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代画坛奇才徐渭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以狂草笔法入画,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满腔愤懑和激荡难平的心绪,作品凝结了他孤独落魄的人生经历,形成个性鲜明、狂放奇崛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大写意画风,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美学主张
明代画家徐渭有着不同寻常的孤独落魄的人生经历,他凭借特有的艺术才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大写意画风,将文人画以画为寄、抒写真性情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不同于以往文人画的文雅、含蓄、寧静、淡泊,形成了汪洋恣肆、狂放洒脱的笔墨风格,成为明代绘画革新的代表。
一、狂放泼辣的大写意画风
徐渭可谓明代画坛的一位艺术奇才,自幼聪慧,才华横溢,诗文、书法、绘画皆有突出成就。但一生坎坷,命运悲惨,半生奋斗,终与仕途无缘,空有才华,托足无门。晚年以书画维持生计,穷困潦倒。多舛的命运使他伤痕累累,孤独忧愤,他借诗文书画宣泄自己倍感压抑的情感和无法施展抱负的痛苦。从他不拘一格的形式和充满张力的笔墨中,可以感受到他胸中的积郁和满腔愤懑。他把这一切都融入到他的诗文书画中,形成了个性鲜明、情感强烈的独特风格。
徐渭大写意画风的形成不仅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也受到明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明代后期,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受到推崇,文化思想领域冲破了程朱理学和封建文化的束缚,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追求表达自我真情,成为明代中期以后的美学思潮,也成为文人和画家所信奉的美学趋向。这种具有叛逆精神和崇尚表达真性情的艺术风尚,也影响了徐渭的绘画思想基础。
徐渭的水墨写意花卉还注意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对陈淳的写意花卉,粱楷的水墨减笔,林良的粗笔,以及倪瓒的简逸等,都研习揣摩,融会贯通,集众家之所长,又不为传统所囿,自成一家。
徐渭在明代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影响下,集前人之所长,变革古人的正统画风,以他全面深厚的学识修养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加之他坎坷的身世遭遇和愤世嫉俗、孤独狂傲的内心,最终融合为他狂放不羁、汪洋恣肆的大写意花鸟画风。
二、诗书画结合的绘画创作
徐渭学识修养丰富深厚,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样样俱佳。《明史·文苑传》记载徐渭“天才超轶”,十几岁时就仿杨雄文章《解嘲》作了《释毁》一文。其文学功底非常深厚,诗文、戏剧都有很高造诣,诗歌创作以七律、七古见长,明代“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对其诗文大加赞赏,称其“明代第一诗人”。戏剧方面,徐渭是明代中后期影响最大的杂剧作家,创作了杂剧《四声猿》,被誉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还著有研究宋元南戏的《南词叙录》,是我国最早研究宋元南戏的专著。
徐渭在书法方面造诣精深,他的书法成名早于绘画,自评其书法为第一,有“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之言,在《题自书一枝堂贴》跋文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其书法学习张旭、怀素、苏轼、米芾等,集诸家所长,受米芾影响最大,尤以草书最佳,最具个性特色。徐渭的草书运笔超脱,狂放不羁,字形大小参差,浑然天成,笔墨恣肆,章法纵横潇洒,草书也是他内心情感的宣泄。
由于徐渭有着丰富深厚的学识修养,在绘画创作上诗文书画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将文人画的抒情性和笔墨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其绘画的艺术个性。
其一,诗画结合,缘物抒情,尽情宣泄胸中郁愤之气。徐渭画作上常常题诗,从而深化了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最为人们熟悉的《墨葡萄图》以墨为色,浓墨淡墨随意交织,墨线勾画出的葡萄枝条纷繁披下,干湿浓淡、大小不一的墨块表现出叶片,其间以墨点随意点染出几串疏密相间、浓淡相融的葡萄果实,晶莹剔透、新鲜欲滴。画面上方以草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画交融,珠联璧合,相互映衬,抒发了半生落魄、命运坎坷的悲哀,宣泄了怀才不遇、托足无门的孤愤。《榴实图》以大写意的笔法画出一只饱满且已绽裂的石榴,上有狂草自题诗:“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同样以题诗增强画面寓意,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郁闷。不仅使画面构图完整,更以题诗寄情寓意,意味深长。徐渭以诗画结合直抒胸臆,不仅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愤懑,还有对明末黑暗政权的讽刺和对民众的同情。《黄甲图》中题诗“稻熟江村鱼正肥,双鳌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暗喻横行一世的正是如东汉奸臣董卓之流。在《墨花图卷》中题诗“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四时杂;莫怪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够差池。”大胆指责明代政权。
