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表明Th1/Th2分化失衡状态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在特应性皮炎(A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中医中药的辨证治疗有比较好的疗效,我们针对湿热型AD采用皮炎消净饮Ⅰ号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嘲。为探讨皮炎消净饮Ⅰ号对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我们进行以下研究。
【机 构】
:
浙江省中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省中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Th1/Th2分化失衡状态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在特应性皮炎(A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中医中药的辨证治疗有比较好的疗效,我们针对湿热型AD采用皮炎消净饮Ⅰ号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嘲。为探讨皮炎消净饮Ⅰ号对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我们进行以下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显微毛发移植技术不断提高,移植后毛发生长更加接近于自然分布状态,成活率明显提高,而自体显微毛发单位移植技术治疗瘢痕性秃发仍存在疗效差异,不同类型的瘢痕疗效差异较大。
类肝素酶1(heparanase1,Hpa1)是一种内切糖苷酶,其底物是一种阴离子多糖硫酸类肝素(heparan sulphates,HS)。
基底细胞癌(BCC)是较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尽管其生长缓慢,转移少见,但可造成局部组织破坏,造成感染及大出血,甚至毁损容貌.因此,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Akt/mTOR信号通路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节的信号通路.其表达异常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乳腺癌、肺癌以及胶质瘤中均已发现Akt与mTOR的高表达[1-3].目前对Akt和mTOR在皮肤B
β-连环素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细胞间黏附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近年来蛋白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连环素在脂溢性角化病(SK)、鲍恩病(BD)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肿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淋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对治愈患者、阻断传播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疾病负担十分重要.但全球范围内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使可选择的价廉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减少.就国内外淋球菌耐药现状、耐药性监测、耐药机制以及耐药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情况作一回顾,以期加强我国对淋球菌耐药性的监测和研究,促进对淋病的控制。
跖疣临床易诊而难治.我们采用单次艾条灸方法治疗难治性跖疣,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临床资料:根据跖疣的诊断标准[1],共纳入235例跖疣病例,所有病例均来自于3个临床分中心的针灸科和皮肤科门诊,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艾灸组(120例)和水杨酸组(115例).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商品名莱多菲)是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抗组胺药,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皮炎等皮肤病。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促进皮肤科事业的发展,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盐酸非索非那定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内容如下。
目的 探讨溶菌酶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12及赖氨酸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进行体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然后将不同浓度的溶菌酶(0,1×10~(-8)×10~(-7)mol/L)加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待药物作用后,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并进行体外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条带的平均光密度A值的比值来判断人成纤维细
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CA)是一组由多种抗高血压药物组成,通过电压依赖性通道阻断钙离子穿膜内流进入细胞,抑制肌动蛋白一肌球蛋白复合体的激活而抑制肌肉收缩的药物,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临床。
患者男,21岁.因尿道外口右侧红肿,中央脓头,破损后溢脓9 d,包皮内板糜烂8 d,于2008年7月15日来我科就诊.就诊前9 d,尿道外口右侧红肿、疼痛,中央出现一脓头,破溃后形成一针眼大小孔,有脓液自小孔溢出.就诊前8 d包皮内板绿豆大红斑,后破溃、糜烂,糜烂面渐扩大、上覆脓性分泌物,微痛.否认有尿道溢脓及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发病前4天有非婚性生活史.以往有淋菌性尿道炎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