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梨花大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从原始的、个体的自由式演唱到传承的集体团队演出,其成长、发展规律同其他戏曲艺术一样,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到繁、从幼稚到成熟、逐步完善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威县;梨花大鼓;沿革
【中图分类号】J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79-01
一、梨花大鼓的萌芽
梨花大鼓产生的年代约在明朝中叶,初期由业余演唱,逐渐演变成民间艺人的流动演唱。因梨花大鼓生成于农村,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反映百姓的思想感情,就成了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新兴艺术。这一时期,是梨花大鼓孕育、草创、成型的阶段。
二、梨花大鼓的发展
清初,明末遗民鼓词作家诗人贾凫西,不愿任清廷官吏,称病告休闭门著书立说,运用鼓词形式写了《木皮散人鼓词》,这部书从中国的三皇五帝一直说到明末崇祯缢死煤山,他端坐集市击鼓演唱,嬉笑怒骂,寄亡国之激愤。由此可见,梨花大鼓到了清初,已有了专门的创作性作品,距今有400余年。
20世纪20年代后,是梨花大鼓迅速发展时期。鲁西北和冀南地域相连,这种艺术形式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传入了河北南部的清河、威县一带。当时有成批梨花大鼓艺人进入清河、临西、威县一带,与当地梨花大鼓艺人融合在一起,使梨花大鼓在威县扎下根,又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这一时期的梨花大鼓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提高和创新,而且队伍上也有了飞速的壮大和发展,培育出一批批让人耳熟能详的“头牌大家”。山东出现了如: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郭大妮等演员;在河北的清河、威县一带,则出现了陈立江、大白苓、李长禄、于长禄、万人迷等人。他们高超的演出技艺,在广大群众中享有盛名。大鼓呈现出名家辈出、群芳争秀、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随着郭老彬、魏金凤、王金秀、刘金榜、穆大爱等人的崛起,威县梨花大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艺术风格上各有不同,都是名噪一时的演员。郭老彬是有名的铜嗓子,他嗓音嘹亮而甜润,唱腔字正腔圆,刻画人物细腻生动,表演幽默,台风潇洒,自成一家。穆大爱就是他的亲授高徒,广大群众说得好:“宁自吃糠咽菜,也不能不听穆大爱”。魏金凤是有名的“盖直隶”、“盖京南”。她的女儿魏莲香(艺名七岁红)、儿子魏忠欣在她的指导下,都成了名扬遐迩的演员。
三、梨花大鼓的成熟
20世纪40年代,随着梨花大鼓在威县的繁荣发展,表演艺术的日臻成熟,另外受流行地区的语音和革新思想的双重影响,自此以后威县梨花大鼓逐渐演变成了由孙金兰、孙金枝为代表的“南口”和由魏莲香、郭玉琴为代表的“北口”两大流派。
以孙金兰、孙金枝为代表的“南口”是群众传说的梨花调,它的流传范围比较广,影响比较大,流行于鲁西北地区和冀南大部分地区,它的唱腔特点是:唱腔自然,曲调婉转,俗称“倒扒口”唱腔,旋律华丽细腻,节奏为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字字清楚,堪称独特。
以魏莲香、郭玉琴为代表的“北口”,流行于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一带,它的曲调朴实、风格刚健,极重咬字功力,吐字夯实有力,号称“老牛大甩缰”调, 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它的唱腔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曲种所吸收。
两大流派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发展,使其的艺术特点有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因此,在音乐伴奏上,琴师不经切磋就不能默契配合。
四、梨花大鼓的鼎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威县梨花大鼓艺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创作和演出,歌唱新中国,歌唱社会主义建设中热火朝天的动人场景,用心来表达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用艺术来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昂扬斗志。这一阶段,在广大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推陈出新,锐意改革,对一些传统曲目进行了改编,并配合当时国家建设形势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新编曲目,如:《杨家将》、《呼家将》、《精忠报国》、《古城会》、《播火记》、《刘铁嘴智斗张财主》、《赵二保卖粮》等,这些新编曲目无论是表演内容、艺术形式,还是演出阵容、时间及场次,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极大地推动了梨花大鼓的繁荣与发展。其中威县的梨花大鼓更是享誉冀中南一带地区,以威县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为代表的“南口”大鼓几度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孙金枝(艺名大金枝)是孙金梅的小妹,堪称梨花大鼓的后起之秀,她功底厚、造诣深,表演风格朴实细腻,酣畅大方,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称,为我省著名的梨花大鼓演员。她多次参加省、地文艺会演,施展技艺。