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是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说,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中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价》一书中,有以下说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普遍实施,它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其中,从这一活动中获益良多,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反思中应该思些什么呢?
一、思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后,必定有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即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由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变不理想,而导致课堂“卡壳”,或是在课堂上突然进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或者失败,课后都要及时反思,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为一个自我综合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的较好,课堂哪部分掌握有困难,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導等等,教师采用的某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接受效果如何,是不是符合学生?即进行“当堂思效”,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二、思所失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是数学教师,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学生猛然提出一个自己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解题方法,而自己又对这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感到力不从心等。对它们都要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教师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失误之教训,及时弥补教学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教学成功的彼岸。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切不可视过而过!
三、思所疑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角度出发,像学生一样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细加琢磨,多几个设疑,这样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而且整理了自己教学授课的思路。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和完全,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四、思所难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思创新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总之,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必须有一个过程,而反思就是最正确有效的途径。反思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基础。写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教师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反思中应该思些什么呢?
一、思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后,必定有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即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由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变不理想,而导致课堂“卡壳”,或是在课堂上突然进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或者失败,课后都要及时反思,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为一个自我综合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的较好,课堂哪部分掌握有困难,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導等等,教师采用的某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接受效果如何,是不是符合学生?即进行“当堂思效”,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二、思所失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是数学教师,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学生猛然提出一个自己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解题方法,而自己又对这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感到力不从心等。对它们都要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教师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失误之教训,及时弥补教学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教学成功的彼岸。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切不可视过而过!
三、思所疑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角度出发,像学生一样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细加琢磨,多几个设疑,这样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而且整理了自己教学授课的思路。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和完全,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四、思所难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思创新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总之,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必须有一个过程,而反思就是最正确有效的途径。反思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基础。写课后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样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教师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