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走进政治课堂后,许多教师摒弃了传统说教模式授课,然后用课件、视频、音乐、动画……把政治课堂装饰得“富丽堂皇”,但这种“华丽”装饰是否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试图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堂的实效性:“说教式”课堂必须要抛弃,但过于追求“华丽”同样不可取,必须学会“拒绝”和“坚守”,从“华丽”回归“理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华丽 实效 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75-01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各中小学校大力践行“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校也开展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课堂改革,提出创设“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学模式探究,我也积极探索与反思。从教近20年来,我也运用过那种“没兴趣激发,没思维碰撞,没感情陶治”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什么是真理”,“真理具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的特征”,我照本宣科將具体内容自以为清晰明确地向学生讲授,结果学生不仅难理解且显得没兴趣,为了让学生重视,我只能要求“这是历年高考热点,必须记下来,下节默写……”学生一片唉声,我心一片茫然……
时代在进步,多媒体走进教室无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泉活水,我也似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一、“华丽”陷阱
说教式的教学是知识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受,我以往的教学方式也很少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热情,我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以生活的实例来装点课堂。
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生活中最新的资讯,为学生创设情景,如讲授《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精心设计了几个情景:观看2017年春晚刘德华暖心演绎《回家的路》,让学生感悟“家”、“乡愁”,感悟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展示当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让学生探究其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播放我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完美相融的杂技《天鹅湖》等。音乐、图片、视频、资讯……课堂“华丽堂皇”,极具视听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学习《精神文明建设》中,我要求学生作问卷调查、上网搜集文明城市相关资料,结合书本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学生兴致勃勃,课件做得相当精美,课堂气氛热烈,但热烈过后,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学生自主性过强,对课本基本知识一知半解,课堂讨论热热闹闹,课后知识糊里糊涂,教学进度也难以完成。经过总结,我发现过于追求教学过程“华丽”、教学手段 “丰富”,而教学实效性并没真正提高。
二、回归“理性”
适逢我校参加省高中教学学业水平评估,我承担《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公开课。鉴于之前的经验,不能片面追求课堂的华丽了,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探索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节课就创设一个情景,将书本的理论全部体现在同一情景中,使学生在同一情景中将知识点联系起来,避免一节课多重角色与身份的变换。因此,在讲规律知识点时,我选取了一视频: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片断设疑:1.为什么我们看到泥石流而没有看到产生泥石流的规律呢?2.下一次泥石流是不是还会降临在舟曲?3.面对自然灾难,我们是不是无能为力?4.如何预防类似的天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总结知识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我在小结时利用黑板板书,使学生更明确本课的知识结构与脉络。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让我明白:学生是很有思想的个体,作为老师需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让其自主探索,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这才是构建实效与理性课堂的有效途径。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虽不多,但在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课堂过程虽不特别“华丽”,但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与教师板书点拔引导相结合,以致使教学效果非常“华丽”。这节课的设计与讲授也获得了省教学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摸着石头过河”中的总结——要学会“拒绝”和“坚守”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告别那种没有思维撞击的“说教式”“闷课”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装点我们的课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创设学习情境,但多媒体装饰课堂再“华丽”,也不能完整代替教师的讲解,这要我们学会“拒绝”。传统教学讲授法仍有其独特作用,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难点、重点,这是我们要坚守的。我们在利用课件时不能忽视板书这一个环节,因为这是起到小结提纲的作用,大大帮助学生构成知识网络。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新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绝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总而言之,如果说我们把从“说教”走向“华丽”作为一种尝试的话,那么,从“华丽”到“理性”的回归就应当是一种质的升华。这里,我们所呼吁“理性”的回归,不是摒弃多媒体教学,也不是倡导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并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与政治课堂实效的最佳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思安.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心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张杰.探索中学政治教学[J].读与写,2017(16):38.
作者简介:
李雪梅(1975-),女,汉族,广东江门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高中政治备课组长,课堂改革先进分子,研究方向: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华丽 实效 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75-01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各中小学校大力践行“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校也开展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课堂改革,提出创设“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学模式探究,我也积极探索与反思。从教近20年来,我也运用过那种“没兴趣激发,没思维碰撞,没感情陶治”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什么是真理”,“真理具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的特征”,我照本宣科將具体内容自以为清晰明确地向学生讲授,结果学生不仅难理解且显得没兴趣,为了让学生重视,我只能要求“这是历年高考热点,必须记下来,下节默写……”学生一片唉声,我心一片茫然……
时代在进步,多媒体走进教室无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泉活水,我也似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一、“华丽”陷阱
说教式的教学是知识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受,我以往的教学方式也很少能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热情,我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以生活的实例来装点课堂。
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生活中最新的资讯,为学生创设情景,如讲授《文化创新的途径》时精心设计了几个情景:观看2017年春晚刘德华暖心演绎《回家的路》,让学生感悟“家”、“乡愁”,感悟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展示当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让学生探究其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播放我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完美相融的杂技《天鹅湖》等。音乐、图片、视频、资讯……课堂“华丽堂皇”,极具视听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学习《精神文明建设》中,我要求学生作问卷调查、上网搜集文明城市相关资料,结合书本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学生兴致勃勃,课件做得相当精美,课堂气氛热烈,但热烈过后,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学生自主性过强,对课本基本知识一知半解,课堂讨论热热闹闹,课后知识糊里糊涂,教学进度也难以完成。经过总结,我发现过于追求教学过程“华丽”、教学手段 “丰富”,而教学实效性并没真正提高。
二、回归“理性”
适逢我校参加省高中教学学业水平评估,我承担《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公开课。鉴于之前的经验,不能片面追求课堂的华丽了,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探索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节课就创设一个情景,将书本的理论全部体现在同一情景中,使学生在同一情景中将知识点联系起来,避免一节课多重角色与身份的变换。因此,在讲规律知识点时,我选取了一视频: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片断设疑:1.为什么我们看到泥石流而没有看到产生泥石流的规律呢?2.下一次泥石流是不是还会降临在舟曲?3.面对自然灾难,我们是不是无能为力?4.如何预防类似的天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总结知识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我在小结时利用黑板板书,使学生更明确本课的知识结构与脉络。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让我明白:学生是很有思想的个体,作为老师需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让其自主探索,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这才是构建实效与理性课堂的有效途径。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虽不多,但在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课堂过程虽不特别“华丽”,但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与教师板书点拔引导相结合,以致使教学效果非常“华丽”。这节课的设计与讲授也获得了省教学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摸着石头过河”中的总结——要学会“拒绝”和“坚守”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告别那种没有思维撞击的“说教式”“闷课”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装点我们的课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创设学习情境,但多媒体装饰课堂再“华丽”,也不能完整代替教师的讲解,这要我们学会“拒绝”。传统教学讲授法仍有其独特作用,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难点、重点,这是我们要坚守的。我们在利用课件时不能忽视板书这一个环节,因为这是起到小结提纲的作用,大大帮助学生构成知识网络。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新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绝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总而言之,如果说我们把从“说教”走向“华丽”作为一种尝试的话,那么,从“华丽”到“理性”的回归就应当是一种质的升华。这里,我们所呼吁“理性”的回归,不是摒弃多媒体教学,也不是倡导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并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与政治课堂实效的最佳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思安.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心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张杰.探索中学政治教学[J].读与写,2017(16):38.
作者简介:
李雪梅(1975-),女,汉族,广东江门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高中政治备课组长,课堂改革先进分子,研究方向: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