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交办的四大任务,抓住了重庆整个工作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既是重庆的工作重点,又是重庆的工作难点。这四大任务如何破题?本刊特约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同志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供读者参考。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点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
——胡锦涛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应选择以下突破点——
全力打造“1小时经济圈”,做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火车头”
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经济这匹“小马”很难拉动农村这辆“大车”。统计数据显示,重庆主城对周边区县经济的拉动比率为1∶5.7,而上海为1∶6.8,北京为1∶11,天津为1∶7.4,差距十分明显,其原因就在于重庆城市经济发展不充分、发展不领先,整体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农村发展十分落后,经济实力太弱,无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城乡经济关联度较差,互动发展的统一性、协调性不强。因此,打造“1小时经济圈”,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是变重庆“小马拉大车”为“大马拉大车”的客观需要。
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体制,但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却是一个典型的省域架构,在西部和全国都十分有代表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重庆要“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并“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目的就是希望重庆立足于大城市大农村的特殊市情,大胆探索创新,在西部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经验。因此,打造“1小时经济圈”,做大做强城市经济,适应了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新要求。
由此可见,“1小时经济圈”顺势而生,生逢其时,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既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平台,又是第一大突破点。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引擎”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火车头”,那么,产业就是它的“引擎”。重庆发展二、三产业,应该主要依托“1小时经济圈”。目前“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的23个区县,虽然幅员面积只占全市的36%,但这一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比较成熟,其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市的60%和78%,是目前重庆的经济主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在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保障、金融机构设置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统筹推进交通、通信、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超强辐射和集聚功能的核心经济区域。
第二产业要重点做强五大产业。一是建设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打造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二是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三是建设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打造中国西部化工谷;四是建设微电子生物产业基地,打造高技术产业集群;五是建设中国铝加工之都,打造材料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要重点做强三大产业。一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打造西部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加快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努力把重庆打造成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服务中心。
通过做大做强二、三产业,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实力,有效增加财税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今后,重庆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定会在目前18%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广大农村一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工业化成果。
大力推进城镇化,做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助推器”
推进城镇化,既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珠三角”是依靠广州、深圳、香港发展起来的,“长三角”是依靠上海发展起来的,“环渤海”是依靠北京和天津发展起来的。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城镇化作为带动力强劲的“助推器”。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重庆的城镇化率为46.7%,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中间阶段,是推动城镇化最省成本和最有效率的最佳时期。
首先是要做优主城特大城市,尽快提升主城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要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提升万州、涪陵、黔江、江津、永川、合川及长寿等中心城市传递、放大辐射功能的作用;其三,做大中小城市,尽快提升铜梁、双桥、綦江、南川等区县政府所在地城市的规模和水平;其四,要做活小城镇,尽快提升其基础性带动作用。通过城镇化的提速提挡,城市规模大了,城市实力强了,就能够有效改变重庆目前的“小马拉大车”格局,形成“大马拉大车”甚至“大马拉小车”的良性局面。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联动开发,共同构建城市群,携手打造成渝经济区。
大力拓展就业空间,做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蓄水池”
重庆人口众多,密度太大,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目前全市人口密度为382人/平方公里,居西部之首,人均耕地仅0.8亩,远远低于全国1.4亩的平均水平。在这种人地矛盾相当突出,人均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要富裕农村居民,缩小城乡差距,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将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从原来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成农产品的需求者,这种身份的变化,会带来农村资源分配对象的减少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最终让留在农村的农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就是农村务农的人越少,农民就越有条件富裕。目前,美国务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只有2%,日本为4%,韩国为8%,我国台湾省也只有30%多,重庆目前有48.4%。如果通过打造“1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蓄水池”,将农村特别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的农村人口,吸纳到非农产业和城镇里去。据初步规划,到2020年,“1小时经济圈”城镇化率将达到80%左右,常住人口将从现在的1660万增加到2200万,净增人口540万,基本可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包括部分新增劳动力),农村的常住人口就会明显下降,农村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就会有效缓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就会大大改观。
