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教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能够表示有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能应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体会通过探究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难点: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模型。
  教学重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能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回顾一次函数的概念
  ; 一次函数,形如

。当b=0,称为正比例函数,形如

;其中

是自变量,



的函數。
  2.结合所给右图,引出课题。
  22.1.1;二次函数——概念
  二、探索新知
  一、填空:用含

的式子表示


  (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设棱长为

,表面积为

,此时



之间的关系式为

;  (有两个变量



, 表面积



的变化而变化)
  (2)

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

与球队数量

的关系式是 

;(比赛的场次

随球队数量

的变化而变化)   (3)某种产品年产量是20t,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一年的增长率都为x,那么两年后的产量为y,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两年后的产量

随增长率

的变化而变化)
  ; 上述三个函数关系式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 


  ; 


  ; 


  1)都含有2个变量:




  2)左边都是函数


  3)右边都含自变量的二次式,自变量

最高次都是2次。
  ;;
  归纳:形如

a0a,b,c是常数)的函数叫二次函数。(a为二次项系数,ax2叫做二次項,b为一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c为常数项)
  注:1a,b,c是常数a0
  ; 2)各项都是整式
  例  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二次函数?
  

;  

 ;

 ;

 ;

 ;

  (2)(4)(5)是二次函数
  找一找:分别说出上述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拓展:
  (1)若函数

为二次函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m1;  ;
  (2)若函数

为二次函数,则

的值为;02; ;
  (3)若函数

为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2; 。
  三、巩固练习
  1、二次函数

中,二次项系数是 1;,一次项系数是 -4;  ,常数项是;  0;  。
  2、如图,矩形绿地的长、宽各增加

m,则扩充后的绿地面积



的关系式为


  3、已知函数

(a是常數)。
  (1)若函数为二次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a1;;; ;
  (1)若函数为一次函数,则a满足的条件是; a=0;;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
  1、通过类比思想认识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

(a,b,c是常数, 且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应用分类讨论思想,明白二次函数必须含有二次项。
  2、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概念。
  五、随堂检测
  1.下列函数中,二次函数是(;D; )
  ; A、

;  B、

;; C、

;;D、

  2.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00米,宽为80米的矩形场地上修建两条宽度相等且互相垂直的道路,剩余部分进行绿化,要使绿化面积为

2,设道路的宽为

米,则



的关系式为 


  3、若

是二次函数,求

的值;
  解:依题意可得
  


  所以:


  六、作业布置
  课本P41 練习第1、第2 题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不应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应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使学生充分地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机会。改变课堂结构,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一、导入——用多种方式联旧引新,精于开头,吸引学生自然的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通常要遵循:①有针对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
期刊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人生三境: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著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终有所获,其实也就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的三种境界。班主任是班集体神经的中枢,很多年轻教师谈起当班主任的事,往往是苦不堪言,特别是一部分总是不听话、爱打架、不完成作业、破坏学校公共设施和老师顶嘴等的学生,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P1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例4 结合平均分中等分的情况教学除法的含义。编排分为4个层次:首先根据小精灵的提示,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然后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最后介绍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节课《平均分》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会用数学语言对平均分的结果进行表达,初步对乘法
期刊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不少数学思想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一、站在整体的高度去处理教材  小学数学知识总是与其他知识纵横联系。在处理教材过程中,把某一知识点与它前后知识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从而有机地组合教材,不拘一格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把某一知识及时地纳入到该知识的结构中,使学生对这个知识有全面的理解。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快
期刊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 <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2.解析  《海燕》是一篇散文诗,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的特点。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英姿,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不朽的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
期刊
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是受多方面影响的。除个别学生,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都是相差不多,但是他们的学习效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分析这个现象,每个学生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家庭富足导致学习没有动力、意志品质不坚定不能持之以恒、缺少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不能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深刻的剖析了“非智力因素”这个
期刊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内容:  以ΧΧ(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企业减税降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乡村经济为主体的主观题答题思路总结。  解析:  该教学设计专题的内容源自于高三日常主观题训练实践的题型总结,因而具有本校本学科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经济生活》中,第三、四单元的知识点较为分散,涉及面广,多维宏观,时政性极强,尤其第四单元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后进行了教材的修改。考试实践证明,以上四点内容
期刊
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可在既高且窄的平衡木上走,有的幼儿只能慢慢地走过低低的宽宽的平衡桩。所以我根据每位幼儿的实际活动水平、设计和安排此项户外游戏。  一、案例描述  (一)设计理念  身体平衡运动,对大班幼儿来说,已不是很困难的事。且每个幼儿在这方面的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可在既高且窄的平衡木上走,有的幼儿只能慢慢地走过低低的宽宽的平衡桩。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位幼儿的实际活动水平、设计和安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我们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创新精神,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本文对小学语文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创新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是尊重学生主体精神的体现。探究性学习是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给学生,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探究性学习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思考、讨论、质疑、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作文是进行语文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是培养学生写作、表达的重要手段。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上作学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写作文,一些小学生就皱起眉头,视作文为洪水猛兽,尤其是我所在的农村学校,学生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