其二,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题材局限。《杂花图卷》是他长卷水墨大写意花卉杰作,其间牡丹、石榴、菊花、荷花、梧桐、芭蕉、紫藤、梅花、水仙、南瓜、豆角、葡萄、竹枝等,四季花果树木13种。使花鸟画的题材大大拓展,无论清淡幽雅的梅兰竹石,还是平凡普通的四季花果,都成为他个性和激荡难平的胸臆的物化。
其三,以狂草用笔融入大写意笔法,气势奔放,豪迈潇洒。将草书笔法融入花鸟画,正是徐渭狂放奇崛画风的特点之一。元代画家赵孟頫大力提倡“以书入画”,为文人画家所接受,明代之前主要以楷书、隶书、行草入画,至明代后期更为提倡以草书入画,认为草书的书体更富于变化,更具有表意能力,也更为文人画家青睐。他的《杂花图卷》便以狂草笔法入画,笔墨淋漓潇洒,以疏密、浓淡、疾徐、抑扬的构图和笔墨,形成起伏跌宕的韵律节奏。徐渭深知书画相通的道理,并认为写意画的发展得益于草书,他曾说:“盖晋时顾、陆辈笔精,匀圆劲净,本古篆书家相形意,其后张僧繇、阎立本,最后乃有吴道子、李伯时,即稍变,犹知宗之。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又一变也。”他也自认为其写意花鸟画得之于自身书法修养,草书的写意性与大写意相得益彰,使他的写意花鸟画具有了大刀阔斧、纵横自如、沉雄健拔的特色,书画相济,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清代张岱在《跋徐青藤小品画》中说:“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道出了徐渭书画的共通性。
三、“不求形似求生韵”的美学主张
徐渭没有专门的绘画理论著作,其美学主张散见于他的诗文题跋和各种评论中,也体现于他的创作实践中。徐渭的艺术创作重视抒写性情,他笔下的形象都饱含着他的痛苦和沧桑,他的绘画、诗文、书法创作,无不流露着他内心的孤愤和情感的率真。
徐渭强调艺术的独创性。明代后期,印刷出版业开始发达,各种画谱纷纷出现,如梅谱、竹谱、翎毛谱、石谱等,徐渭不愿创造力因此受到束缚,《题画梅》一诗正体现了他对独创性的重视:“从来不看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且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从来不看梅花谱”并非完全排除前人优秀传统,而“信手拈来自有神”与徐渭的“不求形似求生韵”异曲同工。
徐渭追求“不求形似求生韵”“舍形而悦影”的美学主张,“不求形似求生韵”体现了他对艺术造型的观点,由此也更强调了绘画的写意性。“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腾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胡为乎,区区枝减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拔开。”(《画百花卷与史甥》)从中可见徐渭的创作主张和创作手法。写意画不是“枝减叶裁”,也不能“葫芦依样”,而要“能如造化绝安排”,徐渭以自然造化为本,不求形似,但得气韵。他笔下的葡萄、石榴、花果、瓜豆、鱼蟹等等,都不追求形似,但栩栩如生,生机勃勃,形象简洁概括,气韵生动,信笔挥洒,淋漓酣畅,横涂竖抹,浑然天成。“笔有未到而意已足,形有不备而神已全”。徐渭不是仅关注自然物象的外在形象,而是更注重于物象内在的本质和精神内涵,以及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和个性意趣的抒发。不仅传达出物象的神韵,也达到了文人画追求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最高境界。
徐渭的诗文及书画评序中,有他关于艺术形象的美学观点,如对“影”的认识,可参看他的画竹诗《写竹赠李长公歌》:“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可见在绘画中善于表现“影”;还有在观画中欣赏“影”,在《夏圭山林图卷》题跋中,评价夏圭“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赞夏圭山林图能使观者忘掉山林之形而获得山林影的美感享受。徐渭还强调“本色”,创作要见“真性情”,要直抒胸臆,这些也都成就了他的大写意画风。
徐渭把宋元文人画理论中强调书写主观意趣的传统与明代后期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吸取宋元文人画及粱楷、林良、陈淳等人的长处,将狂草笔法融入大写意,以狂怪奇拙的形态,突破了题材的局限,作画常常随性所至,信手拈来,跌宕跳跃,脱略形似,并以墨气淋漓滋润的泼墨,尽情表达了他内心压抑悲愤的强烈情感。他开创了花鸟画大写意画风,完成了写意花鸟画技法的变革,使其后的花鸟画家为之膜拜,如石涛说“青藤笔墨人间宝”,郑燮说 “奇哉,造物无不有画工独出青藤手。青藤作画能通神……”并说自己愿为“青藤门下牛马走”。后世画家朱耷、石涛、扬州八怪的畫家及海派画家,直至现代齐白石、李苦禅等人,无不受到他的影响,从中可见徐渭的创造力和大写意花鸟画风给后人的启发和激励。
[参考文献]
[1]苏东天.徐渭[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单国强.中国美术·明清至近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5]徐建融.元明清绘画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薛永年、邵彦.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信息:
