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只有教育上去,国家才能够繁荣昌盛。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认清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据此从社会人才需求,职教师资的建设,学生职业能力,岗位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校企合作。产教合作等方面谈谈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2008年2月26日,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湖南将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强化服务宗旨,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基础能力,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让每个学生练就一身真功夫,使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新时期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 以市场规律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创立品牌专业
专业设置是连接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的纽带,故此在设置专业时:①要具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宜地设置一批针对性强,具有明显职业性和区域性的专业。要针对新兴职业,技术,岗位群的需求,开办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对那些虽然暂时生源萎缩但社会需求稳定的传统骨干专业,要用现代新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高起点改造,以赋予传统专业新的生命力。②要具有灵活性,即专业配置要做到长短结合,既要有一批稳定的、社会长期需要的长线专业,也要有适应社会特殊需要,变动灵活的短线专业。专业口径要宽窄并存,以宽为主,以适应不同岗位要求岗位群的需要;专业设置既要相对稳定,也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要根据市场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做到弃旧置新。③要具有独特性,即要紧随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跟踪本行业的科技前沿动态,选择一批一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教学实力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品牌,以特色专业吸引学生,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④要具有超前性,即必须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分析预测,不失时机地开设一批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专业(如城市园林、家具与室内装饰技术,森林生态旅游等)。⑤要具有可行性,即要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分析学校的客观条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条件具备就上,否则就暂缓开设。因此,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开展调查劳动力市场预测和职业分析,坚持以市场运行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调整设置专业。
2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名牌教师
一个学校的兴盛,除需一支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外,还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使职业学校发展长久兴旺的目标基础,也是职业学校建设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是品牌专业的支柱。根据本校实际,参考他校经验,综合分析认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如下途径:①吸纳一批高学历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特殊工艺,技艺或专门技能的“能工巧匠”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②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部门对职业学校偏重扶持的力度,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合作培养等,加强师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③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尤其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启动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技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④注重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采取“柔性引进”等灵活形式,引进一批重点,新兴学科专业带头人,以适应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建设的需要。⑤建立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到对口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和工种生产实践锻炼,并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素质转化。
3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
作为职业学校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就是以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采取模块的形式和综合化的方法设计课程。公共课的开发要按照培养“职业人”和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来设计。此外,还要重视选修课的开设,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设置一些弹性化的灵活性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换言之,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核心要素或者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职业岗位技能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较深厚的岗位技术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为目标。我们宜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宽基础、活模块”这一课程模式,使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更趋国际化。
4 以岗位技术和能力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要以职业岗位技术和能力为主线,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突出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方面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传授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所需要的知识和先进技术,同时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岗位职业群的需要,对有关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注重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跟踪技术发展,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新的知识和较强的知识能力。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结合,把环境科学的知识和人文知识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中,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环境意识。
5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宗旨
加强实践教学,职业学校求存的根基和特色在于它的实践性。因此职业学校采取有力举措:①要研究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占教学总时数的50%左右。组织编写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实训教材以及有针对性的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配备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中职校学生中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②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要依托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③要改革实践教学内 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6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改进教学方式
对当代职业学校而言,必须要摆脱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并通过运用各种创造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增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作为职业学校,要不失时机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的教学媒体,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加快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对学生的考核也应坚持以能力考核为主,采取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单能力与综合能力,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对于理论课教学,应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教学则宜采取技能竞赛、设计、制作、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上要从考核学生“知道什么”向考核学生“能做什么”转变,在考核的评价标准上要从运用主观评价标准向动作客观评价标准转变。学生在设计、制作、技能操作中有创意、创新的成果,应作为考评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7 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途径,提高办学效益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无论是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的确定,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审定,还是学生实习的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等都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途径很多,如与技术水平高、实训环境好的对口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负责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择优录用部分毕业生就业,并且参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工作。学校则利用自己的师资、设备和技术,承担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等。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生产现场经受“真刀真枪”的锻炼,同时也可为教师提供经常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
如此,职业学校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很快适应市场,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和品牌,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文静,让学生练就一身真功夫,科教新报。2008—3—4。
2 马树超,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1,4。
