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遭遇:校园“自习失业族”窘境
也不知从何时起,往座位上贴张“此座有人”甚至“占座”二字的纸条或扔上一本书,就等于拥有了该座位在某几节课乃至全天的使用权,见簿如见人,其他人不得“侵占”其领地,这似乎成了高校学子心照不宣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于是乎,一寝室派代表占座位的有之,早早在教室守候的有之。起初提早几分钟就可占据最佳位置,渐渐地,提早半天也未必有好位置,仅剩下一些“角料”。更有甚者,隔夜就宣布了“领桌”的使用权!
闵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学生):占座的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候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教室,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王仕婕(华东交通大学大四学生):我虽时常也能找到座位学习,却实在不能忍受身边同学的“小动作”,这些使得我根本就无法安心学习。最明显的就是手机铃声,现在很多学生都有手机,一声手机响起来,全教室的学生都会受影响。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不舍得浪费时间去食堂吃饭,出去买点东西带回教室,一边看书一边肆无忌惮地吃东西,就没想到旁边同学的感受。好几次我都因为受打扰而不得不放弃在教室里自习。对这些事真的无可奈何,大学生自习难的问题需要治理了。
解读:天下会有免费午餐?
占座,着实让不少无处自习的学子头疼甚至憎恶,北大法学院张莉鑫却从经济学的角度“另类”分析: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就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不妨听听她对占座这一“潜规则”究竟如何解读。
理性人最佳选择
“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餐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替他人占座原理
我们发现那些占座的同学往往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室友占座。当然,这可能说明这些同学比较细心周到。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里包含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原理。
当你已经提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里边际成本几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报酬。
这种情况,民间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
固定占座人交易
如果说,你们寝室每天需要有一个人负责占座,那么是每天轮流由不同的人充当占座人好呢,还是固定专人占座好呢?答案是后者。这体现了人们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创造价值,并将之与具有其他相对优势的人进行交易,从而使得交易各方从中获利的经济学原理。
规定轮流占座并非不可,大家的收益并未改变,问题在于,不同的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机会成本是不同的。小王习惯晚睡,因此早起半个钟头对他来说无异于酷刑加身,勉强爬起来完成“神圣使命”,可能将导致一天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相反,小李习惯早起,占座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小张不仅可以早起,而且拥有先进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占座对他来说更加容易。三者在占座这一行为的相对优势比较中,小张>小李>小王。那么当在三人中作出选择时,小张无疑是最合适的,而小王也许可以利用晚睡的时间为大家提水,小李也许可以利用早起时间去买早餐。于是各自发挥相对优势,结果使整个交易群体从中获利!
透析:自习,一个都不能少
都是扩招惹的祸?
何处长(某科技院校学生处):上自习本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学生行为,为什么现在却成为“奢侈品”?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高校在扩招学生的时候,没有相应地增加教室面积,导致学生数量与可用教室数量之间出现反差;二是部分学生不文明的上自习行为破坏了教育资源公平的利用。 出于整体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量激增,但大学生公共的生活学习空间却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造成目前大学生上自习“僧多粥少”的局面。学校虽有心扩建教学空间,但实际情况却是自身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来承担,政府应该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再多追加一些投资。
“有偿”自习走多远
祝枫(报社资深记者):如今,在有的街头可以发现题为“收费自习室”的广告,上面承诺“自习室提供学习空间,开水、暖气、空调全天开放,一天1元,月票15元”。我了解一家这样的自习室设在某职业培训专修学校,学校本来主要面向在职人员进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都是夜间上课,白天教室都空闲着,现在白天将教室作为自习室对外开放,正好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在收费自习室,“顾客”既有在职考研人员,也有在校大学生。确实有一些学生过来上过自习,其经济效益还真不错。
自习也需“再就业”
黄坚盛(专职评论员):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必须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多方面采取举措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学生自己也要自律。教室资源的短缺既然已成事实,而且在短期内又不可能根本改变,这时学校就应该灵活多变地调整政策,把一切为学生服务作为出发点,比如可以把图书馆里的阅览室全部开放为自习室供学生使用,并推迟关闭时间。另一方面,在学生绝对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采用疏导的办法分散人流,比如学校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计算机机房,使同学们能利用计算机学习,这样自然就减少了部分学生去自习室。有的学校甚至在晚间,将学生餐厅和播放电影的电教室开辟为自习室。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会表示理解和支持。虽然这种方式是学校不得已而为之,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学校为学生解决困难的诚心。
点击:大学自习的六种姿态
自习时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做法,真可谓千姿百态、精彩万分。
从一而终型。这种人从自习开始到熄灯可谓是充分利用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手中书,连休息时间都省掉了。至于效率嘛,很难说。君不见,有人终日苦读,依然收效甚微?到考试前一个月,自习室更是整天有人霸位,令晚一点去的人想烧了那些用来霸位的书。这都是从一而终的人的典型做法:回宿舍吃饭,用书包和书霸位。
文武有道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休息与学习并重,效率通常要比前面那种要好,所以这种自习方式是最值得提倡的。
两天打鱼 三天晒网型。这通常是“享乐主义者”之所为。
魂系周公型。自习室,难免见到有些人趴在桌子上,旁若无人地和周公约会。在课堂里小憩,以不发出不雅之声和不流体液为宜。
心猿意马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大学,总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女孩和令人难于矜持的男生。自习室里当然也会有这种女孩和男生。少年的心是驿动的心,出现下述情况是情有可原的:如果那个男生或女生坐在你旁边,这个晚上可算得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了。虽然可能会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觉得值得的。
不务正业型。有些人在自习室里不是做作业,不是看课本,而是做其他别的事情或看小说之类,而且通常还会听音乐或电台,以致经常会出现耳塞质量不太好的情况,结果几排以内的人都可以清楚听到,实在是有点“牺牲”我一个,幸福全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