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大国来说,在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发展占有巨大比重。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家庭农场”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可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目前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待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 现代农场 家庭农场
1 概述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西方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家庭农场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国外家庭农场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也相当的高。
中国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开始,农民们鼓足干劲,努力创造财富。在之后发展中,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出现“打工潮”,农田出现荒废现象。面对这样的农业发展新问题,探讨家庭农场的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家庭农场的一些典型模式
2.1 松江模式
松江模式采取以农户委托村委会流转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土地流转到村委后,由区政府出面将耕地整治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的一种经营方式,逐步发展为“种粮+养猪”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所谓的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松江的这种种养方法不仅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而且增强了农业的精细化发展。一方面减轻了养猪场处理猪废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猪粪种植出了有机小麦和有机大米,减少了对农作物的农药喷洒。松江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家庭农场,保证了种粮农场的效益和稳定。到目前为止,家庭农场数有1200户左右,平均年收入在7~10万元,平均家庭农场面积为100~150亩。
2.2 慈溪模式
慈溪模式是一种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有培育名优水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生态畜禽5大主导等规模大户,规模大户还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成立了公司,进一步寻求贴近市场的发展方式。慈溪模式的农业发展还十分注重品牌化发展效应,农产品的质优从而产生的良性品牌,为慈溪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优秀的品牌,它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并且它的杨梅和丝瓜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葡萄获证明商标与地标,充分显示了政府对其优质农场品的肯定。(本文仅选取了两种家庭农场发展模式)
3 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资金落实困难
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有些地区还是很难落实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一些农业偏远地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运输不便捷,农民难以进行规模化的家庭农场的种植。另外,农民搞起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同时,土地流转成本居高不下,高昂的土地租金常勾起农民们对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模式的迷惘。
3.2 土地流转困难
随着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一些闲田荒地开始被整合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土地的各种流转问题。有些农民认为,农民就应该守着自个儿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参与到流转土地上来,有些农民和承包人谈不拢土地租金价格,城市拆迁户占用农村土地,乡政府将土地租给外资企业,从而减少了发展农业的土地规模,更有污染工厂将有毒物质排进土壤中,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低下。
3.3 匮乏农业科技人才
有些农民仅凭经验就合伙办起了家庭农场,由于缺乏正确的科技指导,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平均亩产量低下。如今,从事农业科技的高素质人才年龄偏大,人员数量不充裕。农业从事者整体素质低,拉拢不到高素质人才。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没有人才从事农业创新。而且中国农村经济收入较低,农业投入价值与收入回报无法配比。广大农业从事者社会地位低,无法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4 对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的一些建议
4.1 从战略部署上,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应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提供给农户更多优惠政策,从鼓励促进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机统一起来,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壮大,把家庭农场发展成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经营主体。强化服务保障。工商、发改、农业、经信、交通、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和沟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指导,简化家庭农场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创新家庭农场抵押贷款方式,提供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优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等,形成合力,为家庭农场的数量增加、规模增大、收入增效提供坚实保障。
4.2 从土地流转上来说,稳定农民与承包商之间的土地流转关系,适当可以邀请当地农民以参股的形式一起加入农场发展。加强土地流转协调仲裁制度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土地流转的各种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家庭农场的优越性。
4.3 从人才培养上来说,引进发展农业专门行业的人才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人才和营销人才。要保证人才结构的合理布局,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人才可以派遣到偏僻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辅导。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必须引进创新型人才,促进生产经营的精细化,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高科技农业技术得到普及化发展。另外一方面加快与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的合作,提高人才的输送效率。
5 总结
我国在2030年左右,将使得农业就业人口降到全社会就业人口的20%以下,从而为土地的适度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家庭农场提供要素保障;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结构转型和农村市场的启动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诸多有利因素和家庭经营自身优势的结合将为中国特色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而随着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不断完善,势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陈东滨.大中农场优化农业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
[2]练波.对大中农场管理制度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6).
[3]姚麒麟,黄慧珍,董晖,陆铭昌.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技服务,2009(06).
