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提出微课与探究性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微课适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相关特性,并阐述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微课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微课;探究性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169-02
一、引言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媒体等正以极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微课这一教育领域的新秀,正以深度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自助式学习的特点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工作方针中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2]。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将微课这一新型资源与探究性教学模式相结合,避免以往网络课程“重建设、轻应用”的通病,使其真正做到为学生“学”和教师“教”所用,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微课是否适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
微课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它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既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微课作为一种半结构化,易于更新、扩充和组合的新型教学资源[3],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又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微课所提供的情境化、自主化和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所主张的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观点非常契合。微课融入教学将有利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微课如何应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
1.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4,5]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本、以知识结构为驱动的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本、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
2.将微课应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通过微课呈现情境。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该环节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其基本任务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或事件,创设一个包含了学习对象的情境。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特点。作为微课主要载体的教学视频一般在10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满足了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制作采用问题式或案例化教学方法的微课,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启发思考——通过微课提出问题。在明确学习对象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
教师需要对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打包成难易适中又相互联系或层次递进的知识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计出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这些问题或任务可以以微课的形式提供,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并完成知识信息的内在深化,使得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学双方实现了角色转换,知识信息传播也由传统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构建。
(3)自主(或小组)探究——微课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性教学环节。
不同学科所使用的认知工具有所差异,微课在此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平台自主地查找、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源。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源不完全相同,针对同一问题他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得到不同的结论。
(4)协作交流——微课提供大范围的网络讨论。本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
基于微课平台的自主探究环节后,因每个人获取的资源不同,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从而更大程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课内讨论中不能深入展开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外通过微课平台将讨论延续下去,并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更多的人进行互动。
(5)总结提高——微课有助于学生自我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学生通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跟踪在微课平台中的学习轨迹,并结合其他学习者的反馈,能够完成对某一阶段学习的进度和深度,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四、结语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模式,有着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必将获得长足地发展。在我国,目前微课的相关理论、概念还不成熟、不确定,在实践中还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微课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任重而道远,如何将这一模式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很多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周杨.信息技术在研究性课程中“导学”功能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2):7810-7817.
[2]张云勤.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3):189-192.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马洪伟,殷为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探究性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66-67.
[5]汪建军,刘青,毛长丹.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1):1-3.
关键词:微课;探究性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169-02
一、引言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媒体等正以极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微课这一教育领域的新秀,正以深度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自助式学习的特点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工作方针中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2]。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将微课这一新型资源与探究性教学模式相结合,避免以往网络课程“重建设、轻应用”的通病,使其真正做到为学生“学”和教师“教”所用,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微课是否适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
微课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它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既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微课作为一种半结构化,易于更新、扩充和组合的新型教学资源[3],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又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微课所提供的情境化、自主化和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所主张的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观点非常契合。微课融入教学将有利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微课如何应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
1.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4,5]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本、以知识结构为驱动的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本、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
2.将微课应用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通过微课呈现情境。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该环节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其基本任务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或事件,创设一个包含了学习对象的情境。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特点。作为微课主要载体的教学视频一般在10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满足了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制作采用问题式或案例化教学方法的微课,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启发思考——通过微课提出问题。在明确学习对象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
教师需要对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打包成难易适中又相互联系或层次递进的知识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计出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这些问题或任务可以以微课的形式提供,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并完成知识信息的内在深化,使得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学双方实现了角色转换,知识信息传播也由传统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构建。
(3)自主(或小组)探究——微课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性教学环节。
不同学科所使用的认知工具有所差异,微课在此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平台自主地查找、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源。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源不完全相同,针对同一问题他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得到不同的结论。
(4)协作交流——微课提供大范围的网络讨论。本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
基于微课平台的自主探究环节后,因每个人获取的资源不同,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从而更大程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课内讨论中不能深入展开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外通过微课平台将讨论延续下去,并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更多的人进行互动。
(5)总结提高——微课有助于学生自我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学生通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跟踪在微课平台中的学习轨迹,并结合其他学习者的反馈,能够完成对某一阶段学习的进度和深度,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四、结语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模式,有着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课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必将获得长足地发展。在我国,目前微课的相关理论、概念还不成熟、不确定,在实践中还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微课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任重而道远,如何将这一模式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很多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周杨.信息技术在研究性课程中“导学”功能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2):7810-7817.
[2]张云勤.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3):189-192.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马洪伟,殷为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探究性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66-67.
[5]汪建军,刘青,毛长丹.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