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
我走出家门,来到不远处的一片荒地上。白天这里荒草丛生,没想到到了夜晚,有了月光的笼罩,竟生出了一丝静谧的美。
我静躺在草丛里,听着清风徐徐拂过杂草的声音,窸窸窣窣、温温柔柔。不远处隐隐传来蟋蟀们的歌唱,我竟差点枕着这歌声睡着了。
无边夜色里,除了我,不再有第二个人出现,于是我躺在草地上,轻轻吟唱起了小时候外婆教给我的童谣。
如此的惬意,使我劳碌了一天的灵魂,终于得以解放。
我想起了我的钢琴老师,她恰巧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举手投足间,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淡雅。印象里,我似乎从未见过她去人多的地方,像个不问世事的圣贤。
我曾不解地问她:“为何您不去人多的地方呢?那里既热闹又繁华,不好么?”
她莞尔一笑,说:“我这个人啊,清静惯了,过于喧哗的地方,反而不适合我。我喜欢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独自坐下,拿出一本书,静静品读,快活自得,这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吗?”
所以,她极少参加聚会,即使参加,也总是匆匆离去;她不屑于凑热闹,往往越是人群聚集之地,越难以寻到她的身影;就连超市、菜市场,她也很少光顾。然而,看似清高的她却是非常平易近人,她总是微笑着,不曾对任何人动怒,所以成为我心中最为尊敬的人。
儿时的我从老师身上领悟到:所谓的独处,并不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方式,优雅而洒脱。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在《论独处》中写过:“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独处而心静,故获之以自由。
我们生于这个繁忙的时代,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广的交际范围,在充实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常常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疲惫。不妨静下心来,来到一处只有自己的地方,选择独处,给自己的灵魂放一场假。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八·10班)
模拟评分:47分
评分理由:小作者为自己预设了一个“独处”的情境:月光静谧、清风徐徐、杂草窸窣、蟋蟀低吟,再加之一系列叠词的使用,极富灵动诗意之美,难怪小作者竟然“差点枕着这歌声睡着了”。
小作者于“今夜”的“独处”中,联想到自己钢琴老师的“独处”,并借事说理,以钢琴老师喜欢清静,拿着书,静静品读,说明“独处,并不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方式,優雅而洒脱”的道理。篇末引用叔本华的理论,更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显示出小作者较大的阅读量。
不过,作文没有体现出“非常迫切”之感,有些遗憾。
我走出家门,来到不远处的一片荒地上。白天这里荒草丛生,没想到到了夜晚,有了月光的笼罩,竟生出了一丝静谧的美。
我静躺在草丛里,听着清风徐徐拂过杂草的声音,窸窸窣窣、温温柔柔。不远处隐隐传来蟋蟀们的歌唱,我竟差点枕着这歌声睡着了。
无边夜色里,除了我,不再有第二个人出现,于是我躺在草地上,轻轻吟唱起了小时候外婆教给我的童谣。
如此的惬意,使我劳碌了一天的灵魂,终于得以解放。
我想起了我的钢琴老师,她恰巧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举手投足间,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淡雅。印象里,我似乎从未见过她去人多的地方,像个不问世事的圣贤。
我曾不解地问她:“为何您不去人多的地方呢?那里既热闹又繁华,不好么?”
她莞尔一笑,说:“我这个人啊,清静惯了,过于喧哗的地方,反而不适合我。我喜欢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独自坐下,拿出一本书,静静品读,快活自得,这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吗?”
所以,她极少参加聚会,即使参加,也总是匆匆离去;她不屑于凑热闹,往往越是人群聚集之地,越难以寻到她的身影;就连超市、菜市场,她也很少光顾。然而,看似清高的她却是非常平易近人,她总是微笑着,不曾对任何人动怒,所以成为我心中最为尊敬的人。
儿时的我从老师身上领悟到:所谓的独处,并不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方式,优雅而洒脱。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在《论独处》中写过:“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独处而心静,故获之以自由。
我们生于这个繁忙的时代,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广的交际范围,在充实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常常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疲惫。不妨静下心来,来到一处只有自己的地方,选择独处,给自己的灵魂放一场假。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八·10班)
模拟评分:47分
评分理由:小作者为自己预设了一个“独处”的情境:月光静谧、清风徐徐、杂草窸窣、蟋蟀低吟,再加之一系列叠词的使用,极富灵动诗意之美,难怪小作者竟然“差点枕着这歌声睡着了”。
小作者于“今夜”的“独处”中,联想到自己钢琴老师的“独处”,并借事说理,以钢琴老师喜欢清静,拿着书,静静品读,说明“独处,并不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方式,優雅而洒脱”的道理。篇末引用叔本华的理论,更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显示出小作者较大的阅读量。
不过,作文没有体现出“非常迫切”之感,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