3 马辉,创新一职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职业教育网。
4 苏孝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学习、研究、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2008年2月26日,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湖南将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强化服务宗旨,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基础能力,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让每个学生练就一身真功夫,使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新时期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 以市场规律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创立品牌专业
专业设置是连接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的纽带,故此在设置专业时:①要具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宜地设置一批针对性强,具有明显职业性和区域性的专业。要针对新兴职业,技术,岗位群的需求,开办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对那些虽然暂时生源萎缩但社会需求稳定的传统骨干专业,要用现代新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高起点改造,以赋予传统专业新的生命力。②要具有灵活性,即专业配置要做到长短结合,既要有一批稳定的、社会长期需要的长线专业,也要有适应社会特殊需要,变动灵活的短线专业。专业口径要宽窄并存,以宽为主,以适应不同岗位要求岗位群的需要;专业设置既要相对稳定,也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要根据市场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做到弃旧置新。③要具有独特性,即要紧随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跟踪本行业的科技前沿动态,选择一批一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教学实力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品牌,以特色专业吸引学生,以特色专业的发展带动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④要具有超前性,即必须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分析预测,不失时机地开设一批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专业(如城市园林、家具与室内装饰技术,森林生态旅游等)。⑤要具有可行性,即要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分析学校的客观条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条件具备就上,否则就暂缓开设。因此,职业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开展调查劳动力市场预测和职业分析,坚持以市场运行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调整设置专业。
2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名牌教师
一个学校的兴盛,除需一支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外,还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使职业学校发展长久兴旺的目标基础,也是职业学校建设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是品牌专业的支柱。根据本校实际,参考他校经验,综合分析认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如下途径:①吸纳一批高学历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特殊工艺,技艺或专门技能的“能工巧匠”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②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部门对职业学校偏重扶持的力度,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合作培养等,加强师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③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尤其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启动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技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④注重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采取“柔性引进”等灵活形式,引进一批重点,新兴学科专业带头人,以适应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建设的需要。⑤建立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到对口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和工种生产实践锻炼,并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素质转化。
3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
作为职业学校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就是以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采取模块的形式和综合化的方法设计课程。公共课的开发要按照培养“职业人”和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来设计。此外,还要重视选修课的开设,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设置一些弹性化的灵活性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换言之,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核心要素或者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职业岗位技能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较深厚的岗位技术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实现能力为目标。我们宜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宽基础、活模块”这一课程模式,使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更趋国际化。
4 以岗位技术和能力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要以职业岗位技术和能力为主线,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突出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方面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传授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所需要的知识和先进技术,同时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岗位职业群的需要,对有关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注重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跟踪技术发展,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新的知识和较强的知识能力。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结合,把环境科学的知识和人文知识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中,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环境意识。
5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宗旨
加强实践教学,职业学校求存的根基和特色在于它的实践性。因此职业学校采取有力举措:①要研究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占教学总时数的50%左右。组织编写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实训教材以及有针对性的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配备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中职校学生中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②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要依托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③要改革实践教学内 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6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改进教学方式
对当代职业学校而言,必须要摆脱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并通过运用各种创造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增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作为职业学校,要不失时机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的教学媒体,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加快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对学生的考核也应坚持以能力考核为主,采取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单能力与综合能力,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对于理论课教学,应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教学则宜采取技能竞赛、设计、制作、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上要从考核学生“知道什么”向考核学生“能做什么”转变,在考核的评价标准上要从运用主观评价标准向动作客观评价标准转变。学生在设计、制作、技能操作中有创意、创新的成果,应作为考评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7 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途径,提高办学效益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无论是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的确定,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审定,还是学生实习的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等都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途径很多,如与技术水平高、实训环境好的对口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负责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择优录用部分毕业生就业,并且参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工作。学校则利用自己的师资、设备和技术,承担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等。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生产现场经受“真刀真枪”的锻炼,同时也可为教师提供经常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
如此,职业学校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很快适应市场,形成规模,形成特色和品牌,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文静,让学生练就一身真功夫,科教新报。2008—3—4。
2 马树超,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1,4。
3 马辉,创新一职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职业教育网。
4 苏孝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学习、研究、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