林雪红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路496号
邮编 730020
电话 13919351736
邮箱 2303567375@qq,com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美学主张
明代画家徐渭有着不同寻常的孤独落魄的人生经历,他凭借特有的艺术才华,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大写意画风,将文人画以画为寄、抒写真性情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不同于以往文人画的文雅、含蓄、寧静、淡泊,形成了汪洋恣肆、狂放洒脱的笔墨风格,成为明代绘画革新的代表。
一、狂放泼辣的大写意画风
徐渭可谓明代画坛的一位艺术奇才,自幼聪慧,才华横溢,诗文、书法、绘画皆有突出成就。但一生坎坷,命运悲惨,半生奋斗,终与仕途无缘,空有才华,托足无门。晚年以书画维持生计,穷困潦倒。多舛的命运使他伤痕累累,孤独忧愤,他借诗文书画宣泄自己倍感压抑的情感和无法施展抱负的痛苦。从他不拘一格的形式和充满张力的笔墨中,可以感受到他胸中的积郁和满腔愤懑。他把这一切都融入到他的诗文书画中,形成了个性鲜明、情感强烈的独特风格。
徐渭大写意画风的形成不仅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也受到明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明代后期,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受到推崇,文化思想领域冲破了程朱理学和封建文化的束缚,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追求表达自我真情,成为明代中期以后的美学思潮,也成为文人和画家所信奉的美学趋向。这种具有叛逆精神和崇尚表达真性情的艺术风尚,也影响了徐渭的绘画思想基础。
徐渭的水墨写意花卉还注意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对陈淳的写意花卉,粱楷的水墨减笔,林良的粗笔,以及倪瓒的简逸等,都研习揣摩,融会贯通,集众家之所长,又不为传统所囿,自成一家。
徐渭在明代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影响下,集前人之所长,变革古人的正统画风,以他全面深厚的学识修养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加之他坎坷的身世遭遇和愤世嫉俗、孤独狂傲的内心,最终融合为他狂放不羁、汪洋恣肆的大写意花鸟画风。
二、诗书画结合的绘画创作
徐渭学识修养丰富深厚,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样样俱佳。《明史·文苑传》记载徐渭“天才超轶”,十几岁时就仿杨雄文章《解嘲》作了《释毁》一文。其文学功底非常深厚,诗文、戏剧都有很高造诣,诗歌创作以七律、七古见长,明代“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对其诗文大加赞赏,称其“明代第一诗人”。戏剧方面,徐渭是明代中后期影响最大的杂剧作家,创作了杂剧《四声猿》,被誉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还著有研究宋元南戏的《南词叙录》,是我国最早研究宋元南戏的专著。
徐渭在书法方面造诣精深,他的书法成名早于绘画,自评其书法为第一,有“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之言,在《题自书一枝堂贴》跋文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其书法学习张旭、怀素、苏轼、米芾等,集诸家所长,受米芾影响最大,尤以草书最佳,最具个性特色。徐渭的草书运笔超脱,狂放不羁,字形大小参差,浑然天成,笔墨恣肆,章法纵横潇洒,草书也是他内心情感的宣泄。
由于徐渭有着丰富深厚的学识修养,在绘画创作上诗文书画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将文人画的抒情性和笔墨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其绘画的艺术个性。
其一,诗画结合,缘物抒情,尽情宣泄胸中郁愤之气。徐渭画作上常常题诗,从而深化了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最为人们熟悉的《墨葡萄图》以墨为色,浓墨淡墨随意交织,墨线勾画出的葡萄枝条纷繁披下,干湿浓淡、大小不一的墨块表现出叶片,其间以墨点随意点染出几串疏密相间、浓淡相融的葡萄果实,晶莹剔透、新鲜欲滴。画面上方以草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画交融,珠联璧合,相互映衬,抒发了半生落魄、命运坎坷的悲哀,宣泄了怀才不遇、托足无门的孤愤。《榴实图》以大写意的笔法画出一只饱满且已绽裂的石榴,上有狂草自题诗:“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同样以题诗增强画面寓意,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郁闷。不仅使画面构图完整,更以题诗寄情寓意,意味深长。徐渭以诗画结合直抒胸臆,不仅表达对命运不公的愤懑,还有对明末黑暗政权的讽刺和对民众的同情。《黄甲图》中题诗“稻熟江村鱼正肥,双鳌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暗喻横行一世的正是如东汉奸臣董卓之流。在《墨花图卷》中题诗“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四时杂;莫怪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够差池。”大胆指责明代政权。