(作者系重庆市委研究室农村处处长)
胡锦涛总书记交办的四大任务,抓住了重庆整个工作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既是重庆的工作重点,又是重庆的工作难点。这四大任务如何破题?本刊特约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同志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供读者参考。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点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
——胡锦涛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应选择以下突破点——
全力打造“1小时经济圈”,做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火车头”
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经济这匹“小马”很难拉动农村这辆“大车”。统计数据显示,重庆主城对周边区县经济的拉动比率为1∶5.7,而上海为1∶6.8,北京为1∶11,天津为1∶7.4,差距十分明显,其原因就在于重庆城市经济发展不充分、发展不领先,整体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农村发展十分落后,经济实力太弱,无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城乡经济关联度较差,互动发展的统一性、协调性不强。因此,打造“1小时经济圈”,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是变重庆“小马拉大车”为“大马拉大车”的客观需要。
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体制,但经济结构和地域结构却是一个典型的省域架构,在西部和全国都十分有代表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重庆要“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并“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目的就是希望重庆立足于大城市大农村的特殊市情,大胆探索创新,在西部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经验。因此,打造“1小时经济圈”,做大做强城市经济,适应了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新要求。
由此可见,“1小时经济圈”顺势而生,生逢其时,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既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平台,又是第一大突破点。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引擎”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火车头”,那么,产业就是它的“引擎”。重庆发展二、三产业,应该主要依托“1小时经济圈”。目前“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的23个区县,虽然幅员面积只占全市的36%,但这一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比较成熟,其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市的60%和78%,是目前重庆的经济主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在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保障、金融机构设置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统筹推进交通、通信、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超强辐射和集聚功能的核心经济区域。
第二产业要重点做强五大产业。一是建设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打造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二是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三是建设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打造中国西部化工谷;四是建设微电子生物产业基地,打造高技术产业集群;五是建设中国铝加工之都,打造材料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要重点做强三大产业。一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打造西部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加快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努力把重庆打造成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服务中心。
通过做大做强二、三产业,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实力,有效增加财税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今后,重庆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定会在目前18%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广大农村一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工业化成果。
大力推进城镇化,做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助推器”
推进城镇化,既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珠三角”是依靠广州、深圳、香港发展起来的,“长三角”是依靠上海发展起来的,“环渤海”是依靠北京和天津发展起来的。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城镇化作为带动力强劲的“助推器”。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重庆的城镇化率为46.7%,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中间阶段,是推动城镇化最省成本和最有效率的最佳时期。
首先是要做优主城特大城市,尽快提升主城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要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提升万州、涪陵、黔江、江津、永川、合川及长寿等中心城市传递、放大辐射功能的作用;其三,做大中小城市,尽快提升铜梁、双桥、綦江、南川等区县政府所在地城市的规模和水平;其四,要做活小城镇,尽快提升其基础性带动作用。通过城镇化的提速提挡,城市规模大了,城市实力强了,就能够有效改变重庆目前的“小马拉大车”格局,形成“大马拉大车”甚至“大马拉小车”的良性局面。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能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联动开发,共同构建城市群,携手打造成渝经济区。
大力拓展就业空间,做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蓄水池”
重庆人口众多,密度太大,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目前全市人口密度为382人/平方公里,居西部之首,人均耕地仅0.8亩,远远低于全国1.4亩的平均水平。在这种人地矛盾相当突出,人均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要富裕农村居民,缩小城乡差距,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将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从原来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成农产品的需求者,这种身份的变化,会带来农村资源分配对象的减少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最终让留在农村的农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就是农村务农的人越少,农民就越有条件富裕。目前,美国务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只有2%,日本为4%,韩国为8%,我国台湾省也只有30%多,重庆目前有48.4%。如果通过打造“1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蓄水池”,将农村特别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的农村人口,吸纳到非农产业和城镇里去。据初步规划,到2020年,“1小时经济圈”城镇化率将达到80%左右,常住人口将从现在的1660万增加到2200万,净增人口540万,基本可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包括部分新增劳动力),农村的常住人口就会明显下降,农村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就会有效缓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就会大大改观。
(作者系重庆市委研究室农村处处长)