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姥姥
2007年2月15日凌晨,姥姥走了,走时头脑完全清醒。
姥姥1924年生,兰州人,育有三女四子。近几年姐姐和我时常怀念兰州五泉山山脚下的老院子,那是留着我们童年记忆的地方。20多年前城市改造,这片老城区要拆迁,姥姥家是那条巷子中最早搬离的人家之一。谁不眷念自己的家园!姥姥一生的欢乐悲伤都留在了这里,年老时却要另寻栖身之地。巷子快拆完时,我到过那里,看着空空的院子,觉得美好的童年、少年时光也随之永远消散了。
妈妈告诉我,姥姥家以前经商,抗战时家中店铺被日本飞机扔的炸弹烧光了。姥姥是家里的独女,所以有机会上学,后来做过教师、美工师、会计等等。姥姥好强,干活没得说。
妈妈是家中老大,常提起1960年代。那时家家户户饿肚子,姥爷在物资局工作,工资还可以,却不足以维持多子女大家庭的生计。姥姥夜以继日地刻蜡板,换来的钱买高价粮食高价油。妈妈说她很多次半夜醒来看见姥姥伏案刻蜡板的身影。姥姥还几次让妈妈拿家里存的银元、金条去银行换钱回来,买蔬菜、清油、猪肉、鸡蛋。妈妈经常是心惊胆战地去的,但那个特殊时期,全家9口人没有一人浮肿。
停泊在我脑海中的儿时记忆似乎多与食物和玩耍有关。1970年代末,姥姥退休。1980年代初,物质供给还很匮乏,但比以前好多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大年初二,20多口人齐聚姥姥家。小孩们兴奋地喊着闹着,大人们边笑边呵斥着。丰盛的宴席摆了大小两桌,荤素搭配得很好。这都是姥爷提前几周备下料,姥姥和妈妈、姨姨当天一道道做出来的。中午,劳累了半天的姥姥从厨房出来,略带疲惫的脸上露着微笑,举杯为新年祝词。
正月十五,大家又齐聚姥姥家,她为我们这些孙子孙女做的灯笼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现在工业化生产的相比,姥姥做的灯笼精致又温馨。冬夜幽长的巷道里,我们七八个孩子打着五颜六色的宫灯、荷花灯、动物嬉闹。谁说人间没有天使精灵?那个时刻我们都是。
1980年代中期,有一年几个月没见着姥姥。妈妈说姥姥出远门去散心了。姥姥一辈子的心病是小舅。小舅从小被吓出了病,一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为他操碎了心,带着他四处看病,西医、中药都试了,终久没有治好。现在外出旅游是很平常的事了,但在那个年代,一个60来岁的老人独自外出排解内心的痛苦,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那一趟,姥姥跑了大半个中国,家人不断收到姥姥报平安的挂号信和电报。有时我想,姥姥在火车上、汽车上,看着眼前掠过的景物,不知心里好受些了没有。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却没人能分担。后来,我常向姥姥提起这段旅行,说别人还不知自助旅为何物时,您已经上路了,太超前了。姥姥微微一笑,却并不说什么。
有次我拿出扑克牌和她玩,说让她许个愿看能不能实现。我那时太傻,看扑克牌显示的是不成功,还是傻傻地说了出来。姥姥眼里闪过一丝痛楚,我立刻改口说这是迷信,不准,但为时已晚。
姥姥毛笔字写得好,在印刷厂门市部工作时,经常有买花圈的人请她写挽联。姐姐的宝宝满月时,她用中楷在绢纸上写了一首打油诗送他们,那是2005年5月,她还能参加曾外孙的满月席,送银手镯给他,拉着姐姐的手说,“多好啊。”
姐姐小时候胆小怯懦,常被小朋友弄哭。姥姥曾教她:“毛主席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姥姥对7个儿女一视同仁,近年常把自己存的金条拿出来打成戒指,每家均分,给儿子儿媳几个,就给女儿女婿几个。她给我们孙子辈(10个孙子孙女)准备的结婚礼物是每人一个戒指。
日子过得飞快,我像城里的很多孩子一样,上学,工作,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姥姥的年岁越来越大,我们相聚的次数日渐稀少。9年前姥爷离开了我们。6年前小舅去世了。再后来我离开故乡来到北京,每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过着和他们一样忙碌的生活。这几年老家只有姥姥了,妈妈和姨姨、舅舅们住房条件都不错,都想接她到自己家住。姥姥不肯去,儿女们也都五六十岁了,她不愿拖累他们的生活,只是让他们轮流去家里做做饭、唠唠家常。
2007年1月,姥姥住院了。过年回家爸爸带我直奔医院。“姥姥!”我喊了一声,她寻声抬头茫然地看了一眼,而后一束火花在她眼中跳跃。她温暖的双手握着我冰凉的手。在这之前姥姥已经被抢救了多次。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越来越差,姥姥预感到自己不行了,坚持要回家。回家第4天,农历大年三十,凌晨5点多电话铃响了,小姨打来的,说姥姥不太行了。爸妈急忙赶去,还是没有赶上。其实姥姥夜里两点就不行了,却不让小姨告诉妈妈,说妈妈身体不好,怕惊着她。小姨眼睁睁看着姥姥的身体从头到脚慢慢凉了。
我清楚地记得上山开追悼会那天天空中飘着点点雪花。亲爱的姥姥,坚强、隐忍地过了一辈子,在天堂终于能享有她永远的平静了吧。
