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田峪:中华文明的那道脚印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bby_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心中,万里长城既是存在的历史建筑,也蕴藏着诸多象征化的表述,它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治乱兴衰,与中华文明发展紧密相关。1986年10月9日,北京举行了一个名为“新北京十六景”的评选活动,其中万里长城北京段共有两处入选,那就是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与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碑文的八达岭相比,慕田峪成名时间较晚,但它却从明代的历史长河中一步步走来,以历史的厚重感后来居上,为中外游客熟知,并最终比肩八达岭,成为北京的一张闪亮旅游名片。慕田峪的历史,就是600年中华历史发展的缩影。

器物:军事防御 国之重器


  公元1368年,明征虏大将军徐达攻破元大都后,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元政权势力退守北方草原,中原又恢复了汉家天下和华夏衣冠。为防蒙古势力再次南下,徐达开始修筑北京居庸关等通往漠北草原的山口要塞,明代长城修筑工程自此开启。作为明代“天子戍边”之地,北京城自然是万里长城的防御要地。长城沿京郊北部和西部山区修建,呈半环形状拱卫京师。其中,位于如今怀柔区三渡河乡的慕田峪村,背靠军都山南麓,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遂成为明代防御的重要关口。
  随着明政权国力的不断提升,慕田峪关的修建也日趋完善。据《四镇三关志》载,慕田峪关口正式修建于公元1404年(明永乐二年)。修建完成后,隶属于后军都督府的渤海千户所管辖。公元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嘉靖皇帝为了守护京北皇族陵寝,更为了防止土木堡之变和庚戍之变再次重演,将原来的蓟镇分为蓟、昌两镇,将北部防务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作为昌镇东部的第一个关口,慕田峪关自然成为了防御的中心,嘉靖皇帝大量拨款“修渤海所下自大臻峪至慕田峪关,边城八十一里半,附墙台四座”。
  隆庆皇帝即位后,先后任命名将谭纶、戚继光负责北部军事防务,二人在昌镇再次修筑边墙,在慕田峪关口创建空心敌台,并大量使用新城砖将旧有边墙包筑加固。加固后的墙体高8米、底宽6米、上宽4米,内外两面均筑有长约5尺、宽1尺、高2尺多的垛口,垛口之下设箭孔,险要设置炮台。从公元1569年3月到1572年9月,慕田峪关口在三年时间内一共建成了22座空心敌台、44间房屋、149间铺房以及3间官厅房,一跃成为昌镇最大的关口。公元1573年,渤海守御千户所正式将驻所移至慕田峪关内,并在此后的30年间一直持续着对慕田峪关口各处边墙、敌台的修葺。
  历代帝王的修建让慕田峪长城形成了由关城、敌台、烽火台、营堡、城墙、壕沟等设施共同组成的一套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修建完成后的慕田峪西北连接贾儿岭长城,东南连接亓连关长城,整段经王家坨、灯干岭、榨子墩、刘家项分界墩、胡思谷至界碑石为止,总长度大约3000米左右。该段长城虽然山势较缓,相对落差不大,但却因地理位置险要而成为明代重边长城的起点,成为历代军事斗争的前沿阵地。
  建成后的慕田峪长城关隘险要、敌楼密集,且其余长城各段都是修建于荒山野岭之上,唯独慕田峪却处于满山万绿丛中,这里常年植被茂盛、林木覆盖率高,整段长城隐于其中,如神龙腾飞却不见首尾,“雄中见险,雄险相间,刚柔相济”。关台与敌楼连在一起,居高临下,四面箭窗,上有城弩,下有射孔,左右相救,火力交叉,可谓易守难攻。
  慕田峪的历史使命注定了它自诞生之日起便要历经战争的烽火洗礼。公元1543年(明嘉靖二十二年),蒙古朵颜部率部来袭,围困嘉峪关数日之久,并杀死关口守备,地方守军依靠险要的慕田峪地势拼命抵抗,最终迫使蒙古军队退却。经此一战,明王朝新任巡边御史杨右泉于公元1556年在慕田峪重修官署,以便于以后巡边御史检查慕田峪关隘各处的军事防务。终明一代,慕田峪一直便是明政权与蒙古势力角逐的战场。明清鼎革之后,清政府沿袭明制,仍然将慕田峪視为北京城的重要北部屏障,设置防城使、把总统领重兵,驻守在此军事要地。
  此时的慕田峪,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大国重器,有效阻止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它的存在不仅有效减少了双方发生战争的频次,更成为边关各族频繁往来互动之地,汉满蒙各族在此交流融合,最终汇集成为中华民族。

