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制的效能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票否决”制,是科层制下的一种指标评价机制。在基层,由于治理体制的压力型特征,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角色界定不明、责权分布不对等,以及政府组织本身具有的自利性特点等原因,“一票否决”制一度被广为采用,但其效能最终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成为现阶段基层治理困境的一个集中表现和缩影。仅仅依靠这个制度,或者简单地将它废除,均无益于基层治理现状的改善。
  关键词:“一票否决”制;基层治理;科层制;压力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63-02
  “一票否决”制,最早出现于1991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一票否决”制形成之初被运用于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行政领域,其后为各级政府所效仿,成为督促下级政府完成上级任务的普遍方式,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中。“一票否决”制成为一种广泛的制度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压力型体制的制度惯性
  经典科层制理论认为:组织遵循“理性主义”的逻辑,严格按照既有程序和非人格化规则运作,从而使得组织的行为与角色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理性科层制组织以一种形式主义的精神行事,通过由法规和明确规定的层级制来协调专门化的权限和行动,以强调非人格化和理智上可加分析的规则来确保组织运作的公正与理性。而在中国基层政治的压力型体制下,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党委集权、党政合一,利用垂直权力、以责任制为网络,并以政治或物质奖惩为动力杠杆将压力层层向下渗透、扩散的政策决策和执行模式。“一票否决”制适应了这种行为习惯,并将之推向极致。
  二、层级指标评价体系的弊端: “一票否决”制过度使用的影响
  压力型体制的激励机制,使得一级政府需要向上负责的而不是向下负责。随着考核指标的不断增加,逐渐转变为主要生产“考评性 ”产品 ,而非服务型公共产品。乡镇政府对上要接受上级考核 ,对内要考核工作人员 ,对下也要考核村庄干部 ,从而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以检查考核为核心的问责体系。检查考核几乎全部是定量化和分数制的。这种问责体系运行的结果是为考核而工作 ,以致乡镇政府的工作只与考核相关 ,而与乡村发展的实质进程无关。
  “考评性生产”导致基层政府供给服务型产品的意愿下降。这与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财力紧张一起,加剧了基层制度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基层制度缺乏健全的利益补偿和有效的调控机制,难以纠正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增加社会不满,造成社会成员的政治冷漠。第二,基层社会政治民主化建设缓慢,透明行政、依法行政和政治参与度不够,使得民众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体制内途径不畅,随着矛盾积聚,出现体制外的“自力救济”。第三,公共行政主要靠政策推动。政策推动型治理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起到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然而却存在着难以持久、缺乏应变性和“人在政举”的困境,缺乏长效的制度建设。
  三、基层政府组织的行为逻辑
  (一)基层政府的角色界定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政府面临着以下的矛盾:控制型政府现状与服务型政府要求之间的矛盾;所承担任务的复杂性与自身财力物力不足,工作手段匮乏之间的矛盾;以及执行上级意志与吸收顺应基层百姓意愿之间的矛(下转283页)(上接263页)盾。在这样的形势下,基层治理呈现了如下特点:
  (二)“相安无事”的治理原则
  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无法立即转型成为服务型组织,处在一个比较消极的位置,这导致了乡村治理逻辑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因为维护农民利益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 ”,而为了不与农民发生正面的冲突,就要少做事,甚至不做事。
  (三)“策略主义”的行为逻辑
  有学者发现,与科层制的“理性主义”逻辑不同的是,乡镇政权组织自身的权力运作存在着浓重的“策略主义”倾向,具有随意性、变通性、短期性,“似乎任何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技术、策略、手段和方式,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均可被乡镇借用,并且,其中的一些运作方式具有“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的非理性特点”,目标替代现象十分普遍。这往往带来为完成“一票否决”等上级指标性任务而不择手段,工作方法偏激或简单粗暴的问题。
  (四)政府自利性与选择性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和寻租理论认为 ,政府同时也是“经济人 ”,具有自身的利益以及逐利动机。 人治色彩越浓,政府的逐利动机越强烈,经济人特征也越明显。部分基层组织逐渐蜕变为一个既超越乡村社会又相对脱离国家政权的独立利益实体,“选择性治理”的问题随之出现。基层政府有选择性地展开行政作为,在某些符合自身利益的工作上表现出超强的行动能力,同时对自己不利的工作放任不管。在税费改革,基层政府财力紧张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四、“一票否决”制的效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票否决”制正是上级政府基于对下级政府自利性和“策略主义”行为逻辑的判断而做出的矫正性安排,这种安排在实践中也的确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一票否决”制项目的增多所带来的工作形势和干部心态的变化,这项制度本身的效用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在一个激励的峰值后,基层政府的工作态度重新转向怠惰。工作风险的提升和考评的无限制增加还助长了寻租行为和请托瞒报的风气。
  然而对于“是‘一票否决’制造成了干部怠惰腐化以及极端行为”这样一种结论。因为在前文中已经论证了基层政府的选择性作为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自于其自身的特性。 “一票否决”制的推行,是这种特性的结果,而非它的原因。以治理信访的禁令为例,在大部分地区,关于群众信访的“一票否决”禁令的确使得基层政府在处理居民利益诉求的初始阶段“束手束脚”,避免了简单粗暴地侵害居民利益的行为。“一票否决”制作为一种单一手段,其效用短时间内难以取代。实践仅仅证明,仅靠一种技术性手段,无法真正从根本上扭转当下的基层治理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 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EB/OL].中国改革论坛网,2011-07.