一九五八年曾参加全国第一次曲艺会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的爆发,全国曲艺界很多人参加了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斗争,在天门广场留下很多战斗性极强的曲艺作品。孙金枝与广大曲艺工作者一道,怀着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四人帮”的仇恨,她与县文化馆的同志合作共同创编了著名的鼓书段子《广场思亲》。该书段通过不断演出,立刻红遍威县周边十几个县市,后来参加了省、市、县文艺汇演,又被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获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广场思亲》的演出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缅怀人民的好总理,更加无比憎恨“四人帮”,当时听书的观众的情绪激荡空前,社会响应极其强烈,宣传效果相当显著,受到了县政府及人民群众地高度评价。
五、梨花大鼓的衰落
“文革”期间,十年浩劫对我国的文化艺术的摧残达到了极点,其损失不可估量。这一阶段威县的梨花大鼓虽然正处在日臻成熟时期,但是由于受当时政治形势诸多因素影响,致使梨花大鼓的演出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甚至烙上了“极左”路线的印痕,因此,它带来的社会价值也有所不同。大批历史传统书目如《包公案》、《杨家将》、《西厢记》等逐渐淡出了说书场子,专业或民间的大鼓演出团体也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样板戏书目,或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小段子,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受众影响效果欠佳,可以这样说,十年动乱使曲艺界元气大伤,受到损失也极其惨重,是一个最暗淡无光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威县梨花大鼓各种性质的演出团体受到了很大冲击,很多人被迫改行转业,其中有些年老多病的曲艺工作者,生活无依无靠,境况及其窘迫悲凉。如著名梨花大鼓表演艺术家孙金枝,在“极左”路线的迫害下,威县梨花大鼓曲艺团被解散,她被遣散回家接受劳动改造。当地农民不仅喜欢梨花大鼓,而且更加喜欢自己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她在接受劳动改造期间学会了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还被乡亲们信任地选为生产队长,村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大嫂子队长”。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促进梨花大鼓复苏,威县、广宗县和山东宁津县均邀请孙金枝举办梨花大鼓讲习班,培养新人,但收效甚微,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孙金枝去世后,梨花大鼓在冀南几成绝响。
科研立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30336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HB13YS007。
【关键词】威县;梨花大鼓;沿革
【中图分类号】J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79-01
一、梨花大鼓的萌芽
梨花大鼓产生的年代约在明朝中叶,初期由业余演唱,逐渐演变成民间艺人的流动演唱。因梨花大鼓生成于农村,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反映百姓的思想感情,就成了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新兴艺术。这一时期,是梨花大鼓孕育、草创、成型的阶段。
二、梨花大鼓的发展
清初,明末遗民鼓词作家诗人贾凫西,不愿任清廷官吏,称病告休闭门著书立说,运用鼓词形式写了《木皮散人鼓词》,这部书从中国的三皇五帝一直说到明末崇祯缢死煤山,他端坐集市击鼓演唱,嬉笑怒骂,寄亡国之激愤。由此可见,梨花大鼓到了清初,已有了专门的创作性作品,距今有400余年。
20世纪20年代后,是梨花大鼓迅速发展时期。鲁西北和冀南地域相连,这种艺术形式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传入了河北南部的清河、威县一带。当时有成批梨花大鼓艺人进入清河、临西、威县一带,与当地梨花大鼓艺人融合在一起,使梨花大鼓在威县扎下根,又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这一时期的梨花大鼓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提高和创新,而且队伍上也有了飞速的壮大和发展,培育出一批批让人耳熟能详的“头牌大家”。山东出现了如: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郭大妮等演员;在河北的清河、威县一带,则出现了陈立江、大白苓、李长禄、于长禄、万人迷等人。他们高超的演出技艺,在广大群众中享有盛名。大鼓呈现出名家辈出、群芳争秀、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随着郭老彬、魏金凤、王金秀、刘金榜、穆大爱等人的崛起,威县梨花大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艺术风格上各有不同,都是名噪一时的演员。郭老彬是有名的铜嗓子,他嗓音嘹亮而甜润,唱腔字正腔圆,刻画人物细腻生动,表演幽默,台风潇洒,自成一家。穆大爱就是他的亲授高徒,广大群众说得好:“宁自吃糠咽菜,也不能不听穆大爱”。魏金凤是有名的“盖直隶”、“盖京南”。她的女儿魏莲香(艺名七岁红)、儿子魏忠欣在她的指导下,都成了名扬遐迩的演员。
三、梨花大鼓的成熟
20世纪40年代,随着梨花大鼓在威县的繁荣发展,表演艺术的日臻成熟,另外受流行地区的语音和革新思想的双重影响,自此以后威县梨花大鼓逐渐演变成了由孙金兰、孙金枝为代表的“南口”和由魏莲香、郭玉琴为代表的“北口”两大流派。
以孙金兰、孙金枝为代表的“南口”是群众传说的梨花调,它的流传范围比较广,影响比较大,流行于鲁西北地区和冀南大部分地区,它的唱腔特点是:唱腔自然,曲调婉转,俗称“倒扒口”唱腔,旋律华丽细腻,节奏为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字字清楚,堪称独特。