象征:中华脊梁 国之屏障


  从边地战争到民族融合,当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之后,慕田峪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消退,但它却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近代历经苦难后国人心理和精神上的标志和符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古老的慕田峪在日寇的炮火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峥嵘岁月。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宋时轮、邓华的率领下由平西斋堂挺进冀东地区,准备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占领慕田峪关口前日伪军所设置的沙峪伪警察所。日本华北派遣军板垣师团所部闻讯,派遣一个中队从怀柔县城出发前来增援。第四纵队31大队得知消息后,果断在沙峪村东山嘴设伏并成功狙击日本增援部队,共歼敌12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掷弹筒3门、步枪80支。此次阻击战乃是怀柔长城脚下抗击日军的第一次胜利,极大振奋了怀柔乃至整个华北敌后抗日的信心。
  日军统帅板垣征四郎在长城抗战中曾这样评价中国人,“从中国民众的心理上来说,安居乐业是其理想,国家意识无疑是很淡薄的。无论是谁掌握政权,谁掌握军权,负责维持治安,这都无碍大局”。可以说他确实看到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面,但他却丝毫不知,只要关系到民族兴亡,中华民族就会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和极强的凝聚力,这样一种力量是任何敌人都不能阻挡的,慕田峪的抗争就是这种力量的表现。


长城初春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作为大国重器和民族象征的慕田峪褪去那一份喧嚣,静静伫立在京北的崇山峻岭中。与建国后游人如织的八达岭长城相比,交通并不方便的慕田峪少了很多热闹,却多了份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1984年至1988年,北京市文物工作者开始集中对慕田峪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这里的关城、营堡、烽火台尚有遗迹可寻,整段的城墙和敌台也保存得十分完整。此外,他们在关城里发掘了大量青花瓷碗残片、白釉酱彩人物花卉瓷碗残片、铁抹子、白釉瓷盘、石砚、鼓形石坠、石秤砣、石碾、石臼等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以及城砖、方砖、斧刃砖、水槽砖等各种建筑构件,印证了慕田峪曾经的辉煌;还发现1枚铁箭镞、2件威远石炮和数枚铁弹、石弹等军事武器,表明了当年这里的峥嵘战争岁月。除生活设施和军事设备外,文物工作者还统计出各类刻石15方、刻字界砖1块,时间从明代直到近代不等,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政治生活的“隆庆三年孟秋之吉题名碑”,也有反映城墙修筑的记功碑和修边城碑记等。这次对慕田峪的大规模田野调查不仅发掘出了大量实物,对研究长城文化大有裨益,更是让这个昔日曾经辉煌过的京北重镇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历史底蕴 国之复兴


