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我们的教师充分解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提升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的现象很普遍,既浪费教学的宝贵时间,又影响教学效率,导致“堤内损失堤外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21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对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深入挖掘语文,突出学科特性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掌握语文的特性。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虽然它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含了美育、德育、思想教育等内容,但其最主要的核心特性仍是“语”和“文”,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指的是书面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语言才是文化的根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学习文化,接受中华民族的观念和思想,认同和体验我国的民族精神。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突出强调语文的特性,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其语用能力,并以现行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语言精华,品味思想的升华,从而达到审美训练、思维锻炼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语文特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畫.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堂交流”的“立体化”
我教《一夜的工作》时,曾问学生:“你觉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简朴。”我接着问道:“你的回答也很简朴,再说说理由好吗?”于是这位学生想了想,说:“因为他是一国的总理,办公室里就算有高级的摆设都不过分,现在却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而已,因此我觉得总理非常简朴。”由于我的追问,学生的发言从一个词增加到了非常有理有据的一段话,语言因“立体化”而大大提升了“含金量”。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汇谈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最主要“时段”。曾有专家提醒:“语文课,‘交流’好才是真的好。”因为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讲究、不习练、不规整自己的语言,那应该在什么课上去讲究、去习练、去规整呢?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四、运用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我运用多种策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文辞优美、含义深刻。但对于本年段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加感悟、体会,大体能体会文章含着的意思。《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请学生自主学习,列出问题。全班交流时,我请学生提出问题,再请已经能够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孩子的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光荣牺牲的事。接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要和平不要战争”。
魏书生说得好:“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提升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的现象很普遍,既浪费教学的宝贵时间,又影响教学效率,导致“堤内损失堤外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21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对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深入挖掘语文,突出学科特性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掌握语文的特性。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虽然它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含了美育、德育、思想教育等内容,但其最主要的核心特性仍是“语”和“文”,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指的是书面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语言才是文化的根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学习文化,接受中华民族的观念和思想,认同和体验我国的民族精神。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突出强调语文的特性,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其语用能力,并以现行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语言精华,品味思想的升华,从而达到审美训练、思维锻炼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语文特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畫.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堂交流”的“立体化”
我教《一夜的工作》时,曾问学生:“你觉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简朴。”我接着问道:“你的回答也很简朴,再说说理由好吗?”于是这位学生想了想,说:“因为他是一国的总理,办公室里就算有高级的摆设都不过分,现在却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而已,因此我觉得总理非常简朴。”由于我的追问,学生的发言从一个词增加到了非常有理有据的一段话,语言因“立体化”而大大提升了“含金量”。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汇谈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最主要“时段”。曾有专家提醒:“语文课,‘交流’好才是真的好。”因为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讲究、不习练、不规整自己的语言,那应该在什么课上去讲究、去习练、去规整呢?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四、运用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我运用多种策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文辞优美、含义深刻。但对于本年段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加感悟、体会,大体能体会文章含着的意思。《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请学生自主学习,列出问题。全班交流时,我请学生提出问题,再请已经能够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孩子的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光荣牺牲的事。接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要和平不要战争”。
魏书生说得好:“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