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0例乳腺肿物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乳腺良恶性病变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衰减、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组织弹性成像,最后观察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其数目、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是诊断乳腺疾病的可靠依据。结果:本组良性肿块94例(其中纤维腺瘤88例,导管内乳头瘤3例,脂肪瘤2例,错构瘤1例),符合率为95.7﹪,恶性肿块36例(其中单纯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14例,髓样癌2例,硬癌1例,小叶原位癌1例),符合率为94.4%。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肿物的良、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乳腺肿物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组织弹性成像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2001~2007年住院乳腺肿物患者130例,均为女性,单侧或双侧病变,年龄为15~75岁,平均(40±8.5)岁。恶性肿瘤36例,其中单纯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14例,髓样癌2例,硬癌1例,小叶原位癌1例。良性肿瘤94例,其中纤维腺瘤88例,导管内乳头瘤3例,脂肪瘤2例,错构瘤1例。所有肿物均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
仪器与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7.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首先触诊乳腺有无肿块、肿块的质地及活动度,然后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记录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后方回声、有无钙化、有无浸润,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观测肿物纵横比。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测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在用CDFI观察肿块血流情况,使用Adler在1990年提出的半定量标准进行分析: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肿块内见血流信号呈一条棒状血流,长度小于肿块的1/2;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长度大于肿块的1/2,或见2~3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病灶内见4条以上血管。然后启动PW,将取样容积置于肿块的血管内,调节取样容积大小为1.5mm,矫正角度<60°检测Vmax、PI、RI。测量频谱阻力指数,并用组织弹性成像辅助诊断。
结 果
乳腺肿物二维声像学特点见表1、表2。

讨 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检查,它具有实时动态显像、简单易行、无创伤性等优势。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快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为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不典型乳腺癌的检测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作用越加重要。乳腺良性肿瘤形态多规则,多呈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边界整齐,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腋窝淋巴结无肿大,纵横比大于1。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完整包膜,边界不整齐,呈毛刺状,呈浸润性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见细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皮肤表面呈橘皮样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也可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纵横比<1为诊断标准。多普勒频谱参数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以及肿瘤病灶彩色血流显示率、血流的形态及分布等也曾用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经研究,乳腺的良恶性疾病应从以下多因素进行分析。

边缘形态:一般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则,向外突出,典型的成树根样或蟹足样深入周围乳腺组织,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晕,这与癌组织浸润及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有关;良性肿瘤边界光滑,形态规则,侧缘回声减弱,有完整包膜,肿块周围无组织浸润。因此,低回声肿块周围有不规则强回声晕是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关键。
内部回声:恶性肿瘤内部回声粗细不等,可有强回声或低回声,分布极不均匀。乳腺良性肿瘤内部多为低回声,分布均匀。
钙化:病理上认为,肿瘤细胞坏死后,易导致钙盐沉着,而且坏死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大,故钙化发生率也可以提示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乳腺癌多合并沙粒体钙化,钙化灶<1mm,良性肿瘤一般不合并微小钙化,如有钙化多伴有大的钙化灶。后方伴声影。
后方衰减:肿块后方回声衰减也是临床中常观察的一个指标,可能与病灶的组织特性有关,组织排列致密纤维成份多对声能吸收较强后方可能出现衰减,恶性肿瘤后方多伴有衰减。良性肿瘤后方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显示恶性肿瘤时,常见腋窝淋巴结肿大,多发,多呈圆形或融合结节,淋巴门偏移或变窄,内部呈低回声,未见髓质回声,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周边包膜模糊或有切迹,良性肿瘤一般不合并淋巴结肿大,也可引起反应性肿大的淋巴结,内部回声多类似于正常淋巴结,其内血流信号较少。
研究表明,肿瘤测量值的纵横比及组织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认为纵横比临界值取1为宜,比值越小,其恶性程度越大,比值越大,恶性程度越小。不同组织弹性不同,肿瘤受到外力压迫后组织发生变形的程度不同,其恶性病变,受压变形小,良性病变,受压变形大。组织弹性主要是多普勒速度测量技术、剪切波传播速度测量技术,时域互相关应变测量技术和频谱分析技术。前两种技术采用给组织施加振动激励的方式,主要用于动态测量,反映的是组织的动态弹性特征,后两种技术采用给组织施加静态压缩激励的方式,主要用于静态测量,反应组织的静态弹性特性。 彩色多普勒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基于两者间的血流差异。本研究中表明恶性肿块的新生血管增多、增粗、血供较丰富,而良性肿块的血供相对较少。病理基础恶性肿瘤因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肿瘤,在肿瘤区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并且随着肿瘤的生长会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和增加血管数量,因此,恶性肿瘤大都具有丰富的动脉供血。而良性肿块的微血管形态较单一,管腔细窄,呈条索状或细管状。肿物生长越大,所需要的滋养血管就越多,这些特点为乳腺癌多血流性以及肿瘤内部血流流速加快等提供了病理学基础,但是仅凭血流数量的多少来判断良恶性有时是不够的,应结合考虑血流的部位、形态,来辅助诊断。
综上所述,乳腺良、恶性肿物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方面表现均有差异,通过多方面研究考证,认为肿物形态、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血流、纵横比、弹性成像、腋窝淋巴结等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乳腺肿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92-397.
2 陈立斌,许幼峰,曹涌,陈伟英,朱俊华.超声综合评分诊断乳腺癌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6(11):818-821.
3 刘月洁,张颖,凌广花,李建国.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2):119-122.
4 罗葆明,欧冰,冯霞,周敏,文艳玲.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662-663.
5 陈曼,龚新环,王枫钊.82例恶性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的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12):59-61.
关键词: 乳腺肿物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组织弹性成像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2001~2007年住院乳腺肿物患者130例,均为女性,单侧或双侧病变,年龄为15~75岁,平均(40±8.5)岁。恶性肿瘤36例,其中单纯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14例,髓样癌2例,硬癌1例,小叶原位癌1例。良性肿瘤94例,其中纤维腺瘤88例,导管内乳头瘤3例,脂肪瘤2例,错构瘤1例。所有肿物均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
仪器与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7.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首先触诊乳腺有无肿块、肿块的质地及活动度,然后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记录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后方回声、有无钙化、有无浸润,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观测肿物纵横比。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测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在用CDFI观察肿块血流情况,使用Adler在1990年提出的半定量标准进行分析: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肿块内见血流信号呈一条棒状血流,长度小于肿块的1/2;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长度大于肿块的1/2,或见2~3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病灶内见4条以上血管。然后启动PW,将取样容积置于肿块的血管内,调节取样容积大小为1.5mm,矫正角度<60°检测Vmax、PI、RI。测量频谱阻力指数,并用组织弹性成像辅助诊断。
结 果
乳腺肿物二维声像学特点见表1、表2。

