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汽车电控课程教学中运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情况,让学生在典型的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尽量接近实际地完成一系列典型的“职业任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关键词:职业任务驱动 汽车电控 电子点火系统
汽车电控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等汽车运用类专业的综合化主干课程。课程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行业关键技术操作岗位和技术管理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强调以技术应用(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提高与改进的教学方法,以完成具体的典型“职业任务”为线索来驱动教学活动。将要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职业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该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首先明确大体涉及哪些知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寻找完成该任务的方法,通过完成职业任务对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的学生课程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学能力。
下面笔者以汽车电控课程中的“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故障检修”这一“职业任务”来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职业任务引入
张同学在一家汽车维修店上班。一天客户前来维修汽车,汽车发动机抖动严重,加速不好,车速比以前降低不少。经检查后发现是电子点火系统中出现了故障,而张同学对电子点火系统不是特别熟悉。请问,你能帮他吗?
二、职业任务书的下发
表 职业任务书
职业任务书: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名称 桑塔纳2000汽车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目的 恢复一辆电子点火系统出现故障的桑塔纳2000的性能指标
任务要求 能够有序、规范、快速的检查与维修,排除故障
理论知识 电子点火系统的电路原理,点火波形分析
技术操作 电压、电阻测量,波形提取分析等
设备工具 万用表6个,汽车电气常用工具6套,诊断仪6个
材料准备 发光二极管若干,电阻若干,高压线若干条、点火模块一个
职业任务
实施步骤单 第一项:相关知识及资料搜集和学习——桑塔纳2000汽车电子点火系统的相关资料收集
第二项:职业任务的分析
第三项:职业任务的解决
第四项:职业任务的总结归纳
三、检查和修理的前期计划
下发职业任务书后,学生应分组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原因,应用大脑风暴法,形成自己小组的有针对性的“脑图”。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脑图”的分析与制作,才能真正融入小集体中。问题经过讨论与总结后,会对学生诊断思路的形成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四、信息的收集
学生整理、形成“脑图”后,教师应指引学生分组进行资讯信息的获取,为学生提供维修手册、杂志、课本、可上网的电脑等资料收集渠道,提供实习台架、实车等实习教具,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学生通过“脑图”和职业任务书查找相关资料,填写到任务书中。教师在这个阶段中应巡回指导学生调整资料的搜集方法方式,以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找到所需资料。
五、资料的分析及整理
任务分析是任务正确执行的前提,下发任务书后,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任务书的职业任务及问题,要由每个小组对自己组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发言,提出自己组的任务解决方案。最后,各个教学小组经过自己总结、归纳,在别人的发言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组讨论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和知识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这样一来就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互相学习。
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特别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综合能力和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变评价为驱动学生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变成学生难以逾越的高墙。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认真、科学、有创造性地去解读课本与企业中的职业岗位。特别要注意不能凭空想象企业要什么样的员工,而是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合理地为学生设计出有效、典型的“职业任务”,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职业任务”的设计中来,用“职业任务”来“驱动”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成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
关键词:职业任务驱动 汽车电控 电子点火系统
汽车电控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等汽车运用类专业的综合化主干课程。课程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行业关键技术操作岗位和技术管理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强调以技术应用(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提高与改进的教学方法,以完成具体的典型“职业任务”为线索来驱动教学活动。将要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职业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该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首先明确大体涉及哪些知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寻找完成该任务的方法,通过完成职业任务对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的学生课程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学能力。
下面笔者以汽车电控课程中的“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故障检修”这一“职业任务”来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职业任务引入
张同学在一家汽车维修店上班。一天客户前来维修汽车,汽车发动机抖动严重,加速不好,车速比以前降低不少。经检查后发现是电子点火系统中出现了故障,而张同学对电子点火系统不是特别熟悉。请问,你能帮他吗?
二、职业任务书的下发
表 职业任务书
职业任务书: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名称 桑塔纳2000汽车电子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务目的 恢复一辆电子点火系统出现故障的桑塔纳2000的性能指标
任务要求 能够有序、规范、快速的检查与维修,排除故障
理论知识 电子点火系统的电路原理,点火波形分析
技术操作 电压、电阻测量,波形提取分析等
设备工具 万用表6个,汽车电气常用工具6套,诊断仪6个
材料准备 发光二极管若干,电阻若干,高压线若干条、点火模块一个
职业任务
实施步骤单 第一项:相关知识及资料搜集和学习——桑塔纳2000汽车电子点火系统的相关资料收集
第二项:职业任务的分析
第三项:职业任务的解决
第四项:职业任务的总结归纳
三、检查和修理的前期计划
下发职业任务书后,学生应分组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原因,应用大脑风暴法,形成自己小组的有针对性的“脑图”。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脑图”的分析与制作,才能真正融入小集体中。问题经过讨论与总结后,会对学生诊断思路的形成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四、信息的收集
学生整理、形成“脑图”后,教师应指引学生分组进行资讯信息的获取,为学生提供维修手册、杂志、课本、可上网的电脑等资料收集渠道,提供实习台架、实车等实习教具,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学生通过“脑图”和职业任务书查找相关资料,填写到任务书中。教师在这个阶段中应巡回指导学生调整资料的搜集方法方式,以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找到所需资料。
五、资料的分析及整理
任务分析是任务正确执行的前提,下发任务书后,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任务书的职业任务及问题,要由每个小组对自己组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发言,提出自己组的任务解决方案。最后,各个教学小组经过自己总结、归纳,在别人的发言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组讨论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和知识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这样一来就变成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互相学习。
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特别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综合能力和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变评价为驱动学生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变成学生难以逾越的高墙。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认真、科学、有创造性地去解读课本与企业中的职业岗位。特别要注意不能凭空想象企业要什么样的员工,而是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合理地为学生设计出有效、典型的“职业任务”,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职业任务”的设计中来,用“职业任务”来“驱动”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成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