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的课程之中。现就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整合谈谈我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阅读教学
  1.创设阅读情境,激励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是阅读活动的能动参与者。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正是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不可否认,传统教学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更胜一筹。以往阅读教学采用的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其信息组织结构都是线性的。线性结构限制了人的思考能力、自由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发挥。而多媒体和网络阅读材料是呈网状的,它们有利于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张扬个性,加快个体进入文本获取知识的速度。
  2.丰富阅读感受,推动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大大增加了学生看和听的机会,文、图、声的有机结合又大大扩充了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沟通、思维发散、能力迁移。信息技术的应用多渠道地充实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阐发、评价和质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意义建构,发展了创新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作文教学
  1.创设情境,构建写作环境
  利用多媒体,可动用图像,创设情境,可运用音响,渲染情境,也可运用动画,展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创建理想的写作环境提供保障。如指导作文——《地球给人类的一封信》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把收集的相关事件的文字、图像、视频信息等整理、筛选、归类、交流、分析、综合,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2.观察训练,激发想象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创造性”。如诗歌教学,学生往往难以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画面选用露浓霜白的苍茫远景,配上同样风格的音乐如《在水一方》渲染气氛,让学生放飞心灵,驰骋想象,感受那凄美的意境,凄清的气氛,恋者思慕伊人不得时悲凄的心绪,此情绵绵永可待的悠悠情思,锲而不舍的求索失意的情怀,圣洁美好的情思……再让学生把声画加以想象和联想,将诗歌《蒹葭》改写为散文,作文效果肯定与传统写作大不相同。?将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口语交际教学
  1.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观察、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应用信息技术为“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为根据,运用多媒体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各种交际的情境。
  2.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口语交际互动
  口语交际的背景如果仅仅是一间教室,学生的思维、想象受到一定限制,在各种交流中就不能充分发挥。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想法”这一内容时,就先请同学们看课件(《我选我》这一课的动画,回忆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情景),为学生创设了相互交流的情景,学生很快就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怎样,王宁说了些什么等,并回想起以前班里选班干部的情景,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唤醒了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交流非常积极:学生们有的说很佩服王宁的勇气,支持他;有的说自己其实也想当班干部,但怕同学们笑话,不好意思提出。因此,教师根据材料所设定的话题,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场景,解决好学生“怎样说”的问题,学生在情景中,围绕话题,人人参与,进行同桌、小组、全班等多向交流,就能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技能技巧。
  总之,能够合理、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初中语文教学,就一定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开创作文的新天地。  一、变做“应试作文”为做“实用性作文”  学生到了初中,“应试作文”的弊端暴露无遗。学生课外阅读少,知识面狭窄。写出的作文结构单一,主题浅显,词语贫乏,文句不通,错别字不少。我曾问卷调查新入学的学生,结果有80%的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竟然还有学生向老师提出要取消作文课。
期刊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受刘备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先后上过两份表给刘禅,陈述关于出师伐魏的事情,这里说的《出师表》是第一次上的表,即《前出师表》  认清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学习
期刊
目前来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处于一种比较传统的灌输、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中。那么,如何来弥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
期刊
《大学》中有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也许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別意于“平天下”。但这里我想把这种“格物致知”的“实践实用精神”引进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使我们的教学课堂生活化、趣味化。我倒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还欠缺这样的东西,或许这正是我们老师烦教,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吧。我想,如果把生活实践与教授知识组合这一起,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前我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深深明白,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  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孩子,想要了解学生,就要真正学会用心去教育,
期刊
优良的品质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仿佛是体内流淌的血液,有着它自己的运行轨道和方向。但是优良的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和塑造,这就无可厚非地关系到了德育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
期刊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对于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学习写好读后感非常重要,一则可以培养学生学思结合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再则可以让学生从初一开始潜移默化的掌握一些写议论文的技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精华内容充分消化吸收使其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一些小技巧:  首先要对原作读懂读透。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是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
期刊
一、诱发兴趣,提高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关注学习。要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就必须诱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或对学生形成诱发性刺激,使之产生学习愿望,引起兴趣,集中注意力,因而导语部分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学习《黄河颂》时,我的导语设计是让学生唱《黄河大合唱》(事先请音乐老师教会学生唱),一曲唱罢,学生还沉浸在歌词的意蕴中,似乎
期刊
一、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情况分析  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校外专家课堂演示案例和讲座、对本校师生问卷调查、以及日常与本县不同中学同行闲谈,发现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有如下现状:  1、学生认识到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性,有参加交流互动的愿望。  2、语文课堂上,学生比较喜欢问答式的互动。  3、教师设计的互动方式与学生的互动兴趣成反比。学生感兴趣的,教师用得少;学生不感兴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把美育贯穿在语文课的目标体系之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其思想境界,对提高他们人格品位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的过程中要进行联想和想像,要动用形象思维。审美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过程伴随着语言进行.没有语言也就无法表达思维的内容,因此审美又有助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