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对放化疗疗效及耐受性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索年龄因素对放、化疗疗效及耐受性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放疗科、肿瘤内科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初次收治并随访到死亡的196例老年肺癌的治疗情况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6例老年肺癌患者中,<70岁占45.9%(90/196),≥70岁占54.1%(106/196),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33.7%接受单纯化疗(66/196),58.2%接受化疗+放疗(114/196),8.2%接受单纯放疗(16/196),<70岁与≥70岁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70岁与≥70岁两组在骨髓抑制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存期:单纯化疗组<70岁中位生存期7个月;≥70岁中位生存期6个月。受化疗+放疗组<70岁16个月;≥70岁MST18个月。单纯放疗组<70岁中位生存期14个月;≥70岁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年龄因素并不影响化疗疗效、生存率及增加骨髓抑制及严重放射性肺炎的发生。Karnofsky评分较好的晚期肺癌,放、化疗方案的选择不应排除70岁以上人群。
  关键词:老年 肺癌 放疗 化疗 骨髓抑制 年龄因素 放射性肺炎
  海南省2013年度医学科研重点课题项目琼卫2013重点-05号《琼西地区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96例肺癌患者全部选取我院肿瘤内科和放疗科住院患者,年龄在60~81岁,平均年龄69岁,有明确的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按年龄分为两组,<70岁组和≥70岁组。患者均有临床胸部CT,X线片客观指标,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均正常,Karnofsky评分>70分,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者,分期按TNM国际分期(UICC 1994).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例]
  
  
  
  1.2治疗方法接受单独化疗,主要为含铂类方案,21天为1周期,连用2-4个周期,接受单独放疗,照射范围包括肺部病灶+选择性纵隔淋巴结区,Dt:5600cGy±600cGy,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1.3 疗效评价近期疗效按WHO的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可见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以上、并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即无改变(NC)肿瘤缩小不到50%或增大不到25%,进展(PD):肿瘤增大超过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患者活动状态参照KARNOFSKY评分标准;毒副反应按WHO统一规定的分度标准进行评定。随访3年,计算中位生存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客观疗效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肺癌一向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癌,其中30-40%>70岁[1]。中国2002年男女肺癌分别排第一和第二位,2002年在全国有396 368例肺癌新发病,则有118910—158547例在>70岁以上,这不是一个小数,值得重视,老年人是一个弱势人群,往往被排于临床研究外,以致经验少影响治疗发展,面对日益增多的老年肺癌病人,应予以关注[2] 。本研究将老年肺癌以70岁为界,对比两组之间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及疗效评价,不管是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还是治疗疗效均未发现有明显差异。因而对Karnofsky评分较好的晚期肺癌患者,放、化疗方案的选择不应排除70岁以上人群。对以上人群相对积极的治疗也能尽可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国外一些学者研究结果相似[3-5]。总之,≥70岁为目前较普遍接受的老年肺癌界限,随老龄化社会的出现,治疗态度要积极,注意保护脏器功能,治疗方法不可过猛,必须综合系统全身状况细心谨慎考虑。
  参考文献:
  [1]Ginsberg RJ, Vokes EE,Raben A. Non-snall cell lung cancer [M].In: Devita VTJr,Hellmen S,Rosenberg,SA eds.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scticeof oncology. 5th.Phicadelphia:Lippincott-Raven,1997.858.
  [2]廖美琳 中屠阳 老年肺癌治疗的探讨 [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8,l4,3
  [3] Scagliotti G V,De Marinis F,Rinaldi M,et al,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hreeplatinum-based soublets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2002,20(21):4285-4291.
  [4]Fossella F, Debore R,Kerr R,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docetaxel bersus binorelbine of ifosfanid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l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ebiously treated with platinum-containing regimens .The TAX 320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udy Group[J].J Clin Oncol,2000,18(12):2354-2362.
  [5] Parkin DM,Bray F,Ferley J,et a1.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CA Cancer J Clin,2005,55:74—10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非脑疝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量30-45ml)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7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I评分及SSS评分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单孔腹腔镜用于输卵管结扎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相关护理干预,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间患者护理之前焦虑状况无明显差异,P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这就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消毒供应中心支持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本着“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宗旨,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1.1转变服务理念,积极组织科内人员学习消毒供应中心相关行业标准,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沐舒坦行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给予沐舒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气促、肺部罗音、咳嗽症状的消失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9例,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49例,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早搏情况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交界性早搏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90%),同时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为疾病明显改善;24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形成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中隔矫正术后发生鼻中隔血肿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12例,经穿刺或吸出积血并填塞后均治愈。结论:术后鼻中隔血肿形成原因较多,关键因素是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和妥善止血,术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减少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形成血肿的有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无陪护病房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保障输液的安全。方法: 分析输液存在风险因素,制订并且完善风险的管理制度,比较分析在实行措施前后输液期间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投诉率 结果 :通过改进,药液外渗,脱管,皮肤过敏,错误发药,速度示快,刮伤头皮,患者针刺伤以及导管感染等发生率显著较之前降低(P<0.01),且输液相关的家属投诉率显著减少(P<0.01)。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疼痛评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观察组辅以常规护理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基于及时疼痛评估指导下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疼痛评估在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有明显效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观察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144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n=68例)与对照组(n=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4.6±10.9 min vs42.3±13.8 min),术中出血量为(24.1±12.0ml vs38.6±1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方法:选取肾脏生化检验患者119例,分别对其进行传统的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检验,分别检测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级检验CysC阳性率为7.6%,与拉网式检验的7.6%相同(P>0.05);分级检验Scr及BUN阳性率分别为61.3%、66.4%,均显著高于拉网式检验的[5.0、5.9]%(P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