  当慕田峪再次回到世人眼中时,它已然不再是曾经那个军事防御的国之重器,也不是那个为近代苦难中国提供精神支柱的国之象征,而是跟随中国物质文化的丰富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成为展示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1985年,北京市政府为了分流前往八达岭长城游览的旅客,正式批准成立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管理处,下设慕田峪长城旅游服务公司,同时建立中共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委员会,正式对慕田峪长城进行旅游开发。而同时期对慕田峪长城的修复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第一期修复工程自1983年3月17日正式开工,总投资1250万元人民币,共修复自17号楼开始至大角楼止全长2250米的城墙段、22座敌楼。
  1988年4月,万事俱备的慕田峪长城旅游区正式宣布对外开放。修复后的慕田峪长城身处平原沃野与山峰嶙峋之间,自然景观形成强烈转化,连绵不绝的长城与周遭流水、悬崖、峡口相依附,形成“刚柔相济”的绝美风光,瞬间便吸引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游客的眼光,仅一年时间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优美的风光更是吸引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外政要的关注,1990年11月11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来慕田峪视察,并亲笔题词“慕田峪长城”五个大字,让慕田峪的名字再次为大众熟知。
  更为重要的是,自1985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登临慕田峪长城起,慕田峪就开始担负起接待国外政要这一特殊的外交使命。1988年6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带着家人一起来到了慕田峪,在北师大教授曹大为和中国长城协会副会长董耀会的讲解中,克林顿充分感受了长城的伟大,并当场在慕田峪为其女儿切尔西上了一堂文化实践课。2014年3月23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带着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女儿来到北京,并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慕田峪长城,她自己在慕田峪步行2000多米、游览了3个多小时。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单独访华,此在中美外交史上尚属首次。此外,慕田峪还先后迎来过英国首相梅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挪威首相爱尔娜、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等上百位外国政要,接待了包括 APEC、“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在内的多项重大外事活动,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曾经的京北雄关,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成为展示中国形象、开展大国外交的重要场所。如今,登临慕田峪长城业已成为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各国媒体记者期盼的重要行程。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和国力的不断提升,慕田峪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2011年,慕田峪长城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尺竿头当更进一步,随着2014年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作為会议的重点配套项目,慕田峪长城将售检票、摆渡车、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大幅提升了景区游客服务接待能力。2014年5月,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将东起大峪水库和东青龙山,西至怀柔大榛峪村西部,南起长元、马道峪、苇店村居民区,北达黑坨山北大地村界,总面积约103平方公里的地区列入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域,以坚持保护长城本体的原则,对此区域进行整体开发。经文物保护专家和规划师的统计,名胜区共包括38处人文景观和18处自然景观。这次规划大大增加了慕田峪长城风景名胜区的地理范围,在古老的人文景观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自然风光,让这里的游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017 年,在猫途鹰旅行者全球最佳地标景点榜单中,基于过去12个月内全球千万旅行者对目的地的点评,中国北京的慕田峪长城上榜全球第7 名,成为唯一入选全球榜单的中国景点。
  如今,长城脚下的慕田峪村建立了国内外游客聚集的“国际文化村”,五彩红叶节等各类文化节、艺术节活动层出不穷,中日友好周年、长城文物学术研讨、中外青年友好交流周等外事活动和学术研究也在这里开展,长城文物保护联盟成立大会、长城公益日等公益活动接连登场,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也在这里频繁举行。
  器物的强盛不能持久,文化的长久方能强盛,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应对北方游牧民族而生的慕田峪,走过了冷兵器时代军事防御的峥嵘岁月,经受了长城抗战的战争烽火,在新中国的怀抱重建天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成功转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虎踞龙腾临崖壁,万柳千桃待雨还”,从历史中走来的慕田峪,已经不是一个古老的工程,它已经成为对外传播中华文明、中国精神和中国风貌的重要文化符号,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它带着时光长河里独有的沧桑,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着自己的未来走去。
其他文献
On Friday, I took a flower arranging class. Flower arrange-ment is an art, which not only tests our sense of aesthetic (审美), but also tests our patience. The
期刊
《长城——古老的联想》 摄影 陈长芬  约三十年前,作为北京中学生春游目的地之一,我在满山新绿的某个春日,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巨大的砖石竟如此规矩、齐整地筑于山形之上……在城垛中眺望,叠翠掩映中,想象山下有敌,依此“天开叠堑”,实在是自不量力。下山合影,照片是制式的,四周白边,只底边空白处一行钢笔字体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  2000年后,京郊游开始风靡,方才知道:长城北京段之美,有居庸关横亘西北
期刊
对沿河城,久有期待.我知道那是太行山北接燕山的交衔地带,真正的大山腹地.我知道那座城池与那些沿字台子很传奇,可见证真保镇长城的起点之美.某日,直抵沿河城村.一行多有收获
期刊
忽然萌发出一种去游长城的冲动.去哪儿呢?居庸关、慕田峪都去过不止一次了,去黄花城吧.好多年没去,现在不知变成什么样了.rn黄花城在怀柔境内,30多年前我曾经来过一次.那时候
期刊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出自毛泽东主席所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从问世以来,成为所有人对登上长城的期盼。长城如一条盘亘于中国北方的长龙,数千年来守护着中原大地。古人修建长城,以保卫国土为出发点,骨子里刻着的是对“止战”的愿望。希望将战争阻挡在长城以外,因而,长城就变成深入中华民族内心的“守护神”。  沿长城形成的带状军事防御体系,保护了两侧居民长期的安定生活和农耕生产方式,使得中华民族50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