通讯作者:陈艳。
关键词:农业 现代农场 家庭农场
1 概述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西方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家庭农场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国外家庭农场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也相当的高。
中国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开始,农民们鼓足干劲,努力创造财富。在之后发展中,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出现“打工潮”,农田出现荒废现象。面对这样的农业发展新问题,探讨家庭农场的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家庭农场的一些典型模式
2.1 松江模式
松江模式采取以农户委托村委会流转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土地流转到村委后,由区政府出面将耕地整治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的一种经营方式,逐步发展为“种粮+养猪”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所谓的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松江的这种种养方法不仅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而且增强了农业的精细化发展。一方面减轻了养猪场处理猪废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猪粪种植出了有机小麦和有机大米,减少了对农作物的农药喷洒。松江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家庭农场,保证了种粮农场的效益和稳定。到目前为止,家庭农场数有1200户左右,平均年收入在7~10万元,平均家庭农场面积为100~150亩。
2.2 慈溪模式
慈溪模式是一种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有培育名优水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生态畜禽5大主导等规模大户,规模大户还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成立了公司,进一步寻求贴近市场的发展方式。慈溪模式的农业发展还十分注重品牌化发展效应,农产品的质优从而产生的良性品牌,为慈溪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优秀的品牌,它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并且它的杨梅和丝瓜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葡萄获证明商标与地标,充分显示了政府对其优质农场品的肯定。(本文仅选取了两种家庭农场发展模式)
3 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资金落实困难
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有些地区还是很难落实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一些农业偏远地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运输不便捷,农民难以进行规模化的家庭农场的种植。另外,农民搞起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同时,土地流转成本居高不下,高昂的土地租金常勾起农民们对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模式的迷惘。
3.2 土地流转困难
随着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一些闲田荒地开始被整合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土地的各种流转问题。有些农民认为,农民就应该守着自个儿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参与到流转土地上来,有些农民和承包人谈不拢土地租金价格,城市拆迁户占用农村土地,乡政府将土地租给外资企业,从而减少了发展农业的土地规模,更有污染工厂将有毒物质排进土壤中,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低下。
3.3 匮乏农业科技人才
有些农民仅凭经验就合伙办起了家庭农场,由于缺乏正确的科技指导,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平均亩产量低下。如今,从事农业科技的高素质人才年龄偏大,人员数量不充裕。农业从事者整体素质低,拉拢不到高素质人才。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没有人才从事农业创新。而且中国农村经济收入较低,农业投入价值与收入回报无法配比。广大农业从事者社会地位低,无法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4 对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的一些建议
4.1 从战略部署上,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应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提供给农户更多优惠政策,从鼓励促进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机统一起来,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壮大,把家庭农场发展成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经营主体。强化服务保障。工商、发改、农业、经信、交通、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和沟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指导,简化家庭农场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创新家庭农场抵押贷款方式,提供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优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等,形成合力,为家庭农场的数量增加、规模增大、收入增效提供坚实保障。
4.2 从土地流转上来说,稳定农民与承包商之间的土地流转关系,适当可以邀请当地农民以参股的形式一起加入农场发展。加强土地流转协调仲裁制度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土地流转的各种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家庭农场的优越性。
4.3 从人才培养上来说,引进发展农业专门行业的人才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人才和营销人才。要保证人才结构的合理布局,发达地区的农业技术人才可以派遣到偏僻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辅导。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必须引进创新型人才,促进生产经营的精细化,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高科技农业技术得到普及化发展。另外一方面加快与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的合作,提高人才的输送效率。
5 总结
我国在2030年左右,将使得农业就业人口降到全社会就业人口的20%以下,从而为土地的适度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家庭农场提供要素保障;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结构转型和农村市场的启动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诸多有利因素和家庭经营自身优势的结合将为中国特色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而随着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不断完善,势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陈东滨.大中农场优化农业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
[2]练波.对大中农场管理制度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6).
[3]姚麒麟,黄慧珍,董晖,陆铭昌.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技服务,2009(06).
通讯作者: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