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步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通过新课程教学理念,增加各个科目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热切探讨的话题,本文以高中化学为主要的切入点,展开探讨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需求的化学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化学 问题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18-02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材结构变化大,教师不适应
化学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模块化的构成方式,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不同的教材模块均具有着较为明确的教育范围,并且围绕某些较为重要的化学知识展开,其教学内容中的单元,也是对学生的经验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整理而来。在实际上,化学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过于单薄,而且同其他教学单元的相互渗透不足,元素化合物作为高中化学阶段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知识,其对促进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以及电解质溶液在内的高中虎穴教学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教材把高中化学中的元素化合物纳、铝、铁、硅、硫、氮在内的众多重要的元素内容,较为集中地放在了人教版高中化学的必修1中的三、四章节中,这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和较为全面的了解元素周期律是不利的。教材的变化,让不少化学老师难以适应。
2.内容不好把握
关于有机化学的教学,必修课程中所涉及的范畴过于单薄,在教材的宏观层面,必修同选修课程中,有较多的重复部分。比如高中化学中的必修2中的有机部分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包含甲烷和烷烃、乙烯以及苯、乙醇以及乙酸,糖类以及蛋白质、煤的综合利用和石油加工等等,然而缺乏对较为重要的乙炔、乙醛及其乙酸乙酯在内的一些知识点的覆盖、在必修2中的有机化学知识仅仅是对冰山一角进行了介绍,而没有直接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覆盖,包括官能团这一重点内容都没有涉及,有机反应的范畴也只是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有机氧化反应及其酯化反应,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片面,并且与当今化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科学教育配套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二、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应对措施
1.树立新课程理念,并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新课程的背景为教师对化学教材的专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对新的教材内容进行更为透彻的了解,以便于能够增加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比如在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内容推进的时候可以采取“你们知道吗?”这样的字眼,来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能够让学生对不同模块的化学知识建立了解的桥梁。在课堂中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期间教师可以设立一定的问题清静,让学生的讨论中心不至于过分游离,有针对性。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其中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快课堂内容的推进,采取给学生预留出带有预留情景的讨论空间,正是给学生以发挥聪明才智和丰富学生想象力的举措。
2.根据需要,大刀阔斧组合教材内容,顺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应当考虑到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性,因为化学作为一门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深厚的功底来支撑而学习的学科,倘若学生想真正地学好化学,不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是不行的,倘若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预习,那么在实验探究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现跟不上进度的情况,更无法谈起对不同的学习环节的跟进和思考。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高压的教学任务,赶鸭子上架,为学生做了很多的工作,然而即便是新课程的体系下的教学思路,其中也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倘若教师自己拥有很深厚的功底,只是满堂灌地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和灌输,那么这种教学思路同填鸭式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当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做好预习的准备,并且对预习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在预习的过程中,由于课本上的开放性的问题通常较多较杂。学生在对其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严重者其预习效果会远远低过预期,因此老师也要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回答学生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除了进行预习方面的工作,教师自身也应当不断深化自身对于教材的认识,能够增强自身对于教材配套资料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难度适中,具有针对性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绑架教学,而是让习题辅助教学。比如在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的时候,部分教师仍然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思路,从学生在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就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让学生做题。新课程的化学教学推进速度十分快,在较短的实践过程中,老师往往难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曾经的课程进度的水平,如果仍然按照从前的进度,那么学生很可能“吃不消”,部分学生甚至连最基本呢的算法都容易忘记。
参考文献:
[1]康晓燕.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原则[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2]张玉敏,郭艳华.高师生化学教学实践中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化学 问题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18-02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材结构变化大,教师不适应
化学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模块化的构成方式,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不同的教材模块均具有着较为明确的教育范围,并且围绕某些较为重要的化学知识展开,其教学内容中的单元,也是对学生的经验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整理而来。在实际上,化学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过于单薄,而且同其他教学单元的相互渗透不足,元素化合物作为高中化学阶段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知识,其对促进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以及电解质溶液在内的高中虎穴教学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教材把高中化学中的元素化合物纳、铝、铁、硅、硫、氮在内的众多重要的元素内容,较为集中地放在了人教版高中化学的必修1中的三、四章节中,这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和较为全面的了解元素周期律是不利的。教材的变化,让不少化学老师难以适应。
2.内容不好把握
关于有机化学的教学,必修课程中所涉及的范畴过于单薄,在教材的宏观层面,必修同选修课程中,有较多的重复部分。比如高中化学中的必修2中的有机部分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包含甲烷和烷烃、乙烯以及苯、乙醇以及乙酸,糖类以及蛋白质、煤的综合利用和石油加工等等,然而缺乏对较为重要的乙炔、乙醛及其乙酸乙酯在内的一些知识点的覆盖、在必修2中的有机化学知识仅仅是对冰山一角进行了介绍,而没有直接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的系统覆盖,包括官能团这一重点内容都没有涉及,有机反应的范畴也只是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有机氧化反应及其酯化反应,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片面,并且与当今化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科学教育配套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二、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应对措施
1.树立新课程理念,并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新课程的背景为教师对化学教材的专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对新的教材内容进行更为透彻的了解,以便于能够增加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比如在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内容推进的时候可以采取“你们知道吗?”这样的字眼,来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能够让学生对不同模块的化学知识建立了解的桥梁。在课堂中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期间教师可以设立一定的问题清静,让学生的讨论中心不至于过分游离,有针对性。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其中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快课堂内容的推进,采取给学生预留出带有预留情景的讨论空间,正是给学生以发挥聪明才智和丰富学生想象力的举措。
2.根据需要,大刀阔斧组合教材内容,顺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应当考虑到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性,因为化学作为一门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深厚的功底来支撑而学习的学科,倘若学生想真正地学好化学,不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是不行的,倘若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预习,那么在实验探究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现跟不上进度的情况,更无法谈起对不同的学习环节的跟进和思考。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高压的教学任务,赶鸭子上架,为学生做了很多的工作,然而即便是新课程的体系下的教学思路,其中也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倘若教师自己拥有很深厚的功底,只是满堂灌地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和灌输,那么这种教学思路同填鸭式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当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做好预习的准备,并且对预习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在预习的过程中,由于课本上的开放性的问题通常较多较杂。学生在对其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严重者其预习效果会远远低过预期,因此老师也要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回答学生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
除了进行预习方面的工作,教师自身也应当不断深化自身对于教材的认识,能够增强自身对于教材配套资料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难度适中,具有针对性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绑架教学,而是让习题辅助教学。比如在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的时候,部分教师仍然采取老一套的教学思路,从学生在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就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让学生做题。新课程的化学教学推进速度十分快,在较短的实践过程中,老师往往难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曾经的课程进度的水平,如果仍然按照从前的进度,那么学生很可能“吃不消”,部分学生甚至连最基本呢的算法都容易忘记。
参考文献:
[1]康晓燕.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原则[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2]张玉敏,郭艳华.高师生化学教学实践中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