2007年2月15日凌晨,姥姥走了,走时头脑完全清醒。
姥姥1924年生,兰州人,育有三女四子。近几年姐姐和我时常怀念兰州五泉山山脚下的老院子,那是留着我们童年记忆的地方。20多年前城市改造,这片老城区要拆迁,姥姥家是那条巷子中最早搬离的人家之一。谁不眷念自己的家园!姥姥一生的欢乐悲伤都留在了这里,年老时却要另寻栖身之地。巷子快拆完时,我到过那里,看着空空的院子,觉得美好的童年、少年时光也随之永远消散了。
妈妈告诉我,姥姥家以前经商,抗战时家中店铺被日本飞机扔的炸弹烧光了。姥姥是家里的独女,所以有机会上学,后来做过教师、美工师、会计等等。姥姥好强,干活没得说。
妈妈是家中老大,常提起1960年代。那时家家户户饿肚子,姥爷在物资局工作,工资还可以,却不足以维持多子女大家庭的生计。姥姥夜以继日地刻蜡板,换来的钱买高价粮食高价油。妈妈说她很多次半夜醒来看见姥姥伏案刻蜡板的身影。姥姥还几次让妈妈拿家里存的银元、金条去银行换钱回来,买蔬菜、清油、猪肉、鸡蛋。妈妈经常是心惊胆战地去的,但那个特殊时期,全家9口人没有一人浮肿。
停泊在我脑海中的儿时记忆似乎多与食物和玩耍有关。1970年代末,姥姥退休。1980年代初,物质供给还很匮乏,但比以前好多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大年初二,20多口人齐聚姥姥家。小孩们兴奋地喊着闹着,大人们边笑边呵斥着。丰盛的宴席摆了大小两桌,荤素搭配得很好。这都是姥爷提前几周备下料,姥姥和妈妈、姨姨当天一道道做出来的。中午,劳累了半天的姥姥从厨房出来,略带疲惫的脸上露着微笑,举杯为新年祝词。
正月十五,大家又齐聚姥姥家,她为我们这些孙子孙女做的灯笼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现在工业化生产的相比,姥姥做的灯笼精致又温馨。冬夜幽长的巷道里,我们七八个孩子打着五颜六色的宫灯、荷花灯、动物嬉闹。谁说人间没有天使精灵?那个时刻我们都是。
1980年代中期,有一年几个月没见着姥姥。妈妈说姥姥出远门去散心了。姥姥一辈子的心病是小舅。小舅从小被吓出了病,一直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为他操碎了心,带着他四处看病,西医、中药都试了,终久没有治好。现在外出旅游是很平常的事了,但在那个年代,一个60来岁的老人独自外出排解内心的痛苦,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那一趟,姥姥跑了大半个中国,家人不断收到姥姥报平安的挂号信和电报。有时我想,姥姥在火车上、汽车上,看着眼前掠过的景物,不知心里好受些了没有。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却没人能分担。后来,我常向姥姥提起这段旅行,说别人还不知自助旅为何物时,您已经上路了,太超前了。姥姥微微一笑,却并不说什么。
有次我拿出扑克牌和她玩,说让她许个愿看能不能实现。我那时太傻,看扑克牌显示的是不成功,还是傻傻地说了出来。姥姥眼里闪过一丝痛楚,我立刻改口说这是迷信,不准,但为时已晚。
姥姥毛笔字写得好,在印刷厂门市部工作时,经常有买花圈的人请她写挽联。姐姐的宝宝满月时,她用中楷在绢纸上写了一首打油诗送他们,那是2005年5月,她还能参加曾外孙的满月席,送银手镯给他,拉着姐姐的手说,“多好啊。”
姐姐小时候胆小怯懦,常被小朋友弄哭。姥姥曾教她:“毛主席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姥姥对7个儿女一视同仁,近年常把自己存的金条拿出来打成戒指,每家均分,给儿子儿媳几个,就给女儿女婿几个。她给我们孙子辈(10个孙子孙女)准备的结婚礼物是每人一个戒指。
日子过得飞快,我像城里的很多孩子一样,上学,工作,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姥姥的年岁越来越大,我们相聚的次数日渐稀少。9年前姥爷离开了我们。6年前小舅去世了。再后来我离开故乡来到北京,每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过着和他们一样忙碌的生活。这几年老家只有姥姥了,妈妈和姨姨、舅舅们住房条件都不错,都想接她到自己家住。姥姥不肯去,儿女们也都五六十岁了,她不愿拖累他们的生活,只是让他们轮流去家里做做饭、唠唠家常。
2007年1月,姥姥住院了。过年回家爸爸带我直奔医院。“姥姥!”我喊了一声,她寻声抬头茫然地看了一眼,而后一束火花在她眼中跳跃。她温暖的双手握着我冰凉的手。在这之前姥姥已经被抢救了多次。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越来越差,姥姥预感到自己不行了,坚持要回家。回家第4天,农历大年三十,凌晨5点多电话铃响了,小姨打来的,说姥姥不太行了。爸妈急忙赶去,还是没有赶上。其实姥姥夜里两点就不行了,却不让小姨告诉妈妈,说妈妈身体不好,怕惊着她。小姨眼睁睁看着姥姥的身体从头到脚慢慢凉了。
我清楚地记得上山开追悼会那天天空中飘着点点雪花。亲爱的姥姥,坚强、隐忍地过了一辈子,在天堂终于能享有她永远的平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