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的吴承恩根据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小说里的唐僧即是玄奘,那么小说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也有历史依据?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洞里一幅900多年前的壁画,给出了答案。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和商贾重镇。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群,就位于这里。东千佛洞和榆林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千佛洞现存洞窟23个,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洞窟壁画著称。其中,开凿于西夏时期的两个洞窟规模最大,被专家称为“西夏二窟”。在这里,专家找到了记录大唐高僧玄奘取经的西夏壁画,一共有6幅。最早的那幅就在第2窟里。
第2窟后穿道东西壁上,各有一幅彩绘的水月观音,技艺精湛,堪称绝品。更为重要的是,这幅壁画中出现了目前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玄奘取经图”,表现了玄奘西行求法时,向观音虔诚膜拜的画面。“水月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壁画主体是端坐的观音,神态自若,周边彩云环绕。画面右下角,是玄奘和徒弟。玄奘面容丰腴,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面向观音,沉静虔诚;而满脸猴气的徒弟,牵着马,手搭涼棚,好奇地眺望着观音,调皮的神态跃然壁上。虽然整幅画面,观音的形象占据了较大部分,唐僧师徒形象相对较小,但从人物衣着,以及马背上看不到装经书的包裹、装经文的木盒等细节判断,壁画描绘的是玄奘取经途中的情景。
专家经过考证后认为,画面描绘的是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件。甘肃省瓜州县文物局原局长李宏伟告诉笔者:“东千佛洞2窟现存两幅‘水月观音’壁画,其中《玄奘取经图》中的玄奘,基本上根据《大唐三藏法师自传》的记载,是真人真事在壁画上的再现,反映的是玄奘取经途中,在瓜州收徒、买马、夜渡葫芦河的场景。”
榆林窟是敦煌洞窟群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窟第3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图》壁画中的《玄奘取经归图》,也是西夏时期的壁画。壁画表现的是玄奘师徒从天竺佛国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从西天返回大唐长安的场景。
在中国甘肃瓜州发现的西夏壁画,多次出现唐僧和猴面徒弟的形象,这是自唐代《大唐西域记》、宋入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后,最早出现的唐僧和孙悟空的绘画艺术形象。明代《西游记》中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描绘,基本上脱胎于西夏壁画的绘画形象,而西夏壁画要比小说《西游记》早300多年。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和商贾重镇。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群,就位于这里。东千佛洞和榆林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千佛洞现存洞窟23个,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洞窟壁画著称。其中,开凿于西夏时期的两个洞窟规模最大,被专家称为“西夏二窟”。在这里,专家找到了记录大唐高僧玄奘取经的西夏壁画,一共有6幅。最早的那幅就在第2窟里。
第2窟后穿道东西壁上,各有一幅彩绘的水月观音,技艺精湛,堪称绝品。更为重要的是,这幅壁画中出现了目前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玄奘取经图”,表现了玄奘西行求法时,向观音虔诚膜拜的画面。“水月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壁画主体是端坐的观音,神态自若,周边彩云环绕。画面右下角,是玄奘和徒弟。玄奘面容丰腴,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面向观音,沉静虔诚;而满脸猴气的徒弟,牵着马,手搭涼棚,好奇地眺望着观音,调皮的神态跃然壁上。虽然整幅画面,观音的形象占据了较大部分,唐僧师徒形象相对较小,但从人物衣着,以及马背上看不到装经书的包裹、装经文的木盒等细节判断,壁画描绘的是玄奘取经途中的情景。
专家经过考证后认为,画面描绘的是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件。甘肃省瓜州县文物局原局长李宏伟告诉笔者:“东千佛洞2窟现存两幅‘水月观音’壁画,其中《玄奘取经图》中的玄奘,基本上根据《大唐三藏法师自传》的记载,是真人真事在壁画上的再现,反映的是玄奘取经途中,在瓜州收徒、买马、夜渡葫芦河的场景。”
榆林窟是敦煌洞窟群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窟第3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图》壁画中的《玄奘取经归图》,也是西夏时期的壁画。壁画表现的是玄奘师徒从天竺佛国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从西天返回大唐长安的场景。
在中国甘肃瓜州发现的西夏壁画,多次出现唐僧和猴面徒弟的形象,这是自唐代《大唐西域记》、宋入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后,最早出现的唐僧和孙悟空的绘画艺术形象。明代《西游记》中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描绘,基本上脱胎于西夏壁画的绘画形象,而西夏壁画要比小说《西游记》早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