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我校首创并实施了“体验式教学”模式。5年来,我校每年暑假组织高中生参加农村义务支教等活动,并将此项活动正式纳入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管理,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给予相应的成绩评价和学分认定。至2014年底,已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四川、青海、江西、河北、山西、湖北的支教活动;完成授课1000多课时;为贫困儿童捐助文具、书籍、电脑等物品约合人民币3万元;整理出版了《北京四中高中学生考察文集》《此岸彼岸》《见微知著》《洗礼》等文集。
◆支教实践培养了学生们健康向上的心智模式
暂短的支教活动,让学生游走在祖国的山河之间,感受中国农村的面貌,体验农村的真实生活,也接触到一些农村现实问题。如:有些地方忽视基础教育,乡村的教育水平与孩子成长需要存在差异;有些乡村存在着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管理失当现象;有些地区环境保护不好,卫生医疗条件欠缺;有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社情民意有了更为真切的感知。
一是在差别境遇中感知自我。2013年高三毕业生董一夫同学,被美国Yale录取后,休假期间回国再一次赴河北支教;林定炆、郭韬、黄千哲、徐佳含等同学,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给他们曾经支教的江西的一所农村小学安装了一间多媒体电脑室。其中,郭韬2015年准备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区域规划专业,就是他在高二支教时定的方向。
二是在现实中确立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信念。2013届学生冯丹在日记中写道:“从我国河北省贫困的平山县支教回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那也是我一辈子的使命:为中国消除贫困。”
三是在角色体验中强化责任意识。江西上饶和平山均为革命老区,生活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但同学们克服了“骄娇”二气,与当地学生同吃同住,积极体验农村劳动,深入家庭走访调查,精心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受到当地老乡和学校老师的称赞。
◆支教实践推进了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支教实践准备工作很繁琐。比如,提前半年对安全、交通,吃住、行程作出确定;与家长多次沟通协商;对实践地考察;设计支教活动内容等,事无巨细。刘长铭校长带领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踩点十多次,行程三千余公里,访问学校近二十所。老师们说,支教的准备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在支教的过程中,许多带队老师增进了对青少年心理过程的理解。王秋寰老师在手记中写道:“支教活动让学生们收获了一份难得的经历……无法忘记,回京后两名学生托我为小学生们寄礼物;无法忽略,为了再去那个地方,有些学生不惜修改了自己将来的求学志愿。我不能预料多少年后会不会还有学生把自己也留下,但是起码我知道他们真正收获的,远非一个普通教师所能想象的。”
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把支教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在实践中把握好正确的践学导向,将支教活动与“中国梦”教育紧密相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少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让每个少年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梦成则中国圆梦”理念的指引下,健康成长,勇敢前行。
◆支教实践培养了学生们健康向上的心智模式
暂短的支教活动,让学生游走在祖国的山河之间,感受中国农村的面貌,体验农村的真实生活,也接触到一些农村现实问题。如:有些地方忽视基础教育,乡村的教育水平与孩子成长需要存在差异;有些乡村存在着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管理失当现象;有些地区环境保护不好,卫生医疗条件欠缺;有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社情民意有了更为真切的感知。
一是在差别境遇中感知自我。2013年高三毕业生董一夫同学,被美国Yale录取后,休假期间回国再一次赴河北支教;林定炆、郭韬、黄千哲、徐佳含等同学,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给他们曾经支教的江西的一所农村小学安装了一间多媒体电脑室。其中,郭韬2015年准备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村区域规划专业,就是他在高二支教时定的方向。
二是在现实中确立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信念。2013届学生冯丹在日记中写道:“从我国河北省贫困的平山县支教回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那也是我一辈子的使命:为中国消除贫困。”
三是在角色体验中强化责任意识。江西上饶和平山均为革命老区,生活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但同学们克服了“骄娇”二气,与当地学生同吃同住,积极体验农村劳动,深入家庭走访调查,精心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受到当地老乡和学校老师的称赞。
◆支教实践推进了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支教实践准备工作很繁琐。比如,提前半年对安全、交通,吃住、行程作出确定;与家长多次沟通协商;对实践地考察;设计支教活动内容等,事无巨细。刘长铭校长带领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踩点十多次,行程三千余公里,访问学校近二十所。老师们说,支教的准备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在支教的过程中,许多带队老师增进了对青少年心理过程的理解。王秋寰老师在手记中写道:“支教活动让学生们收获了一份难得的经历……无法忘记,回京后两名学生托我为小学生们寄礼物;无法忽略,为了再去那个地方,有些学生不惜修改了自己将来的求学志愿。我不能预料多少年后会不会还有学生把自己也留下,但是起码我知道他们真正收获的,远非一个普通教师所能想象的。”
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把支教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在实践中把握好正确的践学导向,将支教活动与“中国梦”教育紧密相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少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让每个少年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梦成则中国圆梦”理念的指引下,健康成长,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