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①75÷(7.5÷0.4) ②75÷7.5×0.4
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2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
①75÷(7.5÷0.4)=75÷7.5÷0.4=10÷0.4=25
②75÷7.5×0.4=75÷(7.5×0.4)=75÷3=25
面对大量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我决定还是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过来。于是,我提问学生“这样做对吗?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有几个学生眼中的“学困生”迟疑着举起了手。我便让他们板书如下:
①75÷(7.5÷0.4)=75÷17.5=4
②75÷7.5×0.4=10×0.4=4
于是我循势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你认为黑板上的两种算法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对同桌说出你的理由”。学生经过比较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第2种算法是正确的,不过方法较“土、笨、死、呆板”,不简便,但正确性高,让人放心。看来学生虽然意识到第一种算法是错误的,但还是不明白到底错在那儿。“大家既然已知第一种算法是错误的,那它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终于发现第一种算法的第一步不正确,与原式只相差一个括号。接着,为了引导学生自行感悟,我出示了两道应用题:
①小红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分钟行60米,20分钟到达。现改骑自行车,要5分钟到校,每分钟要行多少米?
②小明买两支同样的钢笔用去24元,学校用240元,可以买同样的钢笔多少支?
由于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较接近,学生很快就解答如下:
第1题:①60×20÷5=1200÷5=240(米)
②60×(20÷5)=60×4=240(米)
第2题:①240÷24×2=10×2=20(支)
②240÷(24÷2)=240÷12=20(支)
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理由后,我引导学生:“算式中的括号能不能随意去掉或加上呢?在算式中到底该怎么样去掉或加上括号呢?”此时,学生似有所悟,心里有所明白,但又说不清,说不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又适时出现以下一组算式:
①7.5×5.6÷0.56 ②7.5÷4÷1.5
学生通过快速练习,这次的准确率达到了98%。“通过这组题的练习,联系上面的题目,你能明白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加上括号了吗?”通过引导学生把这些算式分类,学生发现:先乘后除的算式可以直接加上括号,连除、先除后乘的算式不可以直接加括号,在加括号时要根据情况改变某些运算符号。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把这些算式反过来看,你能发现去括号时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很快就发现:在有括号的小数乘除法的算式中,如果括号前是乘号,可直接去掉括号;如果括号前是除号,就不能直接去掉括号,去括号时要相应地改变符号。
“那么,大家的结论是不是正确呢?请你根据这些结论写几个等式或生活实例,并分别计算出结果来验证一下。”学生情绪高涨,都在埋头举例或同桌讨论,验证着他们的发现……
反思
一、将错就错,开放教学,化“错误”为“精彩”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本节课中,我借助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巧妙设计、引导,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因而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体验了数学学习的美妙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丰富、延伸了教学内容,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二、放下架子,真情待人,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赞诃夫说过:“就教育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中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在本节课中,我真正做到: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尝试;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为师生的平等交流、生生的合作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三、关注“学困生”,让他们扬起自信的头
学生由于智力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多关注他们,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本节课中,就正因为有了所谓“学困生”的“土、笨、死、呆板”的方法,才使其他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探索、发现新的规律。课堂中,这几位学生由一开始的“迟疑”,继而是得到肯定时的满足、激动,直至扬起自信的头,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人”而受人尊重的喜悦之情,从而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意识,激活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与潜能。
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舞台。在课堂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教师准确把握“错误”,顺势引导、化解“错误”,我们的课堂将因“错误”而精彩起来。(责任编辑:李雪虹)
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2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
①75÷(7.5÷0.4)=75÷7.5÷0.4=10÷0.4=25
②75÷7.5×0.4=75÷(7.5×0.4)=75÷3=25
面对大量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我决定还是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过来。于是,我提问学生“这样做对吗?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有几个学生眼中的“学困生”迟疑着举起了手。我便让他们板书如下:
①75÷(7.5÷0.4)=75÷17.5=4
②75÷7.5×0.4=10×0.4=4
于是我循势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你认为黑板上的两种算法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对同桌说出你的理由”。学生经过比较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第2种算法是正确的,不过方法较“土、笨、死、呆板”,不简便,但正确性高,让人放心。看来学生虽然意识到第一种算法是错误的,但还是不明白到底错在那儿。“大家既然已知第一种算法是错误的,那它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终于发现第一种算法的第一步不正确,与原式只相差一个括号。接着,为了引导学生自行感悟,我出示了两道应用题:
①小红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分钟行60米,20分钟到达。现改骑自行车,要5分钟到校,每分钟要行多少米?
②小明买两支同样的钢笔用去24元,学校用240元,可以买同样的钢笔多少支?
由于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较接近,学生很快就解答如下:
第1题:①60×20÷5=1200÷5=240(米)
②60×(20÷5)=60×4=240(米)
第2题:①240÷24×2=10×2=20(支)
②240÷(24÷2)=240÷12=20(支)
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理由后,我引导学生:“算式中的括号能不能随意去掉或加上呢?在算式中到底该怎么样去掉或加上括号呢?”此时,学生似有所悟,心里有所明白,但又说不清,说不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又适时出现以下一组算式:
①7.5×5.6÷0.56 ②7.5÷4÷1.5
学生通过快速练习,这次的准确率达到了98%。“通过这组题的练习,联系上面的题目,你能明白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加上括号了吗?”通过引导学生把这些算式分类,学生发现:先乘后除的算式可以直接加上括号,连除、先除后乘的算式不可以直接加括号,在加括号时要根据情况改变某些运算符号。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把这些算式反过来看,你能发现去括号时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很快就发现:在有括号的小数乘除法的算式中,如果括号前是乘号,可直接去掉括号;如果括号前是除号,就不能直接去掉括号,去括号时要相应地改变符号。
“那么,大家的结论是不是正确呢?请你根据这些结论写几个等式或生活实例,并分别计算出结果来验证一下。”学生情绪高涨,都在埋头举例或同桌讨论,验证着他们的发现……
反思
一、将错就错,开放教学,化“错误”为“精彩”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本节课中,我借助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巧妙设计、引导,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因而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体验了数学学习的美妙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丰富、延伸了教学内容,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二、放下架子,真情待人,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赞诃夫说过:“就教育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中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在本节课中,我真正做到: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尝试;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为师生的平等交流、生生的合作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三、关注“学困生”,让他们扬起自信的头
学生由于智力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多关注他们,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本节课中,就正因为有了所谓“学困生”的“土、笨、死、呆板”的方法,才使其他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探索、发现新的规律。课堂中,这几位学生由一开始的“迟疑”,继而是得到肯定时的满足、激动,直至扬起自信的头,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人”而受人尊重的喜悦之情,从而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意识,激活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与潜能。
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舞台。在课堂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教师准确把握“错误”,顺势引导、化解“错误”,我们的课堂将因“错误”而精彩起来。(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