讨 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检查,它具有实时动态显像、简单易行、无创伤性等优势。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快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为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不典型乳腺癌的检测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作用越加重要。乳腺良性肿瘤形态多规则,多呈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边界整齐,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腋窝淋巴结无肿大,纵横比大于1。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无完整包膜,边界不整齐,呈毛刺状,呈浸润性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见细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皮肤表面呈橘皮样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也可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纵横比<1为诊断标准。多普勒频谱参数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以及肿瘤病灶彩色血流显示率、血流的形态及分布等也曾用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经研究,乳腺的良恶性疾病应从以下多因素进行分析。

边缘形态:一般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则,向外突出,典型的成树根样或蟹足样深入周围乳腺组织,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晕,这与癌组织浸润及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有关;良性肿瘤边界光滑,形态规则,侧缘回声减弱,有完整包膜,肿块周围无组织浸润。因此,低回声肿块周围有不规则强回声晕是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关键。
内部回声:恶性肿瘤内部回声粗细不等,可有强回声或低回声,分布极不均匀。乳腺良性肿瘤内部多为低回声,分布均匀。
钙化:病理上认为,肿瘤细胞坏死后,易导致钙盐沉着,而且坏死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大,故钙化发生率也可以提示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乳腺癌多合并沙粒体钙化,钙化灶<1mm,良性肿瘤一般不合并微小钙化,如有钙化多伴有大的钙化灶。后方伴声影。
后方衰减:肿块后方回声衰减也是临床中常观察的一个指标,可能与病灶的组织特性有关,组织排列致密纤维成份多对声能吸收较强后方可能出现衰减,恶性肿瘤后方多伴有衰减。良性肿瘤后方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显示恶性肿瘤时,常见腋窝淋巴结肿大,多发,多呈圆形或融合结节,淋巴门偏移或变窄,内部呈低回声,未见髓质回声,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周边包膜模糊或有切迹,良性肿瘤一般不合并淋巴结肿大,也可引起反应性肿大的淋巴结,内部回声多类似于正常淋巴结,其内血流信号较少。
研究表明,肿瘤测量值的纵横比及组织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认为纵横比临界值取1为宜,比值越小,其恶性程度越大,比值越大,恶性程度越小。不同组织弹性不同,肿瘤受到外力压迫后组织发生变形的程度不同,其恶性病变,受压变形小,良性病变,受压变形大。组织弹性主要是多普勒速度测量技术、剪切波传播速度测量技术,时域互相关应变测量技术和频谱分析技术。前两种技术采用给组织施加振动激励的方式,主要用于动态测量,反映的是组织的动态弹性特征,后两种技术采用给组织施加静态压缩激励的方式,主要用于静态测量,反应组织的静态弹性特性。 彩色多普勒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基于两者间的血流差异。本研究中表明恶性肿块的新生血管增多、增粗、血供较丰富,而良性肿块的血供相对较少。病理基础恶性肿瘤因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肿瘤,在肿瘤区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并且随着肿瘤的生长会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和增加血管数量,因此,恶性肿瘤大都具有丰富的动脉供血。而良性肿块的微血管形态较单一,管腔细窄,呈条索状或细管状。肿物生长越大,所需要的滋养血管就越多,这些特点为乳腺癌多血流性以及肿瘤内部血流流速加快等提供了病理学基础,但是仅凭血流数量的多少来判断良恶性有时是不够的,应结合考虑血流的部位、形态,来辅助诊断。
综上所述,乳腺良、恶性肿物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方面表现均有差异,通过多方面研究考证,认为肿物形态、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血流、纵横比、弹性成像、腋窝淋巴结等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乳腺肿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92-397.
2 陈立斌,许幼峰,曹涌,陈伟英,朱俊华.超声综合评分诊断乳腺癌的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6(11):818-821.
3 刘月洁,张颖,凌广花,李建国.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2):119-122.
4 罗葆明,欧冰,冯霞,周敏,文艳玲.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9):662-663.
5 陈曼,龚新环,王枫钊.82例恶性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的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1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