其二,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题材局限。《杂花图卷》是他长卷水墨大写意花卉杰作,其间牡丹、石榴、菊花、荷花、梧桐、芭蕉、紫藤、梅花、水仙、南瓜、豆角、葡萄、竹枝等,四季花果树木13种。使花鸟画的题材大大拓展,无论清淡幽雅的梅兰竹石,还是平凡普通的四季花果,都成为他个性和激荡难平的胸臆的物化。
其三,以狂草用笔融入大写意笔法,气势奔放,豪迈潇洒。将草书笔法融入花鸟画,正是徐渭狂放奇崛画风的特点之一。元代画家赵孟頫大力提倡“以书入画”,为文人画家所接受,明代之前主要以楷书、隶书、行草入画,至明代后期更为提倡以草书入画,认为草书的书体更富于变化,更具有表意能力,也更为文人画家青睐。他的《杂花图卷》便以狂草笔法入画,笔墨淋漓潇洒,以疏密、浓淡、疾徐、抑扬的构图和笔墨,形成起伏跌宕的韵律节奏。徐渭深知书画相通的道理,并认为写意画的发展得益于草书,他曾说:“盖晋时顾、陆辈笔精,匀圆劲净,本古篆书家相形意,其后张僧繇、阎立本,最后乃有吴道子、李伯时,即稍变,犹知宗之。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又一变也。”他也自认为其写意花鸟画得之于自身书法修养,草书的写意性与大写意相得益彰,使他的写意花鸟画具有了大刀阔斧、纵横自如、沉雄健拔的特色,书画相济,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清代张岱在《跋徐青藤小品画》中说:“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道出了徐渭书画的共通性。
三、“不求形似求生韵”的美学主张
徐渭没有专门的绘画理论著作,其美学主张散见于他的诗文题跋和各种评论中,也体现于他的创作实践中。徐渭的艺术创作重视抒写性情,他笔下的形象都饱含着他的痛苦和沧桑,他的绘画、诗文、书法创作,无不流露着他内心的孤愤和情感的率真。
徐渭强调艺术的独创性。明代后期,印刷出版业开始发达,各种画谱纷纷出现,如梅谱、竹谱、翎毛谱、石谱等,徐渭不愿创造力因此受到束缚,《题画梅》一诗正体现了他对独创性的重视:“从来不看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且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从来不看梅花谱”并非完全排除前人优秀传统,而“信手拈来自有神”与徐渭的“不求形似求生韵”异曲同工。
徐渭追求“不求形似求生韵”“舍形而悦影”的美学主张,“不求形似求生韵”体现了他对艺术造型的观点,由此也更强调了绘画的写意性。“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腾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胡为乎,区区枝减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拔开。”(《画百花卷与史甥》)从中可见徐渭的创作主张和创作手法。写意画不是“枝减叶裁”,也不能“葫芦依样”,而要“能如造化绝安排”,徐渭以自然造化为本,不求形似,但得气韵。他笔下的葡萄、石榴、花果、瓜豆、鱼蟹等等,都不追求形似,但栩栩如生,生机勃勃,形象简洁概括,气韵生动,信笔挥洒,淋漓酣畅,横涂竖抹,浑然天成。“笔有未到而意已足,形有不备而神已全”。徐渭不是仅关注自然物象的外在形象,而是更注重于物象内在的本质和精神内涵,以及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和个性意趣的抒发。不仅传达出物象的神韵,也达到了文人画追求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最高境界。
徐渭的诗文及书画评序中,有他关于艺术形象的美学观点,如对“影”的认识,可参看他的画竹诗《写竹赠李长公歌》:“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可见在绘画中善于表现“影”;还有在观画中欣赏“影”,在《夏圭山林图卷》题跋中,评价夏圭“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赞夏圭山林图能使观者忘掉山林之形而获得山林影的美感享受。徐渭还强调“本色”,创作要见“真性情”,要直抒胸臆,这些也都成就了他的大写意画风。
徐渭把宋元文人画理论中强调书写主观意趣的传统与明代后期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吸取宋元文人画及粱楷、林良、陈淳等人的长处,将狂草笔法融入大写意,以狂怪奇拙的形态,突破了题材的局限,作画常常随性所至,信手拈来,跌宕跳跃,脱略形似,并以墨气淋漓滋润的泼墨,尽情表达了他内心压抑悲愤的强烈情感。他开创了花鸟画大写意画风,完成了写意花鸟画技法的变革,使其后的花鸟画家为之膜拜,如石涛说“青藤笔墨人间宝”,郑燮说 “奇哉,造物无不有画工独出青藤手。青藤作画能通神……”并说自己愿为“青藤门下牛马走”。后世画家朱耷、石涛、扬州八怪的畫家及海派画家,直至现代齐白石、李苦禅等人,无不受到他的影响,从中可见徐渭的创造力和大写意花鸟画风给后人的启发和激励。
[参考文献]
[1]苏东天.徐渭[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单国强.中国美术·明清至近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5]徐建融.元明清绘画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薛永年、邵彦.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信息:
林雪红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路496号
邮编 730020
电话 13919351736
邮箱 23035673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