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引自国外,虽在国内实行已有较长,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学院生科院自2017年建立以来一直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该篇论文尝试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并解决,以期能够为在本科生导师制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心理学;启发
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自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但其在国内的实行效果并不理想。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中的许多理念或许有助于解决本科生导师制中存在的学生和导师方面的问题,充分挖掘学生和老师的潜能,有利于他们各自的发展并且共同推动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高效实施。
一、积极心理学和本科生导师制的简介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1,2]。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致力于损伤、伤害和缺陷等消极品质的研究,而需要将重点转移到人类的优秀积极的品质上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理也随之会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心理层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就可以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我院于2017年建立并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并且開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在国内学校实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普通人的积极积极品质,致力于挖掘人类的潜质和强大精神力量,这或许能为解决本科生导师制下学生和老师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给予一定启发。
二、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主动性 从我院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以来,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因为学生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几乎都是被被动灌输各种知识以为了更好的应付各种考试,所以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
2.导师资源配备不足 我们院刚建成不久,还处于师资队伍的扩充和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学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但老师的扩充速度远比不上我院学生的增长速度,所以不难看到在未来几年里我院的生师比也会不断攀高。同时,教师们不仅要教学,还有相当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导师指导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3.考核评价缺乏量化标准 在我们院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实行已有三年,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奖惩评价制度。由于学校和学院相关制度的规定,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繁重的科研任务,更是被迫充当本科生导师这一角色。身处于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教师对于导师应该要承担的责任敷衍赛责的情况极易发生。相对而言,从事教学和专心于科研研究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增加自我成就感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为自己的职称晋升添砖加瓦。这就必然导致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去,而对导师的工作敷衍了事。
三、积极心理学对本科生导师制问题的启发
1. 突出学生主体位置,重视导师与学生的联系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学生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与此同时需要人为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营造学生和导师之间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在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培养时需要更注重学生身上的美好品质,挖掘其内在潜力并且鼓励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幸福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到天赋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打造导师和学生之间融洽愉悦的关系氛围,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天赋的体现和创造性行为。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对导师的培养 导师作为本科生导师制中处于主导位置的一方,导师的科研指导水平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关系着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的发挥。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导师指导能力的培养是举足轻重的。学院学校需要给老师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和自我提升平台和奖惩制度。其中,对于我院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学院和学校需要提供自我建设,自我提高的平台,让现有本科生导师掌握本科生导师制下指导学生的正确方法,从而促进导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探索挑战,最后更好得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大众化”与“高质量”的统一,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和学校必须尽快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和文件,积极营造有利于本科生和导师自身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利于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院学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志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学咨询,2018(45):119-120.
[2](爱尔兰)卡尔著,丁丹等译.积极心理学(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心理学;启发
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自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但其在国内的实行效果并不理想。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中的许多理念或许有助于解决本科生导师制中存在的学生和导师方面的问题,充分挖掘学生和老师的潜能,有利于他们各自的发展并且共同推动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高效实施。
一、积极心理学和本科生导师制的简介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1,2]。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致力于损伤、伤害和缺陷等消极品质的研究,而需要将重点转移到人类的优秀积极的品质上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理也随之会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心理层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就可以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我院于2017年建立并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并且開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在国内学校实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普通人的积极积极品质,致力于挖掘人类的潜质和强大精神力量,这或许能为解决本科生导师制下学生和老师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给予一定启发。
二、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主动性 从我院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以来,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因为学生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几乎都是被被动灌输各种知识以为了更好的应付各种考试,所以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
2.导师资源配备不足 我们院刚建成不久,还处于师资队伍的扩充和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学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但老师的扩充速度远比不上我院学生的增长速度,所以不难看到在未来几年里我院的生师比也会不断攀高。同时,教师们不仅要教学,还有相当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导师指导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3.考核评价缺乏量化标准 在我们院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实行已有三年,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奖惩评价制度。由于学校和学院相关制度的规定,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繁重的科研任务,更是被迫充当本科生导师这一角色。身处于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教师对于导师应该要承担的责任敷衍赛责的情况极易发生。相对而言,从事教学和专心于科研研究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增加自我成就感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为自己的职称晋升添砖加瓦。这就必然导致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去,而对导师的工作敷衍了事。
三、积极心理学对本科生导师制问题的启发
1. 突出学生主体位置,重视导师与学生的联系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学生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与此同时需要人为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营造学生和导师之间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在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培养时需要更注重学生身上的美好品质,挖掘其内在潜力并且鼓励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幸福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到天赋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打造导师和学生之间融洽愉悦的关系氛围,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天赋的体现和创造性行为。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对导师的培养 导师作为本科生导师制中处于主导位置的一方,导师的科研指导水平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关系着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的发挥。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导师指导能力的培养是举足轻重的。学院学校需要给老师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和自我提升平台和奖惩制度。其中,对于我院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学院和学校需要提供自我建设,自我提高的平台,让现有本科生导师掌握本科生导师制下指导学生的正确方法,从而促进导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探索挑战,最后更好得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大众化”与“高质量”的统一,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和学校必须尽快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和文件,积极营造有利于本科生和导师自身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利于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院学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志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学咨询,2018(45):119-120.
[2](爱尔兰)卡尔著,丁丹等译.积极心理学(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