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迎春有妙招

来源 :科学大众(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时节,气温忽低忽高,天气冷暖不定,令人难以适从,体弱者更易生病。此情此景,不由让人联想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首《声声慢》中的经典之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不过,人总可以主动添减衣物、遮风避雨,那么,自然界娇嫩的花卉又如何应对早春的无常天气?
  温度是关键因子
  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中,温度极为关键。例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就是大自然典型的“花语”。看到它们,就能知道处在什么季节。这也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普遍可见的自然现象。
  花卉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关键有三基点:即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最低温是指花卉开始生长的最低下限温度;最适温是指花卉生长的最适合温度,在这种温度下,花卉长得快而健壮;最高温是指花卉停止生长的最高温度。花卉对温度的具体要求因种类及不同生长阶段而异。
  早春的气温,可能低至0℃以下,高至20℃以上。这种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低温的影响更大一些。低温会造成植物细胞代谢减缓、生长受阻。低温时间越长、温度越低,植物受到的影响越大。0℃以上的低温,如果持续时间长,会发生冷害,影响植物的叶色和花色,并导致开花延迟。0℃以下的低温(即冻害)会导致植物细胞因细胞内水分凝固而死亡。尤其是花苞、嫩苗等幼嫩的部位,抗寒力弱,更经不住低温侵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降雪、霜冻等,即可导致许多的花苞被冻僵,一朵朵水灵鲜丽的花儿未及开放就此夭亡。
  相关链接:
  海拔与温度
  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也会对温度产生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古诗里就蕴含了一个与温度有关的道理: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为什么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很多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离太阳越近,温度应该越高,为什么高山上的气温反而比地面低呢?
  其实,我们感受到的对流层大气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受太阳的照射控制,而是受地面控制。地面是对流层大气加热的直接热源。大地大量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产生的热量,然后以长波向周围辐射出热量,空气容易吸收长波辐射热量,因此,对流层空气是下暖上冷的。所以,山越高,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
  全株武装 御寒有术
  由于无法像人类一样主动添衣裳、避风寒,植物看似只能默默承受自然界的低温严寒,其实,它们在长期进化中也逐步修炼出一些抗寒本领,以助其顺利度过寒冷冬季和初春,迎接明媚阳光。严冬来临之前,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可谓早有防备,办法多多。常见招数如下:
  添衣盖被 对于常绿树(松柏类的针叶树或桂花等常绿阔叶树),叶片表面的蜡质层会增厚,以御寒和减少水分蒸发。树木的幼芽长出层层鳞片,有的还覆盖着一层茸毛,于是,冬芽仿佛“包裹”了一层软和的羽绒被。
  落叶休眠 立秋以后,气温逐渐走低,日照时间变短,植物转入缓慢生长和停止生长阶段。落叶树和部分草本植物一面降低呼吸速率,减少消耗,以休眠(即生长暂时停顿)的方式过冬;一方面在叶柄下部组织内产生离层细胞,让叶片很快脱落,以减少养分消耗及水分散失。因水分的散失需带走大量热量,不利于保暖。因此,落叶是落叶植物一种防寒招数,也是秋末自然界植物最明显的变化。
  边储糖边“瘦身” 天冷时,淀粉水解加剧,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植物细胞液浓度提高,冰点降低,细胞内就不易结冰,也能防止过度脱水。此外,细胞内还大量积累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这样既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同时也为春季的旺盛生长打好物质基础。
  在储备糖和营养物的同时,植物又必须在形体上积极“瘦身”,“轻装上阵”,通过主动降低自身含水量以达到安全越冬的目的。比如,树木的花芽能在降温时迅速排出内部水分,使芽内的汁液高度浓缩,从而有效提高了抗冻能力,自然就不惧严寒,到春天来了后仍可叶茂花繁。
  巧借低温孕花芽
  尽管植物需要抵御低温的伤害,但适度的低温也是许多花卉进行花芽分化的必备条件。比如,秋季播种、春季开花的二年生植物,像三色堇、雏菊、金盏菊、矮牵牛,就严格要求0~10℃的低温诱导(又称“春化作用”),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有些花木,比如桃花,也必须经过0℃的低温,通过休眠阶段后,才能开花。
  自如应对温度变化
  植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比如,梅花可以抵抗-15℃的低温,可在严寒中孕蕾、冰雪中傲立,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说法颇有科学道理。
  梅花虽然能耐寒,但它也喜欢温暖,而且对温度很敏感。一旦旬(10天为一旬)平均气温达到6~7℃,即可绽蕾吐香。春初的乍暖天气,也很容易令梅花提前开放。
  由于梅的花芽生长温度低于叶芽生长温度,所以梅属于“先花后叶”型,即梅花盛开的时候,绿叶还没长出来呢。其他春花也有类似的情况,在花芽已分化的前提下,气温升高可以催动花儿早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尽管这首诗是将大雪比作梨花,但原意也是描述春花对春日骤然升温的反应。
  花儿喜欢怎样的天气
  植物的生长,除了自身的内在因素(种、品种、年龄、营养状况),外在则受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的作用,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温度与光照往往是最关键的环境因子。
  一般说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15~25℃,光照范围是全光照的
  50%~70%。换句话说,和风旭日、冷热适宜、雨露滋润,是多数花儿的最爱。花卉通常都忌严寒酷热,畏狂风暴雨。所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樱花最为典型,花开时美不胜收,可一阵风雨来袭,顷刻间落英缤纷,令人惋惜。有些花还怕曝晒,难怪爱花成痴的陆游“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露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呢。
其他文献
分三步走的北斗导航系统  当我们在一个陌生地方睁眼醒来,总想知道这是在什么地方;当船只航行在浩瀚的海洋上,他们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方位……这是人类的自然反应。现在,GPS可以为人们导航。GPS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给车辆、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指明方向,确定它们的位置。不仅如此,它在测绘、农业、找矿等各个行业都有应用。  我国也一直在努力建设这样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全
说到水杯,相信同学们脑中立马云集一堆玻璃水杯、不锈钢水杯、保温杯……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款水杯可不一般,浑身上下散发出高冷气质。它就是美国硅谷的一个研发团队研发出的世
英国为"设计婴儿"开绿灯2004年2月22日,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宣布,批准一对英国夫妇为拯救他们患病的儿子而生育一个经过遗传基因筛选的婴儿.如果这个孩子能成功降生,他(
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下面小编带大家做一个游戏,用丝网就可以托住水,不让水流下去。这个“竹篮”为什么能把水打上来呢?一起做做实验吧!  准备材料:  丝网1块、剪刀1把、玻璃杯1个、橡皮筋2根、硬塑料板1块、水若干  制作过程:  实验揭秘: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水在丝网上形成了一层薄膜,这层薄膜挡住了空气,不让空气进入瓶子。这样,瓶子里的空气压力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力,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