以魏莲香、郭玉琴为代表的“北口”,流行于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一带,它的曲调朴实、风格刚健,极重咬字功力,吐字夯实有力,号称“老牛大甩缰”调, 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它的唱腔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曲种所吸收。
两大流派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发展,使其的艺术特点有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因此,在音乐伴奏上,琴师不经切磋就不能默契配合。
四、梨花大鼓的鼎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威县梨花大鼓艺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创作和演出,歌唱新中国,歌唱社会主义建设中热火朝天的动人场景,用心来表达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用艺术来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昂扬斗志。这一阶段,在广大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推陈出新,锐意改革,对一些传统曲目进行了改编,并配合当时国家建设形势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新编曲目,如:《杨家将》、《呼家将》、《精忠报国》、《古城会》、《播火记》、《刘铁嘴智斗张财主》、《赵二保卖粮》等,这些新编曲目无论是表演内容、艺术形式,还是演出阵容、时间及场次,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极大地推动了梨花大鼓的繁荣与发展。其中威县的梨花大鼓更是享誉冀中南一带地区,以威县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为代表的“南口”大鼓几度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孙金枝(艺名大金枝)是孙金梅的小妹,堪称梨花大鼓的后起之秀,她功底厚、造诣深,表演风格朴实细腻,酣畅大方,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称,为我省著名的梨花大鼓演员。她多次参加省、地文艺会演,施展技艺。一九五八年曾参加全国第一次曲艺会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的爆发,全国曲艺界很多人参加了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斗争,在天门广场留下很多战斗性极强的曲艺作品。孙金枝与广大曲艺工作者一道,怀着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四人帮”的仇恨,她与县文化馆的同志合作共同创编了著名的鼓书段子《广场思亲》。该书段通过不断演出,立刻红遍威县周边十几个县市,后来参加了省、市、县文艺汇演,又被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获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广场思亲》的演出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缅怀人民的好总理,更加无比憎恨“四人帮”,当时听书的观众的情绪激荡空前,社会响应极其强烈,宣传效果相当显著,受到了县政府及人民群众地高度评价。
五、梨花大鼓的衰落
“文革”期间,十年浩劫对我国的文化艺术的摧残达到了极点,其损失不可估量。这一阶段威县的梨花大鼓虽然正处在日臻成熟时期,但是由于受当时政治形势诸多因素影响,致使梨花大鼓的演出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甚至烙上了“极左”路线的印痕,因此,它带来的社会价值也有所不同。大批历史传统书目如《包公案》、《杨家将》、《西厢记》等逐渐淡出了说书场子,专业或民间的大鼓演出团体也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样板戏书目,或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小段子,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受众影响效果欠佳,可以这样说,十年动乱使曲艺界元气大伤,受到损失也极其惨重,是一个最暗淡无光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威县梨花大鼓各种性质的演出团体受到了很大冲击,很多人被迫改行转业,其中有些年老多病的曲艺工作者,生活无依无靠,境况及其窘迫悲凉。如著名梨花大鼓表演艺术家孙金枝,在“极左”路线的迫害下,威县梨花大鼓曲艺团被解散,她被遣散回家接受劳动改造。当地农民不仅喜欢梨花大鼓,而且更加喜欢自己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她在接受劳动改造期间学会了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还被乡亲们信任地选为生产队长,村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大嫂子队长”。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促进梨花大鼓复苏,威县、广宗县和山东宁津县均邀请孙金枝举办梨花大鼓讲习班,培养新人,但收效甚微,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孙金枝去世后,梨花大鼓在冀南几成绝响。
科研立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30336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HB13Y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