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数字化工程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的数字化既是与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协调发展的外在要求,又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而已经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正在兴起的数字化产业和近年来中央加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的力度,为马克思主义数字化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相关部门应该从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启动和建设这一工程,在中国逐步建成一个世界上最庞大、最全面的网上马克思主义数字信息资源库系统,并通过宽带网向全球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使它成为全球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宣传普及和文献保存的信息基地和
其他文献
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孩子怎么会面有菜色?  “我在幼儿园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  “做乞丐?”我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孩子上的这叫什么幼儿园啊?”  杰克开着车,笑着向我讲述了
目前,全国各院校大学英语课堂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教学模式、内容、优势与弊端或系统评价等方面,而对个体差异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523份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