第三服务产业,超大比例的产业发展均是围绕着旅游产业来展开。与此同时,作为新型产业与新发展领域,旅游人才的紧缺成为了当下问题所在。当然,旅游人才的紧缺并非是指专业内从业者数量方面,也是真正与新时代新经济形势相契合的专业性人才。以会展旅游专业人才,该领域的人才就比较奇缺。对此,包括本校在内,近几年不少高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从结果上来看,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已经呈现为多元发展趋势。
1 《会展旅游》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本部分,笔者简单结合本院教学实际,就先前几年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管理不足之处,以及需要遵从改进的地方,归纳如下:
首先,《会展旅游》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通俗点来理解,虽然该课程比较侧重于局部方面,但作为今后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理应朝着综合方向上去培养。因为未来的社会、未来的时代的变幻莫测的。对此,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会展旅游课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适当优化调整。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多还是要加强学生们的旅游基础知识的配置。如此以来,可培养出能够全局适合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奖励旅游等会展旅游产业领域的人才。
其次,《会展旅游》在教学内容编排上缺乏一定的实用性。正如上述所言,市场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社会持续发展,新科技更新加快。换言之,无论是教育、文化、政治、产业创新、科技等各个领域,它们正如同我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会越来越快。故此,对于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会展旅游属于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专业内人才要具有尽可能多的技能。相对而言,尽管近些年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一再强调这些,可是实际实践中依然很难落实下去。因而,我们也看到了,会展旅游教育仍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们相关实用技能显得很薄弱。用界内的评价来形容,即专业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
综上,加快改进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笔者以为,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尽量多的时间去投入到实际操作中。
2 会展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关于近几年会展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前文中也简要阐述分析过了。不仅是本校,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会展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其应用性比较强,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也比较高。
如上,会展旅游人才是能够服务且胜任各种类型国际展开会、运动会、博览会、招商会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来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向加快,无论是东部沿海省市地区,还是内部中西部地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贸易往来将会变得更加频繁。与此同时,随着商贸活动的增多,相应的观光旅游规模也会持续扩大。基于此,无论是在产业技术合作方面,还是在旅游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方面,均急需一大批会展旅游人才来参与进来。
详见下表1,结合当前实际,就今后会展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类型,简要概况如下:
结合前文表述以及表1分析来看,基本可以得知,现阶段我国国内会展旅游人才匮乏。不过,预计在未来几年间,市场从业者将会呈现出多元发展。故此,相应的各院校对于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塑造,也势必会转变策略。与此同时,与社会上诸多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相比,高校在培养会展旅游人才层面,具有资源和生源双重优势。
3 立足市场需求 优化教学组织
通过多番探讨分析,再次加深了认识。总体来讲,会展旅游专业肩负着培养会展旅游合格人才的重任。对于各高校,尤其是本校在先前几年存留的弊端,也比较显现。有教育观念层面、有教学方式转变滞后方面,也有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以及教材本身的落后性等。基于此,笔者以为,应当遵从一个核心切入点,即拓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首先,开发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训教材。众所周知,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更加直接一点来概况,即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工具。纵观近十年间,中小学课程改革、高校课程改革等,均是围绕此来展开,因为对于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都需要通过课程教材来实现、来保证。
然而,该层面的问题和建设不足,前文中也已经提及到了。由于现有的会展旅游教材大部分停留在专业知识传授,所以在实训教材领域尚是一片空白。对此,笔者以为。找寻定位,明确课程教材的“职责和任务”,突出教材应服务于会展旅游的职业岗位。通俗点来理解,就是切近社会发展现实,与时俱进;遵从市场发展规律,理论结合实践。在设计上,理论知识需要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来编写,细化+简化知识体系,最大限度体现出教材本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到教学实际中的可操作性。
其次,优化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具体来讲,通过加强交流渠道,来优化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指内部课堂与外部市场、学校与企业、虚拟理论世界与外部社会实践等。当然,中心点在于与市场接轨,与社会发展协同。因为我们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而关于人才的要求,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故此,加快多元交流互通,可有效促进本专业教学走向正轨,最大限度减少盲目性,并增加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再次保证课程设置与内容编排的科学合理性。
參考文献:
[1]胡平.会展旅游概论[M].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2]刘敏,刘爱利.应用型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会展旅游》课程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6(3):66-72.
[3]杨铭德,刘松萍.基于需求导向的会展实践教学设计[J].学理论, 2012(9):156-157.
[4]郝庆智.会展管理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 2013(2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