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已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由此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是育人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在此本人谈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宕,有张有弛的流动感,若清新别致,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
  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1、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
  2、善于捕捉思想火花,因势利导激活思维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又一策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开阔,学习质量不是很高,表现在学习上,懒于动脑,可是他们也时而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一智慧的火花,点亮他们智慧的心灯,开启他们思维之扉。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核心还是思维能力。如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第一、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持久的加以训练。
  第二、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能有独到见解的分析判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的思考探究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思维发展的历程在教师这盏智慧之灯的指引下顺利航行。
  三、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钻研和思考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不满足表象,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其方法是:抓住矛盾加以展示。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容易引起思考,无论是文章的主旨,还是结构安排,或是细节描写只要抓住课文的本身矛盾,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学习《孔乙己》时,教师提出“孔乙己既穿长衫为何站者喝酒?既穷为何穿长衫?”这一问挑起矛盾,学生思想产生碰撞,陷入了积极思考,经过讨论,学生明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一笔,实乃用心良苦,浓缩了孔乙己整个精神世界和社会处境。
  总之,读书学习贵在思索探究,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 、再从有疑 到无疑的反复递进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在的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学习古诗文,因为古诗文在生活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同现代语体文都存在着时代的差异,这就成为现在的学生对古诗文厌学的一个原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初中古诗文朗诵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学习古诗文的意义  古诗文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开启传统文化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口口传诵,教育了一
期刊
尺度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深入思考,就容易陷入考场议论文的窠臼。三位作者的文章都比较有新意。杜琳同学在文章的开头创设了一个既具体又虚化的场景,借“我”之手,拾得河中一信,由此形成文章的主体——苏格拉底向普罗泰戈拉表达和请教对“尺度”的哲学思考。文章构思很有创意,思考有深度,足见作者丰厚的阅读积累,不足之处在于语言还不够精炼,打99分。刘尧同学由《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待不同妖精的态度引发思考,进而
期刊
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思维,而且可以先声夺人,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感,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导语设计一定避免平淡无奇,要丰富多彩,下面对几年的教学积累做如下浅析。  一、导语要有激励性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通
期刊
从我与学生的交往当中,深切感受到农村低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与个性特点。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却又意志力差;喜欢模仿,喜欢攀比,表现欲强;思维简单直白,有时候答非所问,甚至不理解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交流能力有限,有时甚至无法组成完整的话,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千言万语只在心中,却无法说出口”,因此有时会很着急,甚至是说不出话;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交际能力也较差。
期刊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虽然现在流行着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能真正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却是很少。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打破常规模式教学,摒弃“旧语文教学”,只有老师创新了,学生才会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寻求适合学生的“新语文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  一、在课堂上构建广阔蓝天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
期刊
一次的偶然的机会听到“舍得”一词,乃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得到有舍取。  如果改革就是为了消除旧有体系中不合理的因素而要建立适合当今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全新体系,这无疑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得与失”的阵痛。一方面教师对已经熟识的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已经驾轻就熟,使得顺手。会形成强大的习惯势力难以纠正,说白了就是不理解新的改革到底要走向何
期刊
因为我是一名体育老师,在同事眼中,感觉体育老师不教文化课,与学生缺少交流的机会,又怎么能当好班主任呢?  事实恰恰相反,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精神过于紧张、压抑,很想通过某种方式释放一下,而体育课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与文化课的区别在于:文化课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交流仅限于语言方面,即便有老师提问,由于
期刊
爱满天下是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奉行的人格教育的出发点,言传身教是陶先生毕生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教书育人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既是无声的,又是无限的,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实践证明:教师的个人修养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成长和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努力去做到以下几点:  一、氛围熏陶,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感染力  
期刊
《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很多老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这个提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它。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学生的习作明显缺乏生活基础,素材老套,内容苍白俗套,缺乏真情实感。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回归本原。  一、拓展视
期刊
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下,怎样搞好阅读教学呢?  一、改变观念,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