  [3] 尚虎平,李逸舒.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救火行政——“一票否决”指标的本质及其改进”[J].行政论坛,2011,(5).
  [4] 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J].古今农业,2011,(3).
  [5] 吴理财.应注意农村基层的选择性治理[N].学习时报,2009-01-12.
  [6] 叶德珠.地方政府短视偏差—行政拖延与锁定强制—一票否决—考核制度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3).
  [7] 赵守飞,汪雷.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原因及对策[J].兰州学刊,2010,(3).
  [责任编辑 魏 杰]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通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几个变量来构建分析框架,并利用1990—2010年安徽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影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比值和第三产业比值。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信息共享平台,改革户籍和就业制度,
期刊
摘 要: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以新疆伊东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对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现状分析,总结出当前园区发展及农村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新疆  中图分类号:F241.
期刊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在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进而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是突破和化解制约要素,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以建德碳酸钙产业集群作为切入点,注重结合实践与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剖析具体区域环境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探寻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与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中国的贸易总量和GDP高速增长,但是出口的主力军——制造业却总是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其结构升级一直未能实现。利用全球价值链(GVC)方法,首先解释中国贸易量激增的现象,然后从GVC治理和产业链升级等角度揭示中国制造业长期停滞不前的三大原因,最后基于这些原因给出中国制造业突破困局的方法。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制造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摘 要:以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究了我国白酒企业的专利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很多白酒企业对于专利申请授权重视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白酒企业专利的质量不高,数量也有待于提高,专利的利用率低,企业自身的专利保护体系不够完善;企业自身的专利数据库没有建立起来,我国总体对于专利的保护程度也不够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提高专利的申请意识、制定专利奖励办法与执行结果、提高专利的
期刊
摘 要:民营经济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对于山区县来说,应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快企业规模建设,放宽市场准入,改善优化发展环境,创新金融载体,拓展融资空间,强化现代管理,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关键词: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民营企业;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
期刊
摘 要:随着泰州经济社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高层次人口流动频繁、随迁式人口流动出现以及服务业人口流动增加等人口流动新趋势日益明显。新时期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给泰州带来了知识更新、产业带动以及服务改善等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导致了泰州生活空间的萎缩、和谐稳定的影响以及社会管理的滞后等严峻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人口流动;新趋势;机遇;挑战;江苏省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古建筑是秦皇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针对秦皇岛市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对促进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皇岛市;古建筑;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01-02  引言  作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山海关”、“老龙头”为代表的古建筑已是秦皇岛市众多旅游地的标志之一,成为秦皇岛市的“旅
期刊
摘 要:以环渤海地区10个主要城市2002—2010年间的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地价和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城市土地建设用地面积、地价对第二、三产业经济总量影响的定量分析,并讨论二、三产业经济总量与建设用地面积、地价的弹性及其关系。  关键词:土地要素;土地供给;土地价格;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因其原料广泛、高度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特点备受各界广泛关注。在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尚处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汇总、分析,阐述当地农